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孩子在家老是揉眼、眯眼,家长不放心,带去医院一看,听到“远视储备不足”这个词,脑袋“嗡”一下,整个人都懵了。娃刚上二年级,就要开始担心视力了。医生一句轻飘飘的“远视储备不足,得注意了”,咱们家长就开始慌了,到处找方法、查资料,可依旧云里雾里。
远视储备到底是啥?今天,咱就把这事儿唠清楚,让家长们少走弯路。
简单来讲,远视储备就像给孩子视力账户提前存的一笔钱。正常情况下,孩子出生时都有一定度数的远视,这就是远视储备。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发育,眼轴慢慢变长,远视度数会逐渐降低,往大人的正视发展。如果把孩子的视力比作一辆行驶的汽车,远视储备就像刹车,能给它降速,防止过早近视。
很多家长不明白这事儿的严重性。我认识一位宝妈,孩子刚上小学时远视储备就偏低。医生提醒要注意用眼习惯,她却觉得孩子小,视力还能慢慢恢复,没当回事。结果三年级再查,孩子已经近视了。
那咱们大多数家长在护眼这件事上,到底错哪儿了?怎么孩子就快近视了呢?
一、孩子沉迷电子产品,家长把关不到位
如今,电子产品随处可见,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安静会儿,直接把手机、平板塞给孩子。有很多还没上幼儿园的孩子,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就超过1小时了。家长为了让孩子安静一会,早早地给他们看动画片、听儿歌,这对眼睛可太不友好了。
孩子上了小学,正处在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本身在学校就要一直上课、学习。回家之后还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眼睛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远视储备就会迅速消耗。有的家长觉得,让孩子看些学习类APP,既能学知识,又能打发时间。
但要知道,就算是学习内容,也是电子产品,看久了对眼睛伤害也很大。咱们做家长的,不能图一时省心,害了孩子。
二、忽视用眼环境,细节没注意
不少家庭给孩子准备的学习桌椅不配套,光线也不好。孩子学习时,要么弯腰驼背,要么光线太暗,眼睛得使劲儿看,这对视力影响特别大。还有些年轻家长,喜欢在孩子房间装彩色灯光,觉得好看,可这些灯光会让眼睛产生疲劳,影响视力。护眼无小事,一个小细节没做好,都可能伤害孩子视力。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建议配一个专门的读写台灯。但是也不能随便买一个就给孩子用,要选无眩光、无可视频闪、RG0蓝光豁免级的,同时照度和均匀度要达到国AA级。
咱们家长要是对这一块不太了解的话,可以看看漫书雨k1、辰士达u1、欧普悦瞳y1和霍尼韦尔x5。这几款台灯参数都符合国标要求,光源素质不错,性能也很稳定。百元价位和千元价位的都有,家长可以根据实际的预算挑一挑。
这其中,有固定色温的,也有可调节的。我建议大家选固定色温4000k的,这个数值特别适合孩子写作业。要是喜欢的款式是可调节的,那也要调到4000k左右再用。
三、到底该怎么给孩子护眼?
家长要给孩子制定明确的电子产品使用规则。每天使用时间不能超过一小时,每次看20分钟,就让孩子至少休息1分钟。在休息的时候,要向远处眺望,看看楼下的行人、远处的飞鸟,这些都可以,只要是远的地方就行。咱们家长下班之后,也可以陪孩子玩一些户外游戏,像跳绳、打羽毛球,既锻炼身体,又能让眼睛放松。
做饭的时候也得注意。很多孩子挑食,只爱吃肉,不爱吃蔬菜水果。像胡萝卜富含维生素 A,蓝莓含有花青素,对眼睛都特别好。可家长没意识到这点,就顺着孩子的口味来,这样不好。多给孩子吃点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让孩子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建议每3 - 6个月带孩子去正规医院做一次视力检查,及时了解孩子的视力变化。如果发现远视储备快速下降也别慌,在医生指导下,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就行了。
孩子的视力关乎未来,作为家长,咱们责任重大。千万别因为自己的疏忽,让孩子小小年纪就戴上眼镜。别等到孩子近视了,才后悔没早点重视!咱们多花点心思,孩子就能少受点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