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AI应用正加速渗透各行业,游戏行业更是首当其冲。从辅助工具到核心玩法,AI驱动游戏全链条革新。
AI重构游戏产业生态
腾讯在GDC 2025上展示了《王者荣耀:世界》的开放世界架构与AI交互系统融合方案,通过动态NPC行为逻辑和实时环境响应机制,提升玩家沉浸感。网易《永劫无间》则推出AI队友技术,可根据玩家操作习惯自适应调整战斗策略,标志着AI从“工具”向“玩法核心”的跨越。由米哈游创始人蔡浩宇创立的Anuttacon公司,推出首款太空题材AI游戏《Whispers From The Star》,玩家通过实时语音对话引导角色行动与情绪,剧情走向由AI动态生成。其技术团队半数来自米哈游,结合微软、字节跳动的多模态AI研发经验,探索“适应玩家独特风格的沉浸式体验”。
巨人网络《太空杀》上线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内鬼挑战”玩法,AI玩家可实时生成谋略性对话与伪装行为,成为业内首个将开源大模型深度融入核心机制的产品。这一尝试验证了AI在复杂推理场景中的应用潜力。
开源证券指出,AI驱动的动态剧情生成系统正打破传统线性叙事局限。例如,完美世界已实现AI剧情生成技术,根据玩家决策实时调整分支,提升游戏重玩性并拓展付费空间(如剧情解锁DLC)。恺英网络投资的3D AI情感陪伴应用《EVE》,通过大模型实现NPC的长期记忆与情感反馈,玩家可建立类似真人社交的关系链3。此类技术未来或与《原神》等开放世界游戏结合,创造更具深度的虚拟社会体验。
技术迭代下的结构性机遇
一方面,AI已渗透游戏开发全流程:网易使用AI生成美术资源,研发周期缩短30%;腾讯“吉莉”数字人接入DeepSeek大模型,探索虚拟偶像与玩家互动新场景。《魔域》开发商网龙宣布正持续推进“游戏+AI”战略,近年来,网龙在AI与游戏的结合上取得了重要突破。据介绍,从2023年开始,AI不仅帮助网龙实现了显著的降本增效,如在研发团队精简14%的同时各环节效率提升30%-60%,更在游戏体验上带来了质的飞跃,比如智能防外挂系统和AI陪玩功能的引入。
另一方面,政策加持也让游戏企业在技术迭代下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广东等地区通过简化审核流程、支持游戏与AI硬件(如智驾车载、AI眼镜)融合等措施,加速产业升级。同时,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成为中国游戏出海增长点,AI赋能的本地化运营成为关键竞争力。
当然,AI+游戏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在内容安全风险上,AI生成内容需符合儿童认知规范,多模态交互的稳定性亟待验证;智能NPC的情感绑定可能引发玩家心理依赖,需建立行业伦理标准等等。但是总体上,AI将推动游戏从“娱乐产品”向“数字生活空间”进化。当下,头部企业的技术探索与政策红利共振,正为AI+游戏的未来奠定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