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多年前的冬天,朝鲜遭遇了五十年难遇的超级寒冷天气,长津湖那一带,冷得要命,温度直接降到了零下四十度。
寒冷天气对战争的结果,能产生不小的作用。
拿破仑出兵攻打俄罗斯,结果栽了个大跟头,这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法国军队根本扛不住俄罗斯冬天的寒冷。
在斯大林格勒那场大战里,苏联把德国给打败了。这事儿吧,跟苏联军队更习惯冷天气有很大关系。
在长津湖那场大战中,咱们的志愿军战士顶着超烂的天气,跟美军最厉害的第十军干了一仗,打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战斗快结束时,志愿军硬是把美军逼退到了海边,抢回了朝鲜东北部的大片土地,最终取得了这场仗的大胜。
那时候,美军第十军陆战一师的指挥官史密斯下定决心要撤退,他带着全师人马一口气跑到海边,撤出了战斗。
从道理上讲,他得为美军在那场战斗里栽跟头,承担点责任。
史密斯回国后,出人意料的是,他非但没挨批评,反而在美国国内成了大家眼里的“大英雄”,收获了好多掌声和欢呼声。
后来,他的职业生涯又上了一个台阶,被提升为中将,并且在1955年,他还被授予了上将军衔,然后顺利结束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那么,为啥志愿军能赢得胜利呢?还有,史密斯打了败仗,却还能得到政府的表扬,这到底是为啥呢?
这事儿啊,得从长津湖那场大战聊起。
【长津湖战役 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1950年6月份,朝鲜半岛那边,朝鲜和韩国两个国家直接打起来了,这就是朝鲜战争的开头。
后来,美国直接干预朝鲜半岛的事务,纠集了一帮人搞了个“联合国军”,在仁川大搞登陆行动,更过分的是,他们还把战场一路推进到了鸭绿江边,打算把战火蔓延到中国领土上。
为了守护家园和国家安全,毛主席毅然决然,不顾周围人的反对,答应了金日成的求助,下令支援朝鲜,派兵参与朝鲜战争。
中国和朝鲜的军队携手合作,对以美国军队打头阵的“联合国部队”展开了多次强有力的回击。他们成功地把这些部队赶到了清川江的南边,让美国那边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那时候,“联合国军”的头儿,美国将军麦克阿瑟,心里头就想着快点打赢。所以在1950年11月一开始,他又带着部队去攻打朝鲜,还给这次行动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圣诞节攻势”,他盼着能在12月底之前就把仗给打完。
志愿军用了个巧招,把敌人给“逗”上了钩。他们分成两路,一路往长津湖那边带,另一路则把敌人往清川江引。等敌人进了圈套,志愿军立马就展开了反击。
这次仗打完以后,朝鲜三八线以北的地方,大部分都拿回来了,美军打的算盘全泡汤了。
长津湖那一仗,是东线战场上超级重要的一次大战。
1950年11月24号,那天冷得要命,地上全是雪和冰。美军第10军接到麦克阿瑟的命令,就开始往朝鲜北边进发。
在这支美军队伍里头,包括了赫赫有名的美军海军陆战队头号部队,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陆战一师。还有两支美军里的老练劲旅,第三步兵师和第七步兵师,它们都是美军里的佼佼者。另外,还有韩国的第一军团也参与其中。
走了整整三天,到了11月27日晚上,他们来到了长津湖边上,一条窄窄的小路,名叫“长隘路”。没想到,那里早有志愿军等着他们,一下子就对他们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对他们发动攻击的队伍,是咱们的志愿军第9兵团。
第9兵团里头包括了三个大军,分别是第20军、第26军还有第27军,加起来大概有15万人左右。但这次埋伏行动,主要是靠第20军和第27军出手的。
因为道路狭窄,人又多,美军在这条长长的小路上,足足排了快50公里,这对他们来说相当吃亏。
打了一宿的仗,美军被志愿军切成了五块,各块之间根本顾不上彼此。
在狂风大雪肆虐下,咱们的志愿军跟被切断退路的美军,打响了一场残酷的较量。
在新兴里那场激烈的战斗中,志愿军出动了整整两个师的战士,还把所有炮兵力量都集中到了那里。经过一场非常艰难的打斗,最终把有着“北极熊团”绰号的美军第7师31团给全歼了。
