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雅加达的凌晨,四点钟的寂静中,一个小男孩依依不舍地从床上爬起,准备迎接母亲安排的英语学习。
尽管他满心抗拒,但在母亲的耐心教导下,他还是坐在了书桌前。

奥巴马,美国首位非裔总统的成功背后,离不开一位伟大的女性——他的母亲安·邓纳姆。
从跨种族婚姻到独自抚养孩子,她的人生经历非同寻常。

她的坚定、智慧与温暖,正是奥巴马能够迎接未来挑战、最终成功的力量源泉。
1安·邓纳姆来自美国的一个中产家庭,她的外祖父母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外祖母玛德琳是一位极具魄力的女性。

在那个大多数女性仍然围绕家庭打转的年代,她选择了进入职场,并凭借努力一步步成为夏威夷银行的副总裁。
这让她从小就相信,女性同样可以通过自身的能力在社会上立足,实现自己的价值。

外祖父斯坦利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性格温和、待人亲切,对妻子和女儿疼爱有加。
他的家庭观念与对事业的投入,为安树立了责任感和坚韧的榜样。

学业上的安同样表现优异。
高中毕业时,她能上华盛顿大学和芝加哥大学。

一开始她打算选择离家较近的华盛顿大学,和朋友们一起度过一段轻松而愉快的大学时光。
但由于父亲工作的变动,全家搬到了夏威夷。

这成为她命运的转折点,夏威夷独特的文化环境,多元开放,充满机遇。
而在这里,她邂逅了一个影响她一生的人——来自肯尼亚的留学生巴拉克·奥巴马。
老奥巴马并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英俊男子,但他举手投足间自信有魅力,谈吐风趣,是校园里的风云人物。

他热衷于公共事务,经常在学校发表演讲,他的文章也时常登上当地报纸,引起广泛讨论。
两人迅速相知相爱,但这段跨种族的爱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并不被普遍接受。

那个时代,种族歧视根深蒂固,跨种族婚姻在美国许多地方仍受到偏见的审视。
尽管面临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巨大压力,安依然坚定地追随自己的内心,不顾一切地选择了这份感情。

信息来源:环球人物——一半是沥青 一半是牛奶
他们低调地举行了婚礼,没有盛大的仪式,也没有亲友的见证,只有彼此的誓言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那时,安也怀上了小奥巴马。
2年轻的安·邓纳姆因怀孕而不得不中断学业,面对来自父母的拒绝和生活的重重压力,她的婚姻生活并未如她所期待的那般顺利。
父母因她的决定感到愤怒,拒绝再提供生活支持,而丈夫奥巴马也执着于自己的学业,全然不顾她的艰难处境。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发现丈夫对她的承诺只是虚假的美好幻想。
她得知奥巴马在肯尼亚已经有妻子和孩子,并且一直隐瞒着这一切,彻底崩溃。
在深受背叛和欺骗的痛苦中,她没有犹豫,决定结束这段婚姻。

此后,奥巴马就成为了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
父亲离开了家庭,搬到了他乡再婚,并生了两个孩子。
奥巴马直到十岁那年才见到父亲一次,整个成长过程中,只有母亲安陪伴在身边。

安独自抚养着奥巴马,她甚至依靠政府救济券维持生计,却依旧尽力让儿子过上尽可能健康、快乐的童年。
安的父母看到她的困境后,心疼女儿的遭遇,将这个混血的小外孙接回家中照料。
安也因此得以重新回到学校继续深造。

在这个时期,她认识了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罗洛,两人很快结婚。
此时的安是23岁,并为第二任丈夫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玛雅。
她是一个重视孩子的母亲,在子女的教育上,尤其重视奥巴马的学习。

每天凌晨四点,安都会叫醒奥巴马,开始一天的学习。
他们从四点到七点一起读书,之后安去工作,奥巴马去上学。

学费昂贵,安始却终认为教育是最值得投资的领域。
奥巴马和玛雅在雅加达国际学校接受教育,成绩都非常出色,奥巴马最终成为了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妹妹玛雅也成为了一所名校的优秀学子。
3安的生活在罗洛加入美国石油公司并晋升为中层管理后,逐渐开始好转,家庭的经济状况得以改善。
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安和罗洛之间的关系却也开始发生变化。

他晋升后,将全家搬到一个郊区的中产社区,生活中不再只有家庭的琐事,还频繁参与社交晚宴。
安感到自己与这个全新环境格格不入。

她并不喜欢这种社交圈,尽管她和罗洛很少发生争执,但两人之间的共同点逐渐减少,最终也走到了尽头。
经过两次失败的婚姻,也许你以为一个女人的生活已经没有自我了。

但是安的人生并没有结束,她仍然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热衷于帮助当地印尼女性销售手工艺品。
而且她也钻研与学术,在夏威夷教授的帮助下,安成功地撰写并发表了长达1043页的论文,顺利获得了夏威夷大学的人类学博士学位。

当时,她刚好50岁,并且她的人生里还有无数个小目标,可见她的不服老和不断追求自我提升。
安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饱受晚期子宫癌的折磨。
在她病痛难忍的同时,还要与保险公司抗争,因其拒绝支付部分医疗费用,使她感受到巨大的无助。

这也让儿子奥巴马意识到,医疗体系的不完善给普通民众带来的困境和痛苦,尤其是社会底层群体,面临着无法承受的压力。
当亲人因为医疗体系的崩溃而遭受痛苦时,那种不公平的感受是如此的强烈,所以这也激发了他未来推动医疗改革的决心。

53岁的安·邓纳姆在夏威夷安静离世,她未能亲眼见证儿子走进白宫,但她为奥巴马留下的坚韧、善良、正义与对知识的追求,塑造了奥巴马的人生。
写在最后她在经历了婚姻的挫折、生活的贫困后,始终不放弃追求个人的理想与事业。
在她的坚强支持下,奥巴马得以茁壮成长,也为他未来的政治理念和人生道路提供了坚定的方向。

所以广州要清除黑色基因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