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伯这辈子都在为别人的离世而忙碌,他用洪亮的嗓音,为无数逝者送行。可他自己的葬礼,却异常冷清,参加者不足十人。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他为村庄奉献的一生,最终只落得如此结局?
在我们老家,有一种独特的丧葬习俗——喊号子。每当有人去世,家属就会请一位嗓门洪亮的男子,在出殡前为逝者喊号子,以示送别。而我大伯,就承担了这个角色几十年。他年轻时,为了养活年幼的弟妹,错过了成家立业的最佳时机。后来,他干脆将喊号子作为自己的副业,维持生计。
大伯虽然独身一人,却把自己的小家打理得井井有条。他不仅能干,还特别疼爱我。小时候,我经常去他家玩,他会提前准备好各种零食。我还记得,有一次冬天,他来县城给我们家送菜,我非要跟着他回农村。母亲拗不过我,只好让我去了。
在大伯家,我度过了快乐的几天。有一天早晨,邻居家有人去世,大伯要去喊号子。我出于好奇,也跟着去了。那是我第一次直面死亡,也是第一次见识到大伯的另一面。他站在板凳上,声如洪钟,那穿透力十足的号子声,至今仍回荡在我的脑海里。
葬礼结束后,逝者家属向大伯磕头致谢,并塞给他一个红包。大伯用这笔钱,给我买了一套新衣服和许多零食。那一刻,我觉得大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十里八村,只要有老人去世,都会请大伯去喊号子。他曾说,经他手送走的老人,数不胜数。在我的心中,大伯是村里的重要人物,他用自己的方式,为村庄的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喊号子的习俗逐渐被简化,甚至被一些家庭舍弃。大伯的“事业”也逐渐走向衰落。十个月前,我正在外地出差,父亲突然打来电话,告诉我大伯去世了。
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了。几天前,我还和他在电话里聊过,他当时状态很好。我一度怀疑大伯是不是遭遇了什么不测,甚至让父亲去报警。但父亲告诉我,大伯五个月前就被查出肺癌晚期,他选择用自己的方式结束生命,并留下了遗嘱。
为了送大伯最后一程,我急忙赶回老家。可是,大伯的葬礼却异常冷清,除了我们这些家属,村里来参加的人不到十个。这让我感到无比心酸和不解。他为村里那么多人送行,为什么在他自己离开的时候,却没有多少人来送他?
大伯的前半生为了弟妹操劳,错过了婚姻;后半生,他用自己的声音,为无数逝者送行。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家人和村庄,却从未得到应有的回报。
在大伯的葬礼上,我为他扛起了灵幡。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大伯孤独的身影,在空旷的村庄里游荡。他曾经是村里受人尊敬的号子手,如今却在自己的葬礼上,被人们遗忘。
或许在一些人眼里,大伯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老人,他的存在微不足道。但在我心里,他是一位值得敬佩的长辈,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奉献和责任的意义。
大伯的经历,让我不禁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究竟该如何维系?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是否应该停下脚步,回头看看那些曾经为我们付出的人?他们或许默默无闻,但他们的存在,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难道我们真的要等到他们离开,才意识到他们的重要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