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末是无限时间中的一个节点,尽管微小却也意义不凡。每到此类节点,我们总会比平时生出更多生命感慨,有更多想往。在此之际,书评周刊编辑部照例选出好书,供喜欢读书的朋友能在年终仍有书相伴。也愿每位读者身心怡悦,圆满自足。
《人的消逝:从原子弹、互联网到人工智能》 作者:熊培云 版本:浙江人民出版社|之江文化 2024年12月 推荐理由: 正在刷手机的朋友,互联网是使人更容易找到朋友获得友谊,还是将人变得更孤独?这是一个陈旧的媒介问题。只因为我们如今都自觉地绑定在这张庞大的工具之网,没法避开这个疑问。曾经趁着新鲜劲儿上网冲浪发出的欢呼声还犹在耳畔,人却已经退后,开始用“钝感”作为一种策略处理与人、与外部生活世界的关系。或许我们会把这一处境归结于“自我”的选择,虽然渴望与他人联结,渴望得到关心和爱,但是也担心靠得太近而受伤。 《人的消逝》这本新书提供了不同的理解。作者是学者、作家熊培云,他将时间拉长,以一场计划中的、幸而未曾变为事件的“原子弹危机”开篇,接着诊断互联网、人工智能,辨别出此三件人造之物背后的结构性逻辑。人性与物性交错,彼此塑造,一种深不可测的力量早已在我们认出前慢慢铺开,试图摧毁人这个主体。人在消逝,人与人之间似乎“不再互相需要”。 作者用他充满实感和诗意的写法开启各个篇章的论述,有困惑,有忧伤,也有希望。技术成就了人造之物,人们对技术既崇拜又恐惧的复杂情感在近代之初已经浮现;人性改变了群体与个体边界,从苏格拉底到拉瓦锡,悲剧谢幕又开幕。全书的论述最远追溯至上古,从人类各个时期的人之处境概括由来已久的根本问题。作者生于上世纪70年代,五十年间已经见证了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和数字社会等多种形态的转变,他不禁怀恋起一种久违的情感:亏欠。亏欠未必能计算,然而就是这种微妙的情感让我们体验了什么是亲情友谊。这种怀念不是全然否定现代技术重返过去,读者在书中自然能读出其复杂性来。我们还彼此需要吗?我们还有哪些部分是机器不可替代的?这是一场有关人何以为人的危机,我们不能“无依无靠”。 《不与天下州府同》 作者:黄博 版本: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年10月 推荐理由:蜀,腹中有虫。在宋代中原人士眼中,蜀地乃是虫兽蛮夷杂居之地,是帝国之边缘,也是叛服不常的危乱之邦。孟蜀虽被吞并归宋,但前朝漫长的阴影依然落在北宋前期的朝廷君臣心中。而以蜀地自身而言,其行政地理与文化地理也并不方枘圆凿,腹地的离合,边界的缩张,以及其文化上的辐射力与政治上的影响力,犹如坐标轴上的三条波浪线,时而分离,时而交叉,时而平行,时而重合,从北宋吞并巴蜀之地,到南宋南渡,蜀地又从天下之边缘成为偏安朝廷之重心。蜀地在有宋一代地理、政治、文化形象的演变,足以折射出一个王朝的权力网络与社会结构的变迁。
黄博的《不与天下州府同》正是以蜀地作为一面透镜,以此深入宋代权力政治运作的血管,探查其肌肤筋肉之下的脏腑,如何一面塑造着权力边缘的拒斥角色,一面又处处提防地将其吞入腹中,消化认同。其中既有“岁在甲午,蜀且有变”的民间流言给朝廷所带来的如鲠在喉却又不得不咽下的艰难抉择,也有作为朝廷权力象征的天子御容在蜀所带来的柔性的正统性认同。从对或明或暗的叛逆行为的严刑峻法的管控,到阜民惠政的仁治之法。从猜忌防备,到笼络接纳。四川成为了宋代政治文化场中一片独特而又丰富多元的试验田,而钓鱼城的抗元之战,则为这场跨越一个王朝的政治文化实验画上了一串意味深长的省略号——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中,当抗战时期的人故地重游时,会发现,历史总是以她的方式将过去的影子覆盖在新的大地上。
《安德森教授的夜晚》 作者:(挪威)达格·索尔斯塔 译者:林后 版本:理想国|云南人民出版社 2024年11月 推荐理由: 这是一篇与即将到来的圣诞节有关的故事。达格·索尔斯塔是挪威成名已久的国民作家,他的小说篇幅不长,通常聚焦于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并使之绽放出古典人文价值的光芒。《安德森教授的夜晚》收录了达格·索尔斯塔的两篇小说。在同名小说中,安德森教授在平安夜目睹了一起谋杀案,但是游荡在夜晚的他却一直在内心纠结自己应不应该向警方报案。这看似是一个荒诞的问题,然而这个问题不应该放置在现实情境中,而是一个文学情境中的问题。索尔斯塔以存在主义文学的方式写出了安德森教授与侵入生活的他者之间的内心冲突,他不想将自己的自由与杀人犯捆绑在一起,但短时间内又无法寻找摆脱的方式。从信仰中寻求解脱、寻找他者、遗忘、寻找外在……安德森教授尝试着各种方式在这个事件中挣扎,试图找到真正的自由选择来破解这个问题。