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广东东莞,一家杭州小笼包店门口。
一名老人与一家三口争吵了起来,没说几句,随着一个女人说了一句“打他”,三人一拥而上,将老人按到摊位上。
两女一男死死抓住老人的衣领,将按在摊位上,不一会儿摊位支撑不住,垮塌了,老人也随之躺到了地上。
这时候,老人趁机抓住一名女人的头发,男人见状,赶紧挥舞拳头,痛扁老人的胸口。
警笛声响起,三个人依然没有撒手,叉着老人脖子继续殴打。
据目击者称,老人在这里摆摊修鞋已经有十多年了,周围商铺前后换了几家雇主,老人依然在这里。
后来开了一家杭州小笼包店,女店主为了赶走老人,在老人身后摆了几盆芦荟,芦荟的刺每次都扎到老人。
老人不堪其扰,与女店主协商能不能挪一下,老板娘拒绝,表示凭什么要挪?你能摆我就不能摆? 这地是你家的?
双方争吵起来,另外两个人看到吵架,就跑出来帮着女店主吵架,还动手推搡老人,导致芦荟被撞倒。
女店主直接把老人的摊位砸了,最后升级成肢体矛盾,老人根本不是这一家三口的对手,被单方面殴打。
这老人倒也实在,没有立刻倒下去,真要被打出点毛病来,这一家三口吃不了兜着走,够他们喝一壶的。
话又说回来,打人的一家三口岁数也不小了,看样子得有四五十岁,饱经风霜,百尝阅历,怎么分不清事情的好坏呢!
做生意不是讲道理,店铺门前的空地,一般情况下都是大家商量着来。
同类商品存在竞争关系,店家肯定是不让摆摊的,如果是非同类商品,店家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在不妨碍其进出行的情况下,是欢迎商贩来摆摊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生意和生意之间有共生关系,可以共享同一批客户,互相给对方引流。
老人在这里修了十多年的鞋,必然形成了固定的客流群,来修鞋的人未必不会进店吃饭。
况且,老人的摊位很小,并不妨碍商家做生意,怎么说都不应该被赶走。
而跟老人的摊位相比,另一家卖袜子的摊位就大多了,不是很明白,女店主为什么不把卖袜子的赶走,偏偏要针对一个修鞋老人?
想来想去,原因大概是欺软怕硬吧!
据悉,包子店门口比她的店还宽,都租给摆摊的了,就想把老人赶走,也租出去多收点钱,所以才故意找事。
原来是为了多赚点钱,做生意的同时兼职当“地主”,这小盘算打得真是响亮,一般人还真想不到。
矛盾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人与人之间为何就不能和谐共处呢?当有管理人员出现时,这些人同仇敌忾,当没有管理人员时,这些人又开始产生内部矛盾。
总之就是不消停,有困难时抱怨生活不容易,没有困难时制造困难也得抱怨,没有一刻能心平气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