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为什么被分为北宋和南宋?原因竟然不是徽钦二帝被俘

学社书香 2025-02-21 13:00:33

赵宋王朝之所以会分为北宋和南宋,原因竟然不是徽钦二帝被俘。在讲完宋朝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为什么同样是赵宋王朝会分为南宋和北宋?这不同于西汉和东汉。西汉末年出现土地兼并天下大乱,是很多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后来出现了个王莽改革建立新朝,只是改革超前适得其反。闹得人仰马翻,引发了绿林和赤眉大起义。刘秀则趁势而起,建立了东汉。可以说:东汉是刘秀自己打下来的江山。他七转八扭的汉皇室身份,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大便利。这个时候,如果他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王朝,也完全没问题!只是刘秀没有这么做,他自认为是汉宣帝的继承人。

刘秀继位后,追踪汉宣帝刘询为中宗光复汉室。由于当时长安在战乱中被破坏严重,刘秀选择定都洛阳,洛阳位于长安以东,所以被称为东汉。东汉刚开始就是一个新朝新气象,东汉是推翻了一切次序重新建立的王朝,而南宋开局还是矛盾不断气象颓靡。有人说:是因为靖康之难徽钦二帝被俘,所以被分为了北宋和南宋。其实、也不是。

西晋公元331年,前有“八王之乱”导致“永嘉之乱”晋怀帝被俘虏。西晋北方被五胡十六国占据,“五胡乱华”也是从这里开始。匈奴汉国(前赵)攻破西晋都城洛阳,俘虏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标志着西晋的统治开始崩溃。这个时候,也没有被分为西晋和东晋。直到公元316年末,匈奴汉国再次攻破西晋的临时都城长安,俘虏晋愍帝,西晋正式灭亡。西晋灭亡后,晋朝的统治并未完全终结。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称帝,重建晋朝,史称东晋。长安城彻底陷落了,才被划分为东晋。

开始还有人说:是因为两宋之间,曾建立过一个新的朝代,确实没错。金人辅佐北宋皇室成员后,在宋朝建立了一个“伪楚”政权,让曾经和赵构一起去金国谈判的张邦昌当皇帝。

先不说“伪楚”这个政权正不正当,即便正当,那改朝换代两个月也没啥大不了。

武则天当年还建立武周政权15年,唐朝也没被分为前唐和后唐。

更何况张邦昌自己,都不敢承认自己的“大楚”政权,有半点正统性。两宋之所以被分为北宋和南宋,甚至和赵构迁都关系都不大。

明朝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为考虑北边防御问题,就从南京迁都到北京了。也没见谁把明朝分为南明和北明,或者东明和西明。

徽钦二帝被俘,如果赵构登基后稳定宋朝形势,保住尚未沦陷的北方疆域,后世也不会有“南北宋”之说。赵构即位的时候,关中、山东、河南等地都还在宋朝手里。只是他贪生怕死,非要跑到扬州去,又所托非人重用杜充。所以北方疆域大片沦陷,宋朝的疆域越来越小。

有人说:如果赵构不南逃就会死,这样的说法也是说不通的。比如“土木之变”,明朝也是被瓦剌直接打穿,打到了京师城下还活捉了明朝皇帝。明英宗好大喜功率领50万大军亲征蒙古瓦剌,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率军南下。明军撤退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时,被瓦剌军队包围。由于水源被切断,明军陷入绝境。1449年8月31日,瓦剌发动总攻,明军大败死伤惨重,明英宗朱祁镇被俘。

要是依着文武百官的建议明朝直接南逃,估计大明就会提前成为南明了。土木堡之战,明朝大部分的精锐都损失殆尽。就京师的那点战斗力,可以说是根本不值一提。

然而,在于谦的带领下指挥得当鼓舞士气,依然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北京保卫战。其弟朱祁钰被拥立为帝即景泰帝,明朝政权得以延续没有分北明和南明。

而两宋真正被划分为南宋和北宋的关键因素,就是非常离谱的《绍兴和议》。在岳家军已经收复河南和陕西之后,南宋军队形势一片大好之时,赵构和金朝《绍兴议和》南宋向金国称臣:把母亲和宋徽宗的遗体接回安葬,赵构让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抗金名将岳飞和儿子岳云、抗金部将张宪于临安(今杭州)闹市斩首。还执行南人南归、北人北归的荒唐政策。

宋高宗赵构更是昏庸无道,北宋的仇没报还斩杀了最精锐的抗金武将‌岳飞。岳飞北伐一度收复失地,但因宋高宗求和而终止。《绍兴和议》南宋向金朝称臣纳贡,维持半壁江山。在这一翻棋盘操作下,宋朝就成了偏安一隅的割据政权了。其实在史书上是先有东汉、南宋的说法。然后才有相对应的西汉和北宋。比如:字面意义上的东汉,是首次出现在《晋书》上的。同时期编写的宋、齐、陈、史书中也有记载。再比如:西晋、东晋、的叫法也是来自于《晋书》、《宋书》等《南朝史书》。而南宋一词:最早出现在《辽史》和《元史》。

如果宋高宗赵构没有那么贪生怕死、自断双臂斩杀岳飞、没有《绍兴和议》称臣纳贡。选择乘胜追击,重用武将北伐成功,那赵构就是妥妥的大宋中兴之主。之前的靖康之耻种种窝囊,不过是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宋朝会一直是宋朝,也不会有南宋和北宋之分。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