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什么换了导师?1篇有意思的学位论文,被下载近10万次

雾隐青山之间 2024-12-13 21:50:50

很搞笑,一篇7年前的硕士学位论文的标题,用“她为什么换了导师?”作为论文标题的第一句,而且其指导老师是华东师大知名教授马和民。这篇论文今天成了热点,逗引着不少网友去知网下载。(源自九派新闻)

看看标题的部分目录,堪称论文界的“章回体小说”,小说届的学术论文。

误打误撞入师门(遭遇下马威,苍白蜜月期,实习风波劫),一波三折写论文(选题成导火索,写作已白热化,放弃时游击战),柳暗花明换导师(系所伸出的援助之手,新导师的因材施教)。这第二章的目录,有情节有形象,堪称一部情节完整的小说。

论文第三章,开始厘清换导师事件的事实,进入理性分析阶段。标题还是写得让人捧腹。相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相识的尴尬:“我当时真的特别傻”,短暂的蜜月期:“就是表层的关系”),相知:认同危机与情感淡漠(脆弱的教师权威认同:“很不学术”,导生情感淡漠:“对对对”),相离:偶然与必然的归宿(矛盾一触即发:“我再也不能这样了”,悄然离去:不想再有什么纠葛)

第四章就是真正的学术研究了,研究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反映出来的问题,教研究生如何处理好导师的关系。

有网友说,这篇论文如果放在今天,是过审不了的。大意是,论文语言不符合论文的规范,一开始就会被拍死。不过,这是7年前的教育论文,研究的就是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且此类论文可以记录调查访谈材料,其访谈材料是得出后面研究导师和研究生关系结论的支撑材料,文科方面的论文,有文科的特质,倒也无伤大雅。

说到这里,笔者对马和民教授肃然起敬。马教授当这名研究生的指导教师时,是53岁,已经功成名就。一名知名教授,能够允许自己的研究生研究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揭开其中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还涉及到校内校外的教授,没有开阔的胸襟和气量,敢于顶住教授圈的压力,一般人确实做不到,这体现了马教授的高尚师德。

有意思的是,大家从论文目录中可以发现,马教授还紧跟时代发展,熟谙当时的网络语言,能支持自己的研究生用当年的网络梗当标题,可见其心态非常年轻,一点也没有现在有成就教授那副学阀嘴脸。这名女研究生能碰到这样开明有气度的好老师,确实是其人生中的一大幸事。

马和民教授是浙江慈溪人,其求学经历也很有趣,本科、研究生、博士都是在华东师大完成的。马教授的读硕时师从著名教育学家张人杰教授,读博时师从教育学界有名的“批判型的思想者”陆有铨教授。2011年笔者在华东师大学习期间,有幸聆听过老爷子的教诲,也是让人非常感动,头发花白的陆教授站着上了一上午的课,还目光睿智,神采奕奕,思想之深刻,给笔者当时留下深刻的印象。

华东师大能有这样一批师德高尚、开明宽容、研究成果丰硕的教育大家,也难怪会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总之,这篇网红论文的爆红,展示了华东师范大学在教育领域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彰显了马和明教授作为教育大家的高尚师德和开明态度。他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甚至允许使用网络梗作为论文标题,这种勇于探索、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为论文的成功问世提供了坚实支撑,更为学术界树立了典范。现在被广为诟病的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说到底,关键还是在于导师的师德成色。只有具备高尚师德和开放心态的导师,才能引领学术界走向更加健康、和谐的发展道路。

你怎么看待这篇论文成为网红论文?欢迎留言讨论。

(图源网络,图文不相关,侵联删)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