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的东吴主动发起哪些战役?一统天下,东吴为何排行第三?

历史的精彩回眸 2023-05-07 21:57:02

有哪些战役是东吴主动发起的?为什么整个三国时期都一直是曹操和刘备的争斗,东吴却很少发起战争,又被称为江东皆鼠辈儿?

这是一个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问题,很多人都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东吴作为三国之一,为什么在与曹魏和蜀汉的战争中,很少主动出击,而更多地采取防守的策略呢?为什么说一统天下的,东吴是最没有希望的呢?

今天我们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东吴的地理位置,政治环境,军事实力,和外交关系等方面来分析。

首先,东吴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战略选择。

东吴的领土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和沿海地区,拥有天然的水路防线,对于来自北方的曹魏和西方的蜀汉的进攻,都有很强的抵抗能力。同时,东吴也可以利用水军和海运,对敌方进行反击或骚扰。因此,东吴没有必要主动发起大规模的陆地战争,而是以水为主,以守为攻。

其次,东吴的政治环境也影响了它的战争态度。

东吴的建立者孙坚和孙策都是勇猛善战的将领,他们在江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也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孙权继承了他们的遗志,但也意识到了维护江东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他不像曹操和刘备那样有野心和雄心,想要统一天下,而是更加注重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保护百姓的安居乐业。他也不愿意轻易牺牲自己的将士和百姓,为了一些不确定的利益而冒险。因此,他在对外战争中,往往采取谨慎和保守的态度,只有在必要时才会出兵。

再次,东吴的军事实力也限制了它的战争行动。

虽然东吴有着优秀的水军和将领,如周瑜、诸葛瑾、陆逊、鲁肃等,但是在陆地上却不占优势。东吴的兵力相对于曹魏和蜀汉都较少,而且缺乏精锐的骑兵和步兵。在与曹魏和蜀汉交战时,东吴往往处于劣势或平局,并没有取得过什么决定性的胜利。例如,在赤壁之战后,东吴虽然占据了荆州大部分地区,但是在与曹魏和蜀汉争夺荆州时,却屡屡受挫,并最终失去了荆州。又如,在夷陵之战后,东吴虽然击败了刘备,并杀死了关羽、张飞等名将,但是在与蜀汉争夺巴蜀时,却无功而返。

这些战争的结果表明,东吴虽然有着坚强的抵抗意志和不屈的民族精神,但是在实力上却难以与曹魏和蜀汉相抗衡。东吴的领土面积相对较小,资源也不丰富,人口也不众多。东吴的统治者孙权虽然有着英明的政治才能和远见卓识,但是他也不能改变东吴的困境。他只能尽量保持与曹魏和蜀汉的平衡,避免正面冲突,同时利用外交手段来维持三国之间的联合抗曹的局面。

孙权也曾经试图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例如在南方征服了交趾、九真等地区,在北方攻打了幽州、冀州等地区,在西方进攻了巴蜀、益州等地区。但是这些行动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反而消耗了东吴的兵力和财力。因此,东吴在三国中始终处于被动和边缘的地位,没有能够成为统一中国的主导力量。

简单总结一下,魏蜀吴中,吴是最没有希望一统天下的,原因如下:

1. 地理位置:

吴国位于长江下游地区,与北方的曹魏和西南的蜀国相比,地理位置较为偏远。这使得吴国在与曹魏和蜀国的战争中,往往需要面临较长的运输线和后勤供应的困难,对于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造成了一定的不利。

2. 内部统治:

吴国在三国时期的统治者孙权相对于曹操和刘备来说,统治能力和政治手腕相对较弱。尽管孙权在政治上采取了一些比较明智的决策,但整体上吴国的内部政治和行政管理相对较为混乱,统一的力量和组织力较弱。

3. 缺乏强大的战略将领:

相比曹操和刘备,吴国缺乏出类拔萃的战略将领。虽然吴国有一些出色的将领如周瑜和陆逊,但他们的才能和战略眼光相对于曹魏的司马懿和刘备的诸葛亮来说,仍然显得逊色。这在一些关键的战役中,限制了吴国的军事发展和扩张。

4. 资源匮乏:

吴国的国土相对较小,相对于曹魏和蜀国来说,资源相对匮乏。吴国的经济基础和粮食产能较为有限,这在长期的战争中限制了吴国的实力和持久战的能力。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