芯片产业是中国的一大短板,好在,如今在国家扶持、资本涌入的情况下,国产芯片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但是,我国还有一大短板亟待补齐,那就是科研仪器。而且,比起芯片,我国科研仪器行业更可悲。
为何悲哀?据了解,中国90%的高端仪器被海外垄断。在2018年全球科学仪器行业前20名中,中国企业无一上榜,全被美国、欧洲与日本企业所占据。
其中,前十名的仪器制造商占据了行业78%的销售额,垄断境况明显。
研发周期长、规模小、技术壁垒极高,是科研仪器研发的三大特点。
作为全球第一的仪器制造商——美国赛默飞,年销售额仅为63.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10亿元)。与高昂的研发费用、漫长的研发周期相比,这一回报并不能令人满意。
因此,仪器设备成为了一个甚少有人关注的行业,资金投入、科研人员等,都十分紧缺。
中国冷冻电镜之困在科研仪器市场中,我国在冷冻电镜行业的落后尤为明显,我国甚至连山寨版都做不出来。
冷冻电镜是由传统透射电子显微镜演变而来,冷冻电镜加入了低温传输系统与冷冻防污染系统。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评价道:低温冷冻电子显微镜将生物化学代入了一个新时代。
由此可见冷冻电镜的重要性。在生物学、医学、新药研发等行业,冷冻电镜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冷冻电镜行业也已经形成垄断态势,荷兰FEI(被赛默飞收购)、日本电子、日立这三家,在业界的垄断地位明显。尤其是FEI,几乎是一家独大。反观国内,还没有一家企业生产透射式电镜,更不要提冷冻电镜。
基础薄弱在稍低端的扫描电镜领域,中国的市场占比也不到10%,更不要提高端的冷冻电镜。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冷冻电镜平台(筹)负责人余学奎表示,冷冻电镜设备或技术的研发涉及材料、光学、生物、计算科学、半导体、系统集成和先进制造等多个学科技术领域,而且长时间来都是小众市场。
这使得,我国的相关投资没有足够重视和长期投入。因此,若是做整机,中国没有与国外抗衡的力量。
人才缺失余学奎表示,冷冻电镜相关人才短缺是世界性问题,我国在相关领域发展时间短且快,人才短缺问题更显严峻。同时余学奎也指出,海外引进、国内培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两大途径。
写在最后
科学仪器市场技术难度高、规模小,资本市场自然不愿意光顾。因此,要想实现中国科研仪器市场的自给率,必须要政府的大力资金扶持、人才培养,还要有一群肯“坐冷板凳”的科研人员。
文/BU 审核/子扬 校正/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