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率上涨,默茨亮明对华立场,王毅讲出3句话,给中德关系定调

写书说历史 2025-02-23 13:54:52

德国大选即将结束,默茨领导的联盟党支持率一路攀升,已经稳坐大选“头号种子”的位置,他这次不仅在国内政策上,打出移民和经济两张硬牌,在对外关系上更是亮明了态度,尤其是对中国的立场,被解读为主打“合作务实”路线。

在幕安会上,王毅外长会见默茨时,直接用三句话回应,不仅强调了中德50多年的深厚纽带,还明确中德合作对双方都有巨大好处,甚至点出全球化背景下,多边合作和自由贸易的重要性,默茨的态度和王毅的回应,让未来这段关系的方向有了初步定调。

文案|编辑:清

现在德国内部的问题,就围绕着移民问题和经济问题,这两件事,都是普通德国老百姓每天操心的,尤其是移民问题,这可是德国选民近几年的一大“心病”,这事能追溯到2015年,当时大批难民涌入,德国政府把自己“热情大方”的形象,推到了国际舞台的高点。

但如今,难民政策的后遗症,却让普通老百姓吃尽了苦头,街道上的治安问题多了,文化冲突变尖锐了,甚至连就业市场都开始混乱了,别说精英阶层了,普通人对形势的意见越来越大,甚至有人已经恨不得彻底关上国门了。

调查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超过40%的德国人认为,移民这事,真的弊大于利了,这时,默茨的提议就格外显得“应景”,他提出“边境直接遣返”和“快速驱逐犯罪移民”的政策,也就是强硬起来,用行动安抚那些对现实不满的选民,就连一贯极端的德国选择党,这次都对默茨的政策点头示好,可见这事在德国人心里,是多么大的一个痛点。

而说到这经济问题,最近几年,无论是物价上涨,还是工厂订单下滑,经济基本是向着一个“下行通道”狂奔,毫不夸张地说,这威胁到了国民的骄傲感,那些怀念默克尔时代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人会感叹,那时候日子过得才叫踏实。

而默茨显然看得比谁都清楚,他直接打出了“恢复经济荣光”的竞选口号,就是要把大家“经济复苏”的梦,接到自己手里。再看绿党主推的环保政策,虽然站在未来的角度是个好事,但眼下老百姓过日子都难,这种“长远规划”简直就是“杯水车薪”,也就难怪选民不太买账了。

这两件事叠加在一起,直接成了这次联盟党和德国选择党,火速圈粉的原因,选民的期待就是一句话,我们要现在能真正解决问题的人,不过,德国的“老规矩”可没变,德国选择党虽然风头很劲,但依然被主流党派“孤立”在权力圈之外。

那些传统政党哪怕再怎么焦虑,也不愿意和它走得太近,不过,默茨显然在这点上很会“玩平衡”,他既抓住了移民和经济议题,稳固自己的基本盘,又保持了好看的姿态,和德国选择党的极端联想,拉开一定的距离。

国内问题搞得这么热闹,但真说到默茨未来的挑战,中德关系这块是绝对绕不过去的,而且德国想要复兴经济,中国正好是它绕不开的关键角色,如果没中国这样巨大的消费市场,德国的工业产能恐怕真有可能迈不过去。

不过,这事也不是单纯有“吸引力”那么简单,德国现在站在一个外交的大岔路口,一边是美国的施压,另一边是谋求更深层的中德合作,避开中国不是“少了点外贸生意”那么简单,这是直接坑了德国自己的经济基本盘。

那么,默茨的姿态是什么呢?看得出来,他在对中美关系上,玩得是非常“老练”的平衡游戏,他既不愿意冒着和美国关系紧张的风险,去过于亲近中国,但也非常清楚脱离中国合作的后果,几乎是无法承受的,所以他释放了务实合作的信号,他表示,和中国继续友好,是德国的必须选项之一。

而中国这边的回应,可谓是大气又精准,王毅外长跟默茨见面,用三句话,聊透了这段当代的中德关系。

第一句话,王毅说,中德这段关系,50多年了,妥妥的“老朋友”级别,中国和德国之间,可以说不是简单的贸易伙伴,而是全方位的战略合作。这话其实也是给德国,敲了个小小的定心锤,不管风浪怎么吹,两国这么多年来的合作基础,可不是说散就散的。

第二句话更现实一点,王毅直言,德国保持对华友好,绝不是单方面利益,而是两边都得利的事。王毅特别提到,德国人民大多数,对和中国合作是持支持态度的,这是一种提醒,别听其他势力忽悠,拒绝中国,你自家人民未必答应。

第三句话提得就更宏观了,王毅聊到了全球化格局,他说,多边主义、自由贸易这些东西,不仅仅是口号,而是正推动世界经济的一整套逻辑,德国需要全球角色,而中国愿意和德国一起推动这个局面,这其实也是让德国,看到一个更大层面的机会。

不过话说回来,默茨的路其实也并不好走,这德国国内的政治斗争,就够他喝一壶了,即便他做了总理,党派之间对中国的分歧,估计也很难消失,左右势力掰着对华问题各拉一边,默茨夹在中间,不割裂就不错了。

而外部压力,美国一直希望欧洲在对华问题上“站队”,特别是在技术封锁和经济脱钩的问题上,没少对德国挤压,作为欧洲的重要经济体,德国“一动”,整个欧洲可能就跟着“动”,所以无论是技术“芯片战”,还是供应链问题,默茨都不可能轻易做选择。

不过,中德之间的合作还真有点“硬核心”,历史早就证明了这一点,施罗德时期,中德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那可是两国关系迈入新阶段的起点。默克尔时代,她那句“务实合作”的表态,直接主导了德国对华政策的主线长达16年。

这些前车之鉴都告诉默茨一个硬道理,国家利益不是愤怒和情绪的问题,而是取决于,谁能给自己提供最大的现实收益。

而两国的互补性更是凸显了这一点,德国需要中国,来消化和释放它庞大的工业产能;反过来,中国在绿色转型和高端制造上,也需要德国的技术支撑,这种“互补结构”,才是真正能把两国关系稳在长远基点上的锚。

这更大的潜力就在于全球合作,比如在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上的合作,这些方向正好契合了两国,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新目标,两国关系的真正价值,不止于现在的商业利益,而是它背后逐渐成形的,可以穿越风浪的长期合作模型。

参考资料:

0 阅读: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