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帐下有3大谋士,6大战将,7个师兵力!难怪刘备不发兵支援

有范又有料吖 2025-02-18 15:05:35

公元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在关羽北伐襄樊之前,刘备特意安排使者赐予关羽“假节权限”,意思就是让关羽自由掌握荆州兵马大权,关羽想怎么打都没有问题。显然,在关羽北伐之前其实是经过刘备同意了的。

然而,襄樊之战从公元219年的7月一直打到了219年的12月,前后加起来将近半年时间。刘备作为川中掌门人竟然没有给关羽粮草、兵马上的支援,刘备的做法可能很多看官朋友也看不明白。

那么,刘备为何会按兵不动,不给关羽军马、粮草上的支援?导致关羽在收降于禁3万降卒之后,不得不擅自领取孙权在湘关的粮草。以致孙权不满关羽做法,最终安排吕蒙向荆州发难?

其实作为刘备来说,他也有话要说,一来刘备刚刚跟曹操在汉中大战,川中兵力过于疲惫。在汉中之战过程之中,其实刘备也打得非常的惨烈,失去战将吴兰、雷铜、任夔等人,兵力损失大概上万人。况且刘备为了打赢汉中之战几乎出动所有的战将,兵力,连川中的女子都在运送粮草,所有男子都上了战场。刘备刚刚经历这样的大战,试问川中难道不需要休养吗?

况且,汉中原张鲁所辖范围之内的民众,皆被曹操迁走,刘备得到的只不过是汉中一座空城而已。再者汉中之战历经2年之久,公元219年5月才结束战斗,而关羽在公元219年7月发动襄樊之战,这段时间正是刘备川中兵马的休养时间。

除上述原因之外,刘备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关羽所率领的荆州兵本身就是蜀汉最强的兵马,而且关羽手中还有3大谋士,6大战将,7个师总兵力,1个师按一万人来算,荆州精兵大概有7万人可供关羽使用。

换句话来说,关羽手上的兵马及战将,用来对付曹魏完全够用。

关羽手上有哪3大谋士?

第一位:马良

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在荆襄一带有这样的说法,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其中的白眉说的正是马良。马良之才在以氏五兄弟之中是最优秀的,连老五马谡之才也深得诸葛亮信任,更别说马良的才华了。

马良在赤壁之战过后,便建议刘备攻取零陵,武陵,长沙,桂阳四郡,以扩充地盘,随后马良一直在荆州辅佐关羽。

而在刘备攻取雒城之后,马良也写信给诸葛亮,建议适应时势把握时机,意思就是说不要再犹豫不决,该收取益州就要趁早。

而在关羽北伐之前,马良也建议荆州必须要留有靠谱的大将镇守。意思是不看好关羽安排的糜芳、傅士仁两位将军守城。至少在马良看来,他们两个人不是最好的选择。而当时关羽说道,荆州只要守住即可,此次北伐需要大量的精兵猛将上战场,不能在后方城池的防守之上占用过多人力。

在刘备伐吴之时,马良作为刘备军师随军出征。期间出使蛮王沙摩柯,并且向搬来了援军5万相助刘备。在张苞斩杀范强、张达大仇得报之后,马良建议此时应该与孙权言和,以防止曹魏趁机而动,足见马良是具备全局战略观的。

第二位:伊籍

伊籍,字机伯,在刘表去世之后便直接投奔到刘备门下,刘备入川,关羽北伐襄樊伊籍都跟随在左右。

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伊籍协助关羽攻占襄阳和樊城。后来,关羽遭受江东偷袭,荆州失守。

伊籍受关羽之命迅速前往蜀中请求援助,因此伊籍也保全了性命。只不过在关羽北伐之时,伊籍并未指出优秀的战略。在汉中之战时,伊籍出使东吴并且劝说孙权攻打合肥,从而牵制曹操军马,最后孙权发动合肥之战。而伊籍在中间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因此总结来看,伊籍有谋略,而且外交水平也非常优秀。

第三位:向朗

向朗字巨达,三国时期学者、谋略大家。向朗乃是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关门弟子,博学多才、谋略非凡,因此被课表提拔为临沮县长。在刘表死后,向朗跟随刘备。

公元208年,刘备让向朗督领秭归、夷道、巫山、夷陵四县的军政及日常民事处理。足见刘备对向朗也是颇为认可的,在关羽北伐襄樊之时过度自信,傲慢,不听取下属建议,最终遭致大祸。

总体来看关羽帐下拿得出手的谋士就有三位,马良,伊籍,向朗,他们三人皆是饱读韬略,若关羽细心听取他们建议,估计不会被孙权钻了空子。特别是孙权向其小儿子求婚之时,关羽那句,“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诸葛亮私下跟刘备汇报,声称任何一个王者都会听不下去关羽如此说话。

因此关羽遭到孙权偷袭是有着一定的原因的。

关羽手上有哪6大战将?

