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参加过“南昌起义”,可中途率部脱离起义军,粤军将领蔡廷锴

复杂历史简单说 2024-03-01 18:26:31

民国时期,“南昌起义”爆发,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起义的这一天也成为了日后的“建军节”。

在“南昌起义”中,起义军主力是贺龙率领的第二十军,和叶挺的第十一军。而第十一军是粤军部队,共有三个师,叶挺兼任二十四师师长、二十五师师长周士第、第十师师长蔡廷锴。

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成功后,起义军南下广东,第十师师长蔡廷锴,居然率领五千多人脱离起义军,给起义军造成了重大损失。

1892年,蔡廷锴出生于广东罗定,他的父亲是一个裁缝,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妇。

蔡廷锴从小聪明,父母把他当作全家的希望,九岁的时候,一家人省吃俭用把蔡廷锴送到私塾读书。

1904年,蔡廷锴十二岁那年,母亲突然去世,家里已经不能供他读书,因此蔡廷锴离开学堂,在家里帮忙干活。他每天都会跟着大姐种田,闲得时候也会跟着父亲学裁缝手艺,虽然从小吃了很多苦,但也使蔡廷锴锻炼出坚强的性格。

蔡廷锴

1908年,父亲给蔡廷锴说了一门婚事,对象是本村的农家女彭惠芳。

1910年,当时清朝的新军在罗定招兵,蔡廷锴从小喜欢听《三国演义》的故事,所以有着当大将军的梦想,因此他想去投军。由于蔡廷锴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知道父亲和妻子是不会同意他去当兵,于是蔡廷锴以帮别人做衣服为由,跑到罗定报名参军。

因为蔡廷锴的文化不高,加上又没有背景,所以一直只能当大头兵,他先后四次当兵,但又跑回来了。

1918年,陆荣廷的桂军控制着广东军政大权,在桂军的支持下,李耀汉担任广东省长。因为李耀汉之前当过肇庆镇守使,所以他的部队被称为肇军,陈铭枢在肇军里面当营长,蔡廷锴是陈铭枢手下的排长。

1920年8月,陈炯明率领粤军,从福建南部反攻广东,把陆荣廷的桂军赶出广东,粤军控制了广东军政大权。这时候李耀汉下台,肇军也被解散,陈铭枢的营被编入粤军林虎的部队。

陈铭枢

不久后,林虎在广东开办了一所军事学堂,蔡廷锴被送到里面学习。

1921年9月,蔡廷锴从军事学堂毕业,又回到陈铭枢部队。

1922年,李济深担任粤军第一师师长,蔡廷锴在第一师里面当连长,在陈铭枢的介绍下,蔡廷锴加入了国民党。5月,孙中山发动第一次北伐,蔡廷锴跟随大部队在江西和北洋军作战,在攻打信丰城的时候,蔡廷锴表现出色立功。

1924年,陈铭枢的部队里面有一个营长的空缺,本来蔡廷锴是有资格升为营长的,可陈铭枢空降老同学蒋光鼐当这个营长。对此蔡廷锴非常生气,觉得自己拼死拼活,营长应该是自己的,所以蔡廷锴一气之下离开陈铭枢的部队。

当时孙中山在广州的警卫部队,有一个补充团,邓世增在补充团里面当营长,通过邓世增的邀请,蔡廷锴来他那里当连长。年底,蔡廷锴率兵配合其他部队,一起在郁南县围剿桂军的残余部队,这时候邓世增升官,因此把营长的位置给了蔡廷锴。

邓世增

1925年初,蔡廷锴率兵参加了东征陈炯明的战斗。6月,孙中山去世后,杨希闵和刘震寰率领滇桂联军,在广州发动叛乱,粤军集合所有兵力平叛,蔡廷锴率兵参加了平叛。

10月,李济深担任南征军总司令,开始讨伐广东南部的军阀邓本殷,蔡廷锴的部队编入南征军。在开平县的战斗中,蔡廷锴率兵和敌军大战三天三夜,最后大胜缴获了上千条枪。

1926年7月,国民政府开始北伐,蒋介石担任北伐军总司令,李济深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陈铭枢为第十师师长,蒋光鼐为第十师副师长。这时候蔡廷锴的部队又编入陈铭枢的部队,蔡廷锴担任第十师二十八团的上校团长,从此蒋光鼐和蔡廷锴成为最佳拍档。

蒋光鼐和蔡廷锴

10月,第十师进攻武昌,蔡廷锴的二十八团率先攻入武昌城内。年底,十一师扩编为第十一军,陈铭枢担任军长,蒋光鼐为二十四师师长,蔡廷锴为二十四师少将副师长。

1927年3月,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关系紧张,陈铭枢和蒋光鼐离开了武汉,武汉国民政府任命张发奎为第四军军长,兼第十一军军长,叶挺为二十四师师长、蔡廷锴为第十师师长。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背叛革命,武汉的国民政府发兵讨伐蒋介石,张发奎派叶挺率兵东征讨蒋。叶挺那时候还是十一军副军长,他率兵去往江西的时候,把蔡廷锴的第十师也带去了,当时蔡廷锴临时有事,所以不在部队里面。8月,叶挺、贺龙等人发动“南昌起义”,在起义的前一天,蔡廷锴跑到南昌。