这篇小说也以这种荒诞的心理故事探讨着一个人的自我规则。 《未知的爱:伊丽莎白·毕肖普传》 作者:(美)托马斯·特拉维萨诺 译者:杨东伟 版本:雅众|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4年10月 推荐理由: 伊丽莎白·毕肖普是美国的重要诗人,她的人生轨迹跨越了诗歌发展最为蓬勃的二十世纪中叶,而她本人也经历过不同环境的生活,这些多元的经历催生了毕肖普诗歌背后的庞大文化氛围。这本传记的作者是美国伊丽莎白·毕肖普学会的创始主席,托马斯·特拉维萨诺在传记中使用了详细的资料,并且聚焦于毕肖普不同的生活阶段,包括诗人对自己童年的再创造,与其他美国诗人混迹的酗酒阶段,新生活阶段等等。毕肖普的生活经历过焦虑和痛苦,但她在诗歌工作中重新寻回生活的价值。“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而我要去活!”,毕肖普写下的这句话,正是她生命感触的核心。 《菌络万象》 作者:(英)默林・谢尔德雷克 译者:罗丁豪 版本: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4年11月 推荐理由: 自然世界中,真菌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存在。但我们所不知道的是,地球上超过90%的植物都依赖菌根真菌的存在——植物和真菌之间的古老联盟孕育了陆地上几乎所有已知的生命。从微小的酵母到重达数百吨、蔓延10平方千米的蜜环菌,从神秘美味的松露到能在两点之间找出最短路径的多头绒泡菌,事实上,人类目前已知的真菌可能还不足其总体的十分之一。 演化、生态系统、个体性、智能、生命……在真菌的世界中,这些曾经熟知的概念一一被重塑。书中,作者以独特的整合性视角和精妙的笔触深入神秘而广袤的真菌世界,巧妙融合真菌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意义、文化内涵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多元联系,深入剖析真菌的结构与生长机制,阐述了真菌作为分解者如何推动物质循环,讲述了真菌在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象征与神话传说,介绍了真菌在美食领域的独特贡献,开启了一场跨越学科与想象边界的奇幻之旅。显然,这本生机勃勃的书籍将改变我们的认知,重新校准我们对自然世界的理解。 《我和琉璃的山居四季》 作者:拾落 版本: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4年8月 推荐理由: 辞去大都市的工作,独自来到四川海拔1500米的琉璃村,拾落与一只叫“琉璃”的小羊作伴,一住就是四个年头。自己动手布置租来的老房子,跟着村民采蘑菇、打野菜、杀年猪,尝试种菜……作者的经历展现出一种与自然紧密相连、简单而纯粹的生活状态,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当中,这份来自女生的独居版山居体验显得尤为特别。 书中,作者以博物插画师的专业视角,对山居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绘,介绍了珙桐、中药材、林下蘑菇等山野风物,在增加自然知识的同时,直观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场景和细节和勇敢者的博物人生。同时书中并未一味美化山居生活:距离最近的公交站14公里,取快递在33公里外的小镇上,跟老鼠大战三百回合,接生的羊不幸夭折,种下的菜未必丰收……作者坦诚面对了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以融入者的视角,重新审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动物化的后现代:从御宅族透析消费社会》 作者:(日)东浩纪 译者:褚炫初 版本: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年9月 推荐理由: 源自日本的“御宅族”一词现在已被大众熟知。御宅族所创造的动漫、游戏、手办等各色虚拟世界对整个亚洲地区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御宅族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日本科幻迷相互之间的称呼,后来指向70年代崛起的新型亚文化的中坚力量。