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不把兵权交给诸葛亮,为何要交给一个降将李严?

历史的精彩回眸 2023-05-27 23:12:14

这是一个有关三国历史的问题,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刘备是蜀汉的开国皇帝,诸葛亮是他的军师兼丞相,李严是他的将领兼尚书令。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后,退守白帝城,临终前召见了诸葛亮和李严,将兵权交给了李严,让他统管内外军事,而让诸葛亮辅佐他的儿子刘禅继承皇位。这样的安排引起了很多人的疑惑和质疑,为什么刘备不把兵权交给他最信任的诸葛亮,而要交给一个降将李严呢?刘备是不是对诸葛亮有所怀疑或不满呢?刘备这样做对蜀汉的未来有什么影响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刘备的动机和考虑。首先,我们要看看刘备、诸葛亮和李严各自的身份、能力和地位。其次,我们要看看刘备在夷陵之败后面临的形势和困境。再次,我们要看看刘备对蜀汉的遗志和期望。最后,我们要看看刘备的安排对蜀汉后来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一、刘备、诸葛亮和李严各自的身份、能力和地位

刘备是汉室宗亲,曾经在东汉末年参与过黄巾起义、讨伐董卓、抗击曹操等战役,历经了荆州、徐州、益州等地方的经营和战斗,最终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称汉中王,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篡汉后称帝建立曹魏时,正式称帝建立蜀汉。刘备是一位雄才大略、英勇善战、知人善任、仁义宽厚的君主,也是一位有着匡扶汉室、恢复中原的远大抱负和理想的英雄。

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兼丞相,曾经在建安十九年(214年)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在隆中对中提出了先取荆州、益州,再图中原的策略,并协助刘备实现了这一目标。诸葛亮是一位智勇双全、谋略过人、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的臣子,也是一位有着统一天下、安定百姓的志向和才能的奇才。

李严是刘备的将领兼尚书令,原本是荆州牧刘表手下的官员,在刘表死后投奔了益州牧刘璋,在建安十九年(214年)被刘璋派去抵御入侵益州的刘备时投降了刘备,并协助他攻取益州。李严是一位善于军事、勇猛果断、有功于国家的将领,但也是一位背叛过两个主公、性格暴戾、与人为难的降将。

从这些简单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刘备、诸葛亮和李严三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身份上,刘备是皇帝,诸葛亮是丞相,李严是尚书令;在能力上,刘备擅长统率军政大局,诸葛亮擅长谋略决策和内政治理,李严擅长军事指挥和战斗作战;在地位上,刘备是最高统治者,诸葛亮是最高辅臣,李严是重要将领。从这些方面来看,诸葛亮无疑比李严更加优秀和重要。

二、刘备在夷陵之败后面临的形势和困境

然而,在夷陵之败后,刘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困境。夷陵之战发生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当时东吴与曹魏联合攻打关羽,并成功地消灭了关羽部队,并夺取了荆州。这使得吴蜀两国之间发生了裂痕。为了报关羽之仇,并夺回荆州之地,刘备在次年(220年)率领大军进攻东吴,并与东吴陆逊部队在夷陵展开激战。然而,在这场战役中,由于陆逊采用火攻计谋,并利用水势阻断了吴蜀两军之间的联系,使得吴军占据了优势,并成功地击溃了蜀军。刘备损失惨重,在数万大军中只剩下几千残兵逃回白帝城。

夷陵之败对于刘备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首先,在军事上,他失去了荆州这个重要的战略据点,并与东吴断绝了联盟关系;其次,在政治上,他失去了许多优秀的将领和谋士,并使得自己在国内外都失去了威望;再次,在心理上,他失去了自己最爱的弟弟关羽,并为自己发动无谋之战而深感悔恨;最后,在身体上,他因为忧愤过度而导致健康恶化,并最终不治身亡。

三、刘备白帝城托孤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必须要考虑自己死后如何保证国家和子嗣的安全和稳定。他必须要考虑如何应对外部敌人如曹魏和东吴以及内部敌人如西川士族等可能发动叛乱或侵略;他必须要考虑如何培养自己的继承人刘禅,使他能够成为一个有能力有魄力的君主;他必须要考虑如何安抚自己的臣民,使他们能够忠诚于蜀汉,不受外界的诱惑和干扰。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刘备做出了一系列的决策和安排。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在白帝城托孤,并将自己的遗志托付给诸葛亮。这一举措既体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和尊重,又体现了刘备对刘禅的爱护和期望。刘备希望诸葛亮能够辅佐刘禅,继续实行自己的政治理念,保卫蜀汉的领土和民族;刘备希望刘禅能够尊重诸葛亮,听从他的教导和建议,成为一个明君贤主,不辜负自己的血脉和志向。所以把兵权交给了李严,让诸葛亮悉心教导辅佐刘婵。

四、刘备的安排对蜀汉的发展

一方面,刘备的安排确保了蜀汉的稳定和团结。刘禅虽然没有父亲的英明和勇武,但是他能够尊重诸葛亮和赵云的意见,不干涉军政事务,也不纵容奢侈和贪婪。诸葛亮和赵云也忠心耿耿地辅佐刘禅,尽力维护蜀汉的利益和声望。他们之间没有发生过权力斗争或者内讧,也没有被外敌所利用或者分化。这样,蜀汉在内部保持了和睦和团结,在外部也能够抵御曹魏和孙吴的侵略。

另一方面,刘备的安排也限制了蜀汉的发展和进步。刘禅虽然是个温和的君主,但是他也是个无能的君主,他没有自己的主张和远见,只能依赖诸葛亮和赵云的指导。诸葛亮和赵云虽然是忠臣良将,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局限和缺陷,他们不能代替一个有才能和魄力的君主来领导蜀汉。他们在军事上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也遭遇了很多挫折和失败,最终没有实现北伐统一天下的目标。他们在政治上虽然保持了稳定,但是也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开拓,使得蜀汉逐渐落后于曹魏和孙吴。

综上所述,刘备的安排对蜀汉后来的发展有利有弊,既有稳定和团结的优点,也有停滞和衰落的缺点。我们不能简单地评价刘备的安排是好是坏,而应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它对历史的影响。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