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国核爆了67次的群岛,如今发展怎么样了?

故事地球谈军事 2025-03-26 13:40:55

如果没有美国,这里曾是一片秀丽的地方,这是太平洋中部的岛国,马绍尔群岛。美国的到来,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从1946年到1958年间,美国在这里投放了60多枚核弹,数以万计的人民遭受到辐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留下的巨型弹坑,直到现在仍未填平。67次核试验,美国差点毁掉了这个国家,在美国核试验之前,岛上的人民过着平静美好的生活,人们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宛如世外桃源一般,然而美国的到来,却成了他们灾难的开始,美国为什么会选中马绍尔群岛作为核试验场地呢?

1945年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展开了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冷战随即拉开序幕,美国希望通过巩固自身的军事优势,以遏制苏联的影响力,谁拥有更多的核武器,谁的核武器威力更大,谁就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而美国不像苏联拥有那么多广阔的土地,所以需要向外寻找一个偏远,安全,且适合进行核试验的地方,马绍尔群岛几乎完美的符合了这些条件。

一 位置偏远

马绍尔群岛距离美国本土超过7000公里,核试验不会对美国居民造成影响。

二 足够安全

岛上当时的人口仅有几千人,没有国际影响力,大多岛屿无人居住,只要把核试验场地的居民迁到其他岛屿上,就解决了反对声音,1944年,美国从日本手中夺取了马绍尔群岛,1947年,在美国操纵下,联合国允许美国托管马绍尔群岛,美国顺理成章的掌控了该地区,并且可以自由规划核试验,不受其他国家约束,而且马绍尔群岛四周都是海洋,且位置远离其他大国,美国可以封锁海域,避免被别国监测。

三 地形适合

马绍尔群岛上无人岛屿较多,地势平坦,尤其是比基尼环礁和埃尼威托克环礁的宽阔潟湖,提供了天然的试验环境,适合进行地表、空中和水下核试验。这些条件让美国选中了马绍尔群岛作为核试验场地,但谁能想到比基尼这个让人联想翩翩的代名词,换来的却是当地居民无法抹去的伤害。

1946年,美国在比基尼环礁潟湖中,进行名为“十字路口行动”的核爆试实验,分别进行了空中和水下两次试验,其威力和长崎原子弹相似,水下核爆水柱高达1.8公里,大量海水、泥沙和放射性尘埃被抛向空中,泄湖遭受严重放射性污染,比基尼环礁成为高辐射区,原住居民无法回迁,被迫长期流亡。

1952年,美国在埃尼威托克环礁试爆了全球首颗氢弹,名为“常春藤行动”,爆炸威力相当长崎核弹的500倍,形成高达43公里的蘑菇云,云层直径达 160公里,爆炸点岛屿几乎瞬间蒸发,留下 2公里宽、50米深的巨型弹坑,如果在日本本土引爆,单次爆炸可直接摧毁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大城市.

1954年3月1日,实验名称为“城堡行动”,美国在比基尼环礁进行了迄今为止,威力最大的一次核爆试验,“喝彩城堡”氢弹,相当于1500万吨TNT,爆炸后形成45公里高的蘑菇云,附近18000公里的海域受到核污染,由爆炸产生的强烈“白光”在200公里外都能看到,这次核试验,导致当地几百名当地居民在几年内连续死亡,飘落的尘埃,导致日本渔船“第五福龙丸”上的23名船员辐射中毒,爆炸时他们正在远离爆炸点约130公里处航行。

太平洋岛屿国家、日本、苏联等国都纷纷要求美国停止核试验,1958年8月18日内,在进行了最后几次核试验之后,美国停止了在马绍尔群岛的核试验,但岛上的美军无法彻底清除污染,美国决定将这些核污染废料掩埋在爆炸后留下的深坑里,并用混凝土将顶部封住,以免辐射物质泄漏,把核污染永远的留在了这里,这个巨型穹顶与旁边的一个巨型弹坑,好像一双眼睛,怒视着美国犯下的罪行。

1986年10月21日马绍尔群岛独立,如今,马绍尔群岛生活着5.4万人,岛上的人民每天都处在核辐射的危险当中,因为气候的变化和海平面的上升,穹顶上的混泥土正在出现裂缝,该穹顶并不防水,海水渗透会导致放射性废料泄漏,如果裂缝进一步扩大,岛上的人民将再一次流离失所。美国靠着在马绍尔群岛的核试验,增强了自身的军事实力,但却给当地环境造成了难以消除的生态破坏,给当地人民造成 了无法治愈的辐射伤害,给世世代代在这里居住的岛民埋下了无尽痛苦与恐惧,而美国提供的补偿与治理却微不足道。一个自诩民主与人权的国家,却在自己的军事霸权面前,将无辜者的生命视作草芥,美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任何国家都不应为了自身的利益,将他国人民的生命与未来作为试验品。

0 阅读:0

故事地球谈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