美第10军发现战场上的形势对自己不妙,战斗在新兴里一结束,他们就赶紧撤走了。
史密斯,美陆战一师的领头人,率领着一堆大炮、坦克还有运输车辆,在陆军步兵第3师的协助下,转头往南撤了。
志愿军死死咬住美陆战一师不放松,让美军撤退的路变得异常艰难。在撤退过程中,美军不得不边战斗边后退,仅仅3天时间里,就有超过1500名士兵伤亡。
古土里这个地方,美军撤退时会经过。在长津湖上,有座桥,大伙儿都叫它水门桥。
为了在古土里挡住美军,把他们团团围住然后消灭,志愿军在12月头几天里,两次动手炸了水门桥。
史密斯一声令下,美国工兵就忙开了,争分夺秒地抢修那座桥。等美军打算过桥的时候,志愿军干脆连桥带桥基都给炸了。
史密斯提了个要求,说想要特制的建桥零件。于是,美国就从日本那边给弄来了,还直接动用飞机,把这些零件空投到了美军所在的地方。
美军靠着空中力量的帮忙,最终把桥给搭好了,从古土里撤了出来。他们一路往南,跑到咸兴跟其他美军队伍碰头,然后一起往海边方向撤退。
志愿军一直紧咬着美军的尾巴,穷追不舍。到了12月24号那天,美军被我们追得没办法,只好一路退到兴南港。
空中飞着美国的战机,海边一字排开好多大炮,不停地发射出大堆弹药。这边炸完那边响,火光冲天,爆炸声连连。
美军第十军团在轰炸机和炮火的支援下,顺利登上了前来接他们的航空母舰,然后从海上撤出了战场。
12月25号那天,咱们志愿军把兴南地区给成功拿回来了,咸兴和兴南港这两个关键地方,也重新回到了朝鲜的怀抱。这样一来,长津湖战役就算是咱们志愿军打赢了。
这次胜利真的挺不容易的。
战斗刚开始那会儿,20军和27军的弟兄们,为了打个美军措手不及,硬是在零下四十度的山林雪地里头,趴了足足六天六宿。好多兄弟啊,连冲锋的号角都没听着,就在雪地里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美军在撤离的时候,咱志愿军早就悄悄在好多地方埋伏好了。但因为天气实在太冷,战士们不幸提前牺牲了,没能按计划在美军逃跑的路上发起攻击。
很多战士在牺牲的那一刻,手里还紧紧抓着机枪,摆着要往前冲的架势。
那些在寒冷冰雪中,把青春定格成永恒的英雄士兵,拥有着一个响亮且悲壮的称号——“冰雪战士连”。
长津湖那一仗能赢,全靠志愿军战士们豁出命去拼。他们用血肉之躯,换来了最终的胜利。
这次胜利,让朝鲜战场的形势来了个大反转,同时也给国际社会带来了不小的震撼。全世界的人们都见识到了人民志愿军那如钢铁般坚硬的决心。
【史密斯组织撤退有功 受到美国政府嘉奖】
在长津湖战役结束后,那个带领美军海军陆战队第一师撤退,担当师长的史密斯,突然间在美国国内火了起来,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在长津湖战役打响前,史密斯跟美军的大头头麦克阿瑟,还有他的顶头上司、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关系都不咋地。
情况是,关于战斗策略,史密斯总是跟他们难以达成共识。
麦克阿瑟和阿尔蒙德都觉得,虽然志愿军在10月到11月那会儿,跟美军交手占了上风,但这不过是碰运气罢了。他们觉得,志愿军根本没法跟装备精良的美军抗衡,接下来的仗,志愿军肯定赢不了。
史密斯觉得,长津湖那地方地形特别复杂,天气又冷得要命,这对美军打仗来说真是个大难题。第十军的机械化部队,在那儿根本施展不开,要想跟志愿军较量,赢面真的不大。
所以,在史密斯的带领下,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的好多做法都没按上面的命令来。
麦克阿瑟要求第十军火速北上,要他们加快脚步。但史密斯觉得这样太冒险,所以就故意把行进速度给调慢了。
史密斯一听说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的行军路上有条叫“长隘路”的地段,他就琢磨着给出了个主意:
他琢磨着,在他们必经之路的下碣隅那地儿,得建个飞机场。这机场干啥用呢?就是为了方便地运些吃的、用的过去,还有啊,要是有人受伤了,也能赶紧撤回来。他真心觉得,这事儿得办。
阿尔蒙德直接否定了史密斯的建议,他说美军不会遭遇什么损失,而且建机场会拖慢他们的行进步伐,这样做实在没必要。
史密斯相信自己的判断,没理会阿尔蒙德的阻拦,就按自己的想法动手建了个简单的飞机场。
史密斯觉得美国第十军要想成功穿越长津湖区域可不容易,所以他就让人在美军行进的路上,隔一段距离就建了个补给站。这些站里存好了吃的、喝的、还有子弹啥的。另外,他还特意留了些士兵在补给站里看着,好给后面来的队伍提供帮助。
最终,美军因为过于激进,根本挡不住志愿军的猛烈攻打,伤亡惨重,只好往南逃跑。