第一位:关平

在三国演义之中,关平是关羽义子,而在正史之上关平就是关羽长子。不然陈寿先生也不会在关羽传之中这样描写: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关平作为关羽所部的先锋大将,其武力值强悍。

在早期关平跟随刘封一同征战川中,帮助刘备拿下益州之地,庞统阵亡之后关平又迅速回到荆州,其实当时刘备就已经认定关平连同其父关羽一同镇守荆州,否则不会让关平回到荆州。

在襄阳之战时,关平一刀斩杀翟元,后来关平又与西凉大将庞德大战30回合不分胜负,由此看来关平武力值有资格进入一流水平行列。

而在关羽大战庞德受伤之后,关平火速带人冲上前去接应关羽,足见关平武力值,忠义值都是绝佳。如果关平不早死,发展到后期绝对有统帅之才,只可惜关羽当年兵败如山倒,关平寡不敌众,只能被孙吴斩杀。

第二位:糜芳

麋芳乃是刘备糜夫人的兄弟,在刘备入川之后便跟随关羽一财镇守荆州。刘备称王之后,刘备命麋芳为南郡太守,但是麋芳一直受到关羽轻慢。

在关羽北伐之时,麋芳由于运送军粮不及时被关羽责骂,并且关羽声称待回军之后数罪并罚。麋芳畏惧关羽,因此麋芳选择和傅士仁一样,主动投降。

麋芳、傅士仁主动投降,这就直接导致关羽无法成功退守荆州,在战场之上打不过曹魏,而老家又被孙权端了。导致关羽走投无路,只得败走麦城。

第三位:周仓

提到周仓,相信不少看官朋友都会想起给关羽抬刀的大将,当年周仓是亲眼见识到了关二爷单刀赴会、威镇江东群雄的场面。

作为关羽的扛刀大将,周仓他的武力值不俗,襄樊之战时,周仓生擒曹魏悍将庞德。当时庞德抬棺与关二爷决战,抱着必死之心对付关羽,只不过关羽身边战将如云,庞德到死也没能斩杀关羽,连他自己也被周仓活捉。

只可惜的是周仓有勇无谋,在关羽败亡之后,周仓自刎而亡。

第四位:王甫

王甫乃是关羽军中司马,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多次为关羽出谋划策,在关羽大军攻取襄阳之后,王甫立即提醒关羽要随时防备东吴的吕蒙,防止其袭击,关羽建造烽火台,以防孙吴偷袭。

关羽下令沿江之上,每隔20里或30里,选其高地建造烽火台,每台50名军士把守,如果白天孙吴来犯就放狼烟,如果是夜晚来攻就点起烽火,由此一来即使在前线作战也可以迅速回援荆州。

后来,王甫推荐赵累总督荆州,但是关羽没有采纳。

并且王甫还指出傅士仁糜芳二人刚刚受到杖责,必定不会尽心把守荆州,应该迅速换掉二人,以保荆州不失,关羽同样没有采纳王甫建议。

作为军中司马王甫其实已经尽到了职责,只是关羽仅仅采纳了一条,如若不然,可保荆州不失。在关羽败亡之后,王甫亦堕城而亡,舍身取义。

第五位:赵累

赵累,关羽军中都督。为人忠义,有着不错的武力值,在得知吕蒙袭取荆州之后,赵累立即向成都求援。财时赵累又随关羽逃离麦城,在兵士都离开关羽之时,赵累同样坚持跟随关羽左右。其实这就是为什么王甫会坚持要让赵累镇守后方之城荆州,可惜的是关羽当时并没有采纳。

第六位:廖化

廖化,字元俭。关羽帐下主簿,兼将军,武力值不俗。只不过在关羽帐下廖化似乎没有出色的表现,不过在关羽战死之后,廖化开始发光,在孙吴诈死回到川中,并且在半道之上碰到刘备的东征大军。

刘备当即任命廖化为宜都郡太守,后来廖化成为蜀国常用将军,参与诸葛亮北伐及姜维北伐,跟随姜维北伐之时,廖化帮助姜维迎回胡王治无戴部落,并且率军成功牵制邓艾大军。

廖化起初跟随关羽,随后是刘备,后来又是诸葛亮,再到最后是姜维,说廖化是蜀国活历史也说得过去。只不过,廖化起初在关羽帐下除了杀出重围向刘封求援之外,廖化似乎没有更优秀的表现。

总结来看,关羽帐下的3大谋士及6大战将,各有各的优势,如果关羽合理运用,荆州绝对不会轻易丢失。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