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社”英语教材被指隐匿中外合编信息,专家呼吁清理违规教材

明日之星哦 2025-04-13 19:12:01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隐藏“中外合编”信息但正文内容却没有变化,此举引发广泛关注。

网帖:

质疑“外研社”三大诡异操作,正文内容被指“换汤不换药”

最近,有网友在小红书发帖称,“我发现了个大秘密,“‘外研社’的英语教材今年居然在偷偷‘变脸’, 内容明明一字不差,却把关键信息给藏了起来。”

该网友指出“外研社”的三大诡异操作,即版权页消失术、主编名单大瘦身以及前言篡改“亲生父母”。

该网友介绍说,2024年春季学期使用的英语九年级下册的版权页清清楚楚写着“‘外研社’&麦克米伦出版(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克米伦公司)联合版权”,2025年春季学期正在使用的却直接消失,以前前言里两位主编即中国+英国主编,现在却直接变成“纯国产”,以前写着“中英共同开发”,现在突然变成“‘外研社’独家开发”,但正文内容却一字未改。

检索发现,目前北京、天津、安徽合肥、铜陵、亳州,黑龙江、湖北、山东青岛、德州、聊城、烟台、威海,以及辽宁大连、本溪、丹东、沈阳等地都在使用“外研社”出版的该套英语教材。

这些地方2023年秋季使用的8年级上册版,版权页载明该教材系“外研社”与麦克米伦公司合作编写的,还标注有(英)格里诺尔(Geenall,S.)主编,版次为2013年7月第1版 2023年7月第11次印刷。

该教材前言部分载明,“2000年,‘外研社’与麦克米伦公司依据国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共同组织开发了本套教材。”

有意思的是,对比发现2024年秋季学期使用的该同套教材,却删除了版权页中“‘外研社’与麦克米伦公司合作编写”字样,同时删除的还有标注的“(英)格里诺尔(Geenall,S.)主编”字样,还删除了前言中的“‘外研社’与麦克米伦公司共同组织开发了本套教材”字样,其余正文内容的每一页码和全部内容完全一致,整个正文内容“换汤不换药”。

据悉,除了外研社出版的这些初中英语教材外,该社出版的小学和高中英语教材也存在同样隐匿“中外合编”信息情况。

规定:

教材编写单位须在中国境内登记注册,单位法定代表人须具有中国国籍

2019年12月16日,教育部教材【2019】3号文件“关于印发《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的通知”中,《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编写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与教育相关的单位或组织,单位法定代表人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同时,第四十条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且难以立刻终止的,应在本办法印发之日起6个月内纠正”。

2022年5月12日,教育部司局函件“教育部教材局关于义务教育国家课程非统编教材修订送审有关事项的通知(教材局函【2022】7号)”修订要求部分第四条“严格资质要求”明确称,教材编写单位、编写人员、出版单位资质应符合《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规定,其中,合作编写、出版教材的单位,都必须符合相应资质要求。合作单位总数不超过两个,须有合作协议,合作协议对著作权、署名权等重大事项约定明确,不存在争议或纠纷。

查证:

麦克米伦公司非中国人控制,类似“中外合编英语教材”国内有30套

“外研社”与麦克米伦公司合编英语教材,是否符合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呢?

在企查查中输入“麦克米伦公司”发现,该公司系1992年11月3日在中国香港注册成立的一家私人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外国人,没有法定代表人的相关信息。

据悉,与“外研社”英语教材类似的“中外合编英语教材”共涉及11家国外教材编写单位,国内出版社与他们合编有30套这样的英语教材,如人教社与美国圣智学习集团合作编写的初中、高中英语教材,译林出版社与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合作编写的小学、初中、高中英语教材等。

随机抽取与译林出版社合编英语教材的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查询发现,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系1984年3月16日在中国香港注册成立的一家私人股份有限公司,且无“法定代表人”角色。

而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合作编写七年级至九年级英语教材的英国·培生教育有限公司,企查查上根本查不到该公司任何信息。

教材专业人士介绍称,这些“中外合编英语教材”外方编写单位的登记注册地及法定代表人国籍绝大部分不在我国境内,不符合教育部的教材编写单位资质要求,特别是那种为了逃避教育部教材编写单位资质审查而隐匿“中外合编”信息的行为,更是严重违反《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和教育部教材局2022年5月颁布的《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送审资质要求》中的我国中小学教材编写单位资质相关规定。

公开资料显示,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发布的《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表明,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在校生分别为1.08亿人、0.52亿人和0.28亿人,合计1.88亿人,而这30套“中外合编英语教材”在全国中小学生中的使用比例是80%左右。

支招:

专家建议彻底清理“中外合编英语教材”,违规者不再列入教育部《教学用书目录》

针对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专家认为要严肃清理整顿教材市场,严格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相关要求,认真审查,及时清理纠正存在的“中外合编英语教材”违规行为。

严审“中外合编英语教材”内容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严审“中外合编英语教材”外方编写单位资质问题。从严把关中小学英语教材合作编写机构资格,重点审核包括教材编写单位署名与版权页标注是否一致;合作编写教材版权是否为国内出版单位所有;合作编写单位申报署名与工商注册名称是否一致;合作编写单位的登记注册地、编写单位法定代表人国籍;合作单位署名与合作协议约定是否一致等。

严查“中外合编英语教材”通过隐匿版权信息等方式“换壳”虚假申报及“换壳”使用。申报时并未标明“中外合作编写”的英语教材,要逐一排查,若实际为“中外合作编写”的,应当严加把关,申报单位还应报送外文原版教材和此前出版版本以供严审。

在教材修改审定工作结束后,合作编写的英语教材应报送样书复审,重点复审与申报版本的一致性,经复审批准后方可出版发行和使用。同时严审中小学英语教材合作编写协议,理清教材版权归属及版权交易细节。

严格审查教材合作编写协议细则,重点审核事项包括教材版权归属划分;是否存在版权交易,尤其是以“合作编写”名义行引进境外教材之实的情况等。专家还建议,对涉及的30套正在使用和2022-2024年送审的所有违规隐匿外方编写单位的“中外合编英语教材”(小学、初中、高中所有年级、册次版本)进行彻底干净的纠正、清理解决,不再列入教育部《教学用书目录》。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