下碣隅的那个机场,把大概四千五百名受伤的美军接走了,这样美军在撤退时就没乱套。路上设的那些兵站,也是功劳不小。
所以,在长津湖那场大战里,史密斯走起路来慢悠悠的,还动手建了机场,搞起了补给站,这些事儿都跟他该听的上级指令唱了反调,但他愣是一点儿事儿没有。美军在长津湖栽了大跟头,这锅他是一点儿也不用背。
美国方面觉得,史密斯在撤退那会儿,领导得挺好,让美军陆战队一师保持住了战斗力。他对美国军队是有贡献的,理应得到表扬和奖励。
史密斯拿到了一枚表彰勋章,在长津湖战役里撤退的其他美军头头们,同样也都得到了表彰勋章。
美国媒体这样表扬他:史密斯指挥的这次撤退,简直就像“一部传奇大片”。
因为媒体的大肆报道,史密斯这位在美国军界原本不算出名的人物,突然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烈欢迎。
1951年那会儿,史密斯升官成了中将。到了1955年,他退伍的时候,军衔又往上升了升,变成了上将。
史密斯功勋卓著,一路晋升至上将之位,退役后,他的晚年岁月过得平静而安逸。
1977年的时候,史密斯已经远离了战火纷飞的岁月,后来他在美国因为生病去世了,那时候他已经84岁高龄。
【侵略必定失败 能撤退已是好结局】
史密斯指挥的撤退行动相当有条理,让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保住了大部分战斗力。长津湖战役里,美军的这次撤退,算得上是一次挺成功的军事撤退。
不过,史密斯一在战斗中吃了败仗,立马就开始琢磨怎么撤出战场了,要说他这举动算是“英勇行为”,那真是有点勉强。
其实,说到真实历史里头,美国政府为啥会表彰史密斯,还对他赞不绝口呢?这背后的缘由,究竟是什么?
可以这么说吧,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美军介入朝鲜战争这事儿本身就不对劲,缺乏正义性。
朝鲜和韩国,到了近现代才分成了两个独立的国家。它们之间的冲突,其实有着很深的历史背景。
在没有外敌入侵美国本土,且朝鲜战争并未直接危害到美国国家安全的时候,美国却纠集起所谓的“联合国军”去攻打朝鲜,这样的举动显然无法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在抗美援朝那会儿,美国政府搞了个加税法子,结果呢,国内钱不值钱了,东西也缺得厉害。这事儿一闹大,美国老百姓心里头就不乐意打仗了,反战的声音四起。
史密斯领着美军海军陆战队一师大部人马回国那天,好多家庭都因为亲人平安归来,没有在战场上牺牲,心里头那个高兴劲儿,别提多足了。
所以,美国政府给史密斯他们一伙人使劲夸,其实有点像是在给他们之前错误地卷入朝鲜战争的行为找个台阶下。
史密斯享有那样待遇,背后还有另一层缘由。那时候,美国不光得在朝鲜战场上打拼,还得在欧洲那边,时刻准备跟苏联较量呢。
海军陆战队,大家都说它就像是美军的“空中奇兵”,经常挑大梁,执行那些关键的战斗任务。
按照美国的想法,美国长期以来,一直都可能跟苏联打上一架,或者发生些军事上的小冲突。
要让美国海军陆战队保持强大的战斗力,确保他们在亚洲战场上不会遭受重大损失,这对美国来说至关重要。说白了,就是要让海军陆战队一直厉害下去,别在亚洲打仗的时候折了兵马,这对美国来说,真的是个大事儿。
抗美援朝战争初期,麦克阿瑟采取了相当大胆的一招,那就是在仁川实施登陆行动,很快就把南朝鲜的大片地方给控制住了。
美国瞅着战局一路顺风顺水,心里盘算着能在这场不地道的战争中捞到不少好处,于是就对麦克阿瑟放手,让他一股脑儿地往前冲,满心期待着那个不切实际的“大胜”。
不过,那种不公平的侵略行为,注定是无法取得胜利的。
在中国志愿军的援助下,朝鲜军队成功挡住了美军的攻势,并且把敌人逼退到了三八线以南。这样一来,美国原本打的算盘就落空了。
当美国那边发现挡不住志愿军时,他们只好改变主意,专心去稳住已经到手的地盘。
1951年春天,4月份那会儿,长津湖那场大战刚打完没多久,大概也就半年光景吧,麦克阿瑟就从“联合国军”的老大位置上被拿下来了。
美国方面认为,在抗美援朝战争刚开始那会儿,美军吃了大亏,这主要是麦克阿瑟的锅。
但是,要评价史密斯的成绩和过错,大体上来看,都是从维护帝国主义利益的角度出发的。
中国志愿军,心里头有着铁打的信念,他们为了中国和朝鲜的老百姓,跟那些侵略者拼死干仗,这样的英勇事迹,那才是真该让人铭记在心,好好尊敬的。
向志愿军英雄们致敬,他们是真正的英雄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