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浅浅更改简历是对寒门学子努力一生的嘲讽!

新的洞察 2025-02-27 06:14:31

贾浅浅大家都不陌生,她是当代诗人、作家,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贾平凹的女儿。

前些年她的作品在网上引发不小的评论,于是在当年贾浅浅就被一些人质疑起高考成绩来。

这次她又上了热搜,不是她的诗,也不是她父亲,而是公开的简历随意更改。

原本,她的学习经历是:本科1998.9-2003.7就读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

改成了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西北大学本科。

我们来算一下。

贾浅浅,生于1979年11月。

如果按第一版简历,1998年读大一,那就是19岁。

如果按第二版简历,2000年读大一,那就是21岁。

通常我们上大学是18岁的年龄,22岁就毕业了。

如果按第二版简历,着实让人费解,你说她学霸吧,她21岁才上大学;你说她学渣吧,她3年就提前大学毕业了。

所以,第一版简历其实更加可信。也就是她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确学了5年(一般该专业学制为4年)。

如果把出生日期也改了,那就合理了。

在说学历这东西,学习的阶段怎么能随意更改,那么究竟是哪年在西北大学学习?

学历能随意地更改吗?

那么普通人穷极一生,拼搏高考的意义何在?

但面对质疑,西北大学的回应则是,官网上老师的信息均由本人提供,意思是这是贾浅浅个人行为。

前几天一则新闻,因为系统性问题面,导师挪用其论文数据用于他人发表,导致其毕业无望,于是走上绝路。

女孩父亲的呼喊更是令人绝望,由于文化上的认知,父亲并不懂这些,甚至无法为女儿讨回公平,他只知道自己的女儿永远的离开了他。

对于贾浅浅,5年本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直接入职、边读博边评副教授……这些操作放在普通人身上,无论哪一条都得拼命的努力。

贾浅浅简历的争议,不是“她有没有资格毕业”,而是“她凭什么能毕业”。

当普通人为了考研考博挤破头时,有些人却能靠着父辈的光环“一路绿灯”。

这种“赢在起跑线”的既视感,直接戳中了大众的痛点——凭什么?

有人说:“西北大学不是贾家的后花园。”

看似是在指责,实则变相的成为一种担忧!

如果学术资源一旦被垄断,寒门学子的出路只会越来越窄。

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在呼吁公平机制。

在的局面是,网友越扒越深,校方越躲越远,最后只剩下一地鸡毛。

只怕到最后,提起贾浅浅,自然就会想到“特权”。

0 阅读:27

新的洞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