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家人相继去世,如今72岁不敢老去,还要照顾年迈的老母亲

毒塞先生 2025-01-24 11:30:35

他是演艺界的资深演员,亦是现实中的坚韧人士。

他昔日打拼事业,堪称“拼命三郎”;如今身为子女,尽心尽力照顾长辈,成了名副其实的“拼命儿子”。

经历丧弟与丧父双重打击,他的人生苦难深重,绝非一个“苦”字所能概括。

现今,72岁的他,理应安享晚年,但仍不懈怠,勤勉依旧。

因家中有痴傻母亲需照料,我不能离开。此责任重大,必须坚守,确保她得到妥善照顾。

人生如戏,难以预料。探究红极一时的濮存昕,他背后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大家都笑你,偏偏你最争气】

濮存昕自出道以来,演技备受认可,鲜有差评,他塑造的每个角色均深入人心,令人难以忘怀。

舞台上光芒四射的他,生活中却历经坎坷,备受挫折。

1953年,濮存昕在北京一个富裕家庭诞生。

父亲苏民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兼演员,母亲则在银行任职。

宋丹丹、徐帆、江珊等杰出演员均源自此地,他们在演艺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濮存昕作为家中长子,深受全家人宠爱。

出身艺术世家、备受宠爱的他,童年时竟被戏称为“濮瘸子”。

幸运者童年美好,一生受其滋养;不幸者童年阴影,终生寻求治愈。童年经历深刻影响个人长久情感与心理。

濮存昕童年苦乐交织,小儿麻痹症如影随形,成为他难以摆脱的阴影。

濮存昕2岁时患小儿麻痹,经治疗虽艰难,但最终能够站立并行走。

遗憾的是,右脚后跟无法着地,导致行走时步伐蹒跚,一瘸一拐。

他被同龄小朋友称为“濮瘸子”,因此变得自卑且内向。

濮存昕童年时有个外号,每当小朋友如此称呼他,他便会躲到角落。这个外号成了他童年的一部分,让他选择回避。

他幸运地拥有一个支持他的家庭,特别是弟弟濮存岩,始终站在他这边。

弟弟的保护与支持,如同光明,照亮了他阴郁的童年时光,给予他无尽的温暖与力量。

“瘸子”外号传出,弟弟总立刻站出来反驳,不惜为此与人争斗,只为维护哥哥的名誉。

10岁那年,濮存昕经手术康复,脚疾痊愈,终于摆脱了“濮瘸子”的绰号。

1969年,年仅16岁的濮存昕前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为一名知青,开始了他的工作生涯。