蔡廷锴

当时很多人说蔡廷锴不靠谱,要把他控制起来,可叶挺很信任蔡廷锴,还让蔡廷锴担任起义军的左翼司令。等“南昌起义”成功后,起义军南下广东的时候,蔡廷锴突然率领第十师的五千人,脱离了起义军,给起义军造成重大损失。离开起义军后,蔡廷锴率兵去往铅山,在那里等待时局变化

9月,“宁汉合流”后,蒋光鼐带着十万元找到蔡廷锴,帮忙解决了部队军饷问题,蔡廷锴决定归顺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不久后第十一军重建,陈铭枢为军长,蒋光鼐为副军长,蔡廷锴继续当第十师师长。

谭曙卿的新编第一军,在福建无法无天,福建省的两任省主席,杨树庄和方声涛都拿谭曙卿没有爆发,于是请十一军进入福建,把谭曙卿的新编第一军赶走。蒋光鼐和蔡廷锴率兵到福建,强行把新编第一军缴械,从而扩充了第十一军的实力,解决了谭曙卿后,蒋光鼐和蔡廷锴率兵返回广东。

谭曙卿

1928年,蔡廷锴率兵去往海南,和琼崖红军红军作战。

1929年1月,第十一军缩编为第三师,蔡廷锴担任第二独立旅旅长。几个月后,张发奎联合桂系,企图控制广东政权,然后利用两广力量反蒋,蒋光鼐和蔡廷锴率兵打败了桂系部队,蔡廷锴被升为六十师师长。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蒋光鼐和蔡廷锴率兵北上,帮蒋介石打反蒋联盟。等中原大战结束后,蒋光鼐升为第十九路军总指挥,蔡廷锴为副总指挥兼军长。

1930年底,蔡廷锴率兵去往江西,和红军开始作战。

1931年8月,在高兴圩的战役中,蔡廷锴的部队损失巨大。

1931年11月,蒋介石和广东的反蒋派和解,十九路军调往上海。

1932年1月,日军企图进攻上海,要求十九路军撤离防区十五公里,南京政府居然同意了,派何应钦到上海,把这个消息告诉给蒋光鼐和蔡廷锴。听了这个消息后,蒋光鼐和蔡廷锴大怒,坚决不退一步,要和日军决一死战。

蔡廷锴

2月,日军对上海发动进攻,蔡廷锴率兵英勇抵抗,当时十九路军加上周围的守军,一共只有四万人。十九路军的将士在没有援兵的情况下,和日军交战三十三天,来回的争夺阵地,日军始终拿不下上海,避免了“九一八事变”的重现。

“淞沪抗战”结束后,蔡廷锴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5月,南京国民政府和日本人签订停战协议,蒋介石把第十九路军调往福建“剿匪”。8月,蒋光鼐担任福建省主席,蔡廷锴成为第十九路军总指挥。

12月,蔡廷锴担任福建绥靖主任,在进攻红军的时候,十九路军多次被打败。蒋光鼐和蔡廷锴看出蒋介石的真面目,觉得蒋介石根本不想抗日,只想用“围剿”红军的方式来削弱地方武装,于是蔡廷锴和红军签订停战协议。

1933年11月,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四人,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宣布反蒋抗日,蔡廷锴担任中央委员、十九路军总指挥等职务。

李济深

结果两个月后,蒋介石就派兵镇压了“福建事变”,蔡廷锴被迫去往国外,宣传抗日救国。

1935年,蔡廷锴来到香港,和李济深、蒋光鼐等人组建了“民盟”组织,联合各党各派一致团结实行抗日。

1936年,反蒋的“两广事变”爆发,李宗仁邀请蔡廷锴来广西,准备支持重建第十九路军。可惜不久后,桂系和蒋介石和解,蔡廷锴也不想难为李宗仁,主动离开广西去往香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蔡廷锴从菲律宾回到国内,蒋介石让蔡廷锴担任大本营特任参议官。10月,蒋介石召见蔡廷锴,说现在南京国民政府要转移到武汉,等他到了汉口以后,就给蔡廷锴番号组建抗日武装。

1938年,日本人占领广州后,蔡廷锴在西江地区组建抗日游击队。

1939年,蒋介石任命蔡廷锴为第十六集团军副总司令,不久又升为总司令。10月,蔡廷锴调任第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

晚年蔡廷锴

1940年,蔡廷锴率兵参与“昆仑关战役”,担任东路总指挥。等战役结束后,蔡廷锴担任粤桂边区总司令,这时候蒋介石把蔡廷锴的九十三师调走,他能指挥的只有游击队。

蔡廷锴知道这是蒋介石排挤自己,于是他主动辞去官职,只要了一个上将参议官的头衔,然后在桂林居住。后来桂林被日军占领,蔡廷锴回到老家居住,一直等到日军投降。

1946年3月,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蔡廷锴为代理主席,继续坚持反蒋民主活动。

1948年,蔡廷锴和李济深等人,组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中央常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

1949年,蔡廷锴担任民主促进会的首席代表去往北平。

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蔡廷锴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

1968年,蔡廷锴在北京去世。

声明: 历史公共信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