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的一天,美国犹他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唐晓琳来到金门大桥的迎宾中心,久久站立凝望水面。
金门大桥是美国自杀的“圣地”,唐晓琳的状态看起来不太好,前途本该光明的她也遇到了烦心事?
2017年10月6日晚,当地警方在岸边发现了一具女尸,经确认正是唐晓琳。
她竟然真的想不开自杀了……
之后的调查发现,唐晓琳之死与她的美国导师脱不开关系!
美国导师都对唐晓琳做了什么?是什么样的环境养成了她不反抗的性格?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这是一份长达6页的调查报告,记载了包括唐晓琳家人及朋友等40多位人员的秘密访谈内容。
在这些内容中,唐晓琳自杀的真相或许能被揭露。
她在犹他大学读博士的7年内,后几年认识的朋友说:“晓琳做起实验不要命,她的性格有些忧郁。”
而较早在美国认识她的朋友却有相反的看法,他们说晓琳性格开朗,喜欢穿裙子,整个人看起来既有女性的柔美又温柔。
短短几年的时间,一个人的性格为何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外国高校内存在导师对中国留学生的严重歧视和压榨!
在北京大学拿到本科毕业证后,唐晓琳来到美国深造,她选择的是犹他大学著名的生物物理专业,选择的导师是该领域成就突出的萨法里恩教授。
但萨法里恩教授有个最大的缺点——严重歧视中国留学生。
在唐晓琳的整个留学生涯中,她一直处于被歧视打压的状态,一次两次的否定她可以承受,可成千上万次呢?
原本在学习方面顺风顺水,可到美国后萨法里恩对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不行”,若学生在学术上遇到问题,导师不应该指出来,引导改正吗?
萨法里恩派给晓琳最多的活,还从不让晓琳参与更深层次的学术交流,如此困境,她还是完成了超高水准的6篇论文,发表在著名期刊上。
这些都是晓琳拿命换来的,她把实验室当成家,往往一两点还未回宿舍,就连通宵也是常有的事情,就连和朋友聚餐,她也要回实验室一趟。
晓琳的努力和成果都被众人看在眼里,萨法里恩自然也清楚晓琳的能力,但他还是碍于偏见打压晓琳,对她说一些非常难听的话。
他的打压一方面是因为不喜欢中国留学生,另一方面想让优秀的晓琳多为他干活,毕竟研究生是给导师打工的廉价劳动力。
唐晓琳不怕多干活,她唯一无法接受的是自己能力不行,而导致不能获得博士毕业考试资格。
按照她原本的打算,自己可以获得直博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学成归国,从事一份与我国航天事业有关的工作,挣钱孝顺父母。
可她的计划都被萨法里恩破坏了!刚超出计划的前两年,她还安慰自己博士毕业本身就困难,自己的情况是正常现象。
可随着身边同期的中国留学生都通过毕业考试完成学习,而她还被一次次否定研究选题、被骂连论文都写不好,结业更是遥遥无期时,不可避免出现了自卑心理。
其实,晓琳心里也清楚不让自己毕业主要原因是导师的问题,但怀疑的种子依旧在心里生根发芽,直到博士在读的第七年,经济压力、年龄压力以及繁重的实验压力,她彻底崩溃了。
而萨法里恩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地欺负唐晓琳,也是吃准了她没有反抗的勇气。
那么,晓琳为什么养成了这样的性格?
唐晓琳是一名85后,老家在山东烟台,家里不富裕。
她从小就比较懂事,心疼父母工作劳累,立志努力学习将来为家人分担。
她是班级里学习最努力的学生,也是成绩最好的学生,从来不让父母忧心。在普遍认知还是男孩子更适合学理科的年代,唐晓琳已经用成绩征服了班里所有男生,成了同学口中的“琳姐”。
唐晓琳也不是死读书,不知道变通,父母教育她养成性情温和、乐于助人的品质,她也向父母期待的样子发展。
2004年高考过后,唐晓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进入空间物理专业就读。
谁都没想到,这名文静的少女心中装着星辰大海,她对物理学科情有独钟的背后,是一颗为推动我国航天领域发展额炽热跳动的心。
老师在讲台上所说的“想要在空间物理领域深耕,本科的学识是不够的,深造、不断突破自己才是唯一出路”的话,始终被她记在心间。
纵使知道家里的情况供不起自己读书,她还是想拼一把。为此,4年大学生涯仿佛另一个苦读的高中,她却乐在其中,一步步接近自己的梦想。
终于,她怀揣着光来到了美国犹他大学,还为自己制定了能承受的读书时间,但她却遇到了无良导师,落得了自杀的结局。
唐晓琳自杀的事情在中国留学生圈子传开,他们强烈要求给一个说法,因为按照唐晓琳的论文数量,早该获得毕业考试资格。
根据秘密采访的内容也能发现导师确实存在为难她的情况,校方的调查结果也是如此,但恶毒的萨法里恩只被暂停了招生,唐晓琳的自杀行为则被归结为她的抑郁症。
校方的刻意偏袒,晓琳之死被轻轻揭过,她的父母伤心欲绝,却求救无门。
在陌生的国度,他们又该怎样为女儿讨回公道!
唐晓琳自杀是事实,加上校方的偏袒,仅凭其他留学生的证词很难改变些什么。
有人会说她那么聪明,学习又好,为什么想不到向中国驻美大使馆求助,或向院方反馈情况?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她的求学路太过顺风顺水,而且学习好不代表心态好、抗挫折能力强,更何况长期被灌输自己不行的观念,她多少也会被洗脑。
另外,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思考模式不能按常理论之,可惜、可叹国家失去了一位精英人才,她的父母失去了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