白天忙于田间劳作,闲暇时则协助村民解决难题,因此赢得了极佳的人缘。

彼时欲继承父业,难度颇大。

1977年,濮存昕迎来了命运的转折。

【九年龙套,一朝成名】

濮存昕的演艺之路自空政话剧团起步,从此开启了他的表演生涯。

1977年,濮存昕成功考入空政话剧团,并随之返回北京。

然而,濮存昕因缺乏专业基础,其演艺生涯始于最底层的龙套角色。

在此,濮存昕参演了多部话剧,然而均为小角色。

即便角色微不足道,濮存昕仍视其为至宝,倾尽心力,全心投入演绎。

他反复对着镜子练习,每句台词、每个动作都不放过,力求精准,多次重复以确保表现完美。

每次登台表演,都加深了他继续在演艺事业中长久发展的决心。

濮存昕默默无闻地扮演龙套角色,坚持了长达九年的时间。

1986年,33岁的濮存昕获蓝天野前辈青睐,参演话剧《秦皇父子》,饰演扶苏一角。

他顺利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随后成为话剧演员并逐步涉足影视领域。

1991年,濮存昕与导演谢晋携手,出演电影《清凉寺的钟声》,在片中饰演明镜法师一角。

濮存昕演技精湛,表现十分贴切,赢得了现场观众的连续掌声。

自此,他大器晚成,恍如醍醐灌顶,在影视与话剧领域均取得显著成就,正式步入个人辉煌时代。

电视剧《三国演义》塑造了孙策,话剧《雷雨》刻画了周萍,而话剧《李白》则展现了李白的形象。

濮存昕在人艺中成为支柱,其事业发展得势如破竹。

事业有所进展后,濮存昕的感情也找到了归宿。

濮存昕在演出中结识剧团成员宛萍,宛萍对濮存昕的执着精神深感钦佩,逐渐被打动。

婚后一年,我们迎来了女儿濮方,这个新成员的到来为刚结婚不久的我们增添了许多幸福,让这个小家更加温馨。

宛萍重返家庭,担当起濮存昕稳固的支持者,成为他坚强的后盾。

濮存昕无后顾之忧,全力投入,表现卓越。

1996年,濮存昕在刑侦剧《英雄无悔》中出演角色,扮演公安局局长高天,通过细腻演技展现人物风采。

此剧令他迅速走红,名字迅速传遍各地,一夜之间成为广为人知的明星。

然而,命运的走向总是布满变数。

濮存昕正享受成名喜悦之时,却突遭一场重大灾难,给予他沉重打击。

【爱的抉择】

事业巅峰期,濮存昕接踵而至的是广告邀约、品牌代言及戏剧合约,忙碌不已。

此时,濮存昕正忙于拍戏,妻子的一通电话却让他陷入了彻底的绝望。

弟弟濮存岩,曾是他的拐杖,一直受他庇护,却不幸意外离世。

当濮存昕终有能力回馈弟弟时,弟弟却骤然离世,令他深感悲痛,心痛难抑。

濮存昕暂停所有工作,返家专心照料家人。

见到弟弟遗体时,濮存昕情绪崩溃,再也无法克制。

濮存昕明白,一旦自己精神崩溃,家庭便会瓦解。

年迈父母承受了子女早逝的悲痛,而弟媳则正经历着丈夫离世的哀伤。

濮存昕暂停所有演出,离职回归家庭,肩负起照顾弟弟的责任,同时尽心孝敬父母,弥补弟弟无法尽孝的遗憾。

未曾料到,与弟弟的诀别仅是连串悲剧的序幕。

父亲苏民因打击沉重而病倒,加之原有的糖尿病,身体状况愈发虚弱,不堪一击。

濮存昕虽悉心照料父亲,但父亲精神日渐萎靡,总是凝视着弟弟的照片,状态每况愈下。

母亲整日默默垂泪,坐在屋中沉默不语,情绪低沉。

2016年,父亲苏民逝世,终年90岁,他在安详的睡梦中离开了我们。

父亲离世,带走了濮存昕的期盼,前往与他的小儿子相聚。

母亲痛失子女,继而丧夫,成为最哀伤之人,自此一蹶不振,精神日渐恍惚。

料理完父亲后事,母亲变得发呆,时常遗失物品,严重时甚至认不出自己。

母亲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痴呆。

发病时,母亲独自外出,这让濮存昕焦急万分。

濮存昕暂别舞台,全心投入,日夜不间断地照料母亲。

濮存昕为提高母亲记忆力,广泛查阅资料,并从日常小事着手教导母亲。

濮存昕的悉心照料下,母亲病情大为好转,印证了皇天不负有心人的道理。

濮存昕现年72岁,坦言不敢轻易老去,因仍需照顾年迈母亲。

在母亲状况改善的同时,濮存昕继续留在演艺圈,未选择离开。

话剧《雷雨》与《李白》的上映,彰显了他演技依旧精湛,证明他从未远离舞台,始终保持高水平表现。

濮存昕除在艺术领域持续耕耘外,始终致力于公益活动。

他担任艾滋病宣传大使,并创立基金会,旨在援助贫困艾滋家庭及支持贫困地区儿童的教育事业。

濮存昕至今仍致力于公益,他以阳光般的温暖关怀着每一个人,持续传递正能量。

结语:人生所求,终归有限。

濮存昕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幼时你养育我,老来我赡养你”的深情厚意,彰显了孝顺与感恩的美德。

他通过实际行动,为母亲构筑了一个坚实的依靠,让她有所依傍。

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濮存昕谈及迈入70岁后的生活态度,表示既积极进取,探索新领域,也懂得适时退让,享受生活的宁静与从容。

百度百科介绍濮存昕,内容涵盖其生平事迹、演艺经历及成就等,信息详尽且权威,为公众提供了全面了解这位著名表演艺术家的平台。

0 阅读:25

毒塞先生

简介:欢迎毒塞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