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可以不回我消息,但网约车报警平台你不可以!

科技四少 2019-05-28 10:28:22

大家好,我是小柴

大家应该都坐过网约车吧

那么网约车行业中的安全隐患

想必也就都有过了解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

各种“一键报警”的应急装置

也就应运而生了

不过有一个问题

所谓的“一键报警”器

在按下之后到警方接到消息

一共需要多久呢?

五分钟?

还是十分钟?

总不可能要大半个小时吧

那岂不是黄花菜都凉了

事实上

根据最近的一次新闻事件来看

“一键报警”器的生效时间

可能至少也需要24h

前不久成都的一名

(美团)网约车司机李冰(化名)

于5月10日的凌晨

在行至郫都区与新都区交界路段时

与一名醉酒乘客发生了冲突

随着冲突的愈演愈烈

该乘客甚至开始抢夺起方向盘

李冰只好就地停下汽车

并掏出手机试图报警

结果却被对方一把抢下

直接扔到了窗外

面对着情绪接近失控的男乘客

李冰师傅出于

对自己人身安全的担忧

按下了车上应急报警器的按钮

没想到的是

这个被按下的报警器

竟然未能发挥出任何作用

既没有人向李师傅

拨打电话询问情况

也未见到任何相关部门

通过GPS定位赶到现场

(视频来源于 红星视频)

虽然经过李师傅的一番劝说

那名乘客最终还是下了车

并未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但在缓过劲来之后

李师傅对于这个应急报警器

却越琢磨越不对劲

据悉,李冰用来载客的汽车

是通过“以租代购”的方式

向当地的租赁公司购买的

至于这款应急报警器

也是那家租赁公司

以保护司机安全的名义

在向李师傅收取了

700元的费用后安装的

可如今看来

这款仪器的真实效果

实在是相当令人怀疑

在冲突事件之后

根据车上GPS的数据显示

李师傅的报警呼救持续了接近24h

但平台方却始终置若罔闻

没有任何人出面对其进行处理

(事发当天GPS的报警记录)

据李师傅所说

当时自己在按下报警器后

潜意识以为警方已经收到了消息

正在赶来的路上

也正是因此

他并未选择弃车逃生

而是一边坚持与乘客进行沟通

一边等待警察的到来

而如今回想起来

其实警方压根就没有

接到过这起报警

如果当时乘客的情绪

进一步失控的话

根本就没有人会来救援他

这种恐怖的事实

不禁让李师傅感觉

有些后背发凉

由于在网约车上

曾经发生过多起安全事件

大众对于这方面的话题

无疑是相当敏感的

也正是因此

本次事件迅速引来了舆论的关注

有网友选择用戏谑的口吻

去讽刺当事平台的不作为

虽然网友们的炮火

似乎轰错了对象

本次事件的当事平台

其实是美团而非滴滴

也有人开始追寻

无人处理报警消息的这种现象

其根源到底是在网约车平台

还是在别的什么部门的身上

不少官媒也开始跟进此事

表示“一键报警装置成摆设

比没报警装置更危险”

其道理也很简单

由于这种“虚有其表”的报警装置

会让人误以为已经有警察正在赶来

从而会诱导受害者错判形式

在放松警惕后

错过进行自救的机会

不过话说回来

其实“报警装置成摆设”

甚至算不上最危险的情况

2018年8月1日凌晨

湖南省衡阳市有一名的士司机邹先生

在遭遇乘客向某的持刀抢劫后

悄悄按下了车上的一键报警按钮

试图获取警方的救援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

一键报警唤来的却不是安全

而是催命的死神

出租车公司的安全员

在接到邹先生的报警求助后

不单没有及时通知警方

反而是打来电话大声询问道

“你在做什么?

你为什么要报警”

虽然邹先生当即表示

自己只是无意间按错了

但这出插曲

还是激发出了犯罪嫌疑人的杀心

向某在向警方的供述中表示

“当我知道那个司机触发他车子的报警后

我就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杀了他

我的本意只是想抢钱……

为了不让司机第一时间报警

不让别人知道是我做案

我就决心杀掉司机

用刀割了他颈部两刀”

(受害人邹先生)

出于守护安全的初衷

才被装上汽车的

这些应急报警装置

如今却要么是无人接听

让那些本有希望挽回的悲剧

继续发生

要么更是配上了

荒唐的后续处理

亲手葬送掉无辜者的性命

不得不说

这可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网约车的安全隐患由来已久

短短几年间

既有如乐清女孩、空姐等乘客遇害

也先后在佛山、常德等地

出现过多例司机惨遭毒手的案件

在这些案件点爆舆论

引发全网大讨论时

“一键报警”这个设定

几乎被公众视为了一颗

解决网约车安全问题的灵丹妙药

这些想法在如今看来

个个都显得有些太过单纯美好了

别看现在的滴滴等平台

在APP上对司机与乘客

都分别开放了“一键报警”功能

在许多城市中

当地有关部门更是强制规定

为载客车辆安装了应急报警器

堪称是双重保险

可一旦认真研究起来

这里面形式主义的水分

也许大到足以令人瞠目结舌

以滴滴APP上的

“一键报警”按钮为例

去年9月7日

张女士(化名)与另一女乘客

共乘一辆滴滴出行

结果发现那名司机疑似精神异常

竟然挟持两人

在高架路上不肯减速停车

惊恐的张女士选择使用了滴滴上

那个新上线的“一键报警”功能

可在按下这个按钮后

发生的却和她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并不存在所谓的

将车辆信息和所在位置

直接报告给警方后的火速出警

真实发生的情况是

在按下那个按钮后

APP为张女士接通了滴滴客服

开始要求她们

向客服描述具体的事情经过

而在费尽周折讲清楚情况后

滴滴客服给出的解决建议

竟然是请张女士

“好好和司机说”

幸运的是

最终张女士和另外一名女乘客

在汽车行驶到人流密集处后

通过拍打车窗玻璃的方式

引来了路人的关注

从而成功获救

否则的话

某公司可能又要开展一次“深刻检讨”

再花个把月时间上线一个新按钮

才能继续做生意了

值得一提的是

不少平台在除了“一键报警”以外

还推出了像是“紧急求助”等按钮

但根据知乎上

部分答主的亲身经历来看

在按下这个按钮后

平台方所做的只不过是

拨打了一次客户事先填写的

紧急联系人电话

通知一下对方

“您家属好像出事了哦~”

然后就没了下文

看起来更像是为了

把报警义务由平台方自身

推给客户的紧急联系人

(图源知乎用户 回头太难)

可以想象

当下一次悲剧发生时

也许某些公司就可以巧妙的操控舆论

将平台不作为拖延时间的锅

甩给受害者的紧急联系人身上去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如今的各大平台

他们虽然给予了民众一个按钮

但那也的的确确

只是一个按钮罢了

至于按钮背后的人民警察

只是用户自我臆想出来的

一种虚假安全感

警方从头到尾

压根就没接到过消息

怎么出警来救人

难道要人家去靠掐指一算吗?

说回本次

网约车“一键报警成摆设”的事件

事发至今已经有了大半个月

李冰师傅后续还尝试过

联系其他车主

对“一键报警”装置进行测试

但所有的呼救

结果都是无一例外的石沉大海

根本就没有人

会对这些“呼救信号”进行处理

根据李冰网约车所属的

租赁公司负责人表示

虽然应急装置的费用

确实是交给了他们

但之后他们就把钱

转给了供应商

他们负责的领域只有

网约车租赁业务

而该GPS的供应商

成都众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则认为提供设备

保证设备的正常上线

以及日常使用的维护

才是他们的职责范围

该公司的负责人表示

“政府部门有一个第三方平台

我们的数据是直接

对接到第三方平台

由他们来进行常规监管

也是由他们给平台公司打电话

报警的数据只是从我们这里

‘顺势’过一道”

(言下之意就是告诉大伙

要找责任人找他们平台去)

调查者索性打破砂锅问到底

跑去找了成都高新区

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

当地的工作人员则表示

司机在按下应急报警装置后

供应商会最先收到信息

然后数据同时进入

成都市网约车监管平台

以及网约车平台

再由网约车平台给车主打电话

询问后根据情况

向相关部门进行报案

据悉,在事发后

该部门的工作人员

曾致电美团方面

要求其联系GPS供应商

查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对,再次重申一下

虽然在微博下方

群众们抓着滴滴批斗了半天

但这一次的当事平台

其实是美团方面的机构

至于美团方面的负责人

他们就更觉得自己委屈了

“美团只是负责让这车辆合法合规

帮它办了运输证而已

美团一直都没有上线

无法通过美团平台去运营

GPS也不是我们安装的

这事跟我们没什么关系”

绕来绕去

反正涉事的所有平台

都觉得这件事和自己没关系

的确,摆事实讲道理嘛

谁坐在车上

那就和谁有关系咯

出了问题

应该要由车上的人

自己去报警才对啊

(图源网络,侵删)

只是不知道

张冰师傅和当地网约车司机们

所交纳的那700元钱

又跟哪些人有关系呢?

参考资料:

滴滴是在整改,还是在向全世界“示威”?

如何看待滴滴一键报警无效形同虚设?

呼叫近24小时无回应 司机:网约车“一键报警”成摆设?

夺命顺风车:滴滴一下,两条人命!

0 阅读:3

科技四少

简介:带你看不一样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