到了80年代互联网兴起,御宅族也成为了日本网络文化的根基,并正式作为一个群体被认知。 尽管如此,直到1995年《新世纪福音战士》爆红,御宅族系文化才真正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受传统偏见和某些极端案例的影响,日本学术界、主流媒体一度对御宅族颇为反感。同时,御宅族群体对其圈子之外的社会权威也十分排斥,认为他们没有资格评论亚文化。这种互相的抗拒、抵制使得关于御宅族的正面、客观的论述直到90年代末都难以展开。日本文化学者东浩纪试图创造一个开放的、可沟通的语境,通过横向看待御宅族系文化的历史,将其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关联起来,从而理解产生这样亚文化的社会有哪些特点。 在这本书中,东浩纪指出御宅族系文化极为充分地展现出日本社会的后现代本质。它建立在日本传统文化的消亡与二战战败的经验之上,既在符号层面执着于“日本式的事物”,又深受美国文化影响。甚至可以说“御宅族系文化的历史是日本将美国文化‘日本化’的‘脱胎换骨’史。” 这种“用美国原料创造出”的“拟日本形态”反过来又迎合了日本高度经济发展后的自恋情结。所以东浩纪认为面对御宅族系文化的过度敌意和过度赞赏,“归根结底都来源于对日本文化在战败后被美国化与消费社会化浪潮彻底改变的强烈不安”。 这种美式消费社会如今已席卷全球,无需他者介入和与人社交,人们就能轻易满足各种需求。东浩纪套用法国哲学家亚历山大·科耶夫的说法,将其称为“动物化”社会。后现代的人类无法再通过社交性满足对“意义”的渴望,御宅族只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个圈子之外的其他人群,也面临同样的考验。《程允亨的十九世纪》
作者:刘永华
版本:名山 | 三联书店
2024年12月
推荐理由:
程允亨在历史上不是一个重要的名字,甚至连他的子孙都已忘却了他的名姓。他仅仅是19世纪徽州上湾村一个普通乡民,程家的活动范围几乎没有超出这个村子方圆一百里的半径,最远的长途跋涉就是前往齐云山参与进香活动。这一切似乎都符合后世对传统乡村社会的想象,闭塞、贫穷而又如世外桃源般的安宁,仿佛琥珀中的微虫一样凝固在古老的时光中,一成不变。但刘永华在18年前在安徽黄山屯溪一家出售旧文书的店里,发现13册晚清时期的程姓一家三代人的排日账,却呈现出这块时光琥珀中与刻板印象不同的灵动的一面。
这些乡民私人对日常琐碎的记述,对今天的读者来说,好似敞开了一扇通往古代的窗户,却吹进了新鲜的空气。透过这些日复一日的数行记述,可以看到晚清半个世纪中乡村生活中的变与不变。太平军攻占婺源清华镇当天,程允亨的父亲程发开在家做草鞋。他问母亲借一两银子,付了0.02两利息。四十多年后,当庚子国变爆发,八国联军侵占帝都时,程允亨因负债累累,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邻居带来一位绰号“烟鬼人”的帮手强行扛走了一头自己养大的猪。两场乱世危机中的这户普通乡民人家,日常生活似乎依然继续,但前后却已截然不同。程发开的平静默然与程允亨的家计危机,虽然皆是家事,却体现出了时代的整体变局,是如何改变了普通人的命运,让个体生命被迫卷入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体系之中。程允亨的债务危机看似家事,却与北方庚子国变的爆发导致国际贸易的强烈波动息息相关,自己种植的茶叶与贩运茶叶的中间商和上海的国际茶叶市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程允亨作为丝线在地的一端,却在有意无意之间感受到了这种国际政治经济的脉动——尽管这并非他所情愿。
普通乡民的日常琐碎中暗藏着打开全球史之门的钥匙,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发现,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把钥匙无关紧要——全球史的巨变带给个人是具体的感受——欢乐与悲苦,但个体的感受却无法影响总体局势分毫,被迫的适应常常只是在忍耐与变通之间做选择,却并不意味着迈出改变的一步——而所谓的日常,虽然也蕴含着变化的点滴累积,但日复一日的不变或许才是生活的本质,程家种田、卖茶、生儿、嫁女、进香、过年……无论如何变化,生活依旧如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些刻板印象也并非不正确,因为,那才是日常史的大多数,就像程允亨也是这个国家中的大多数一样,无二无别。
《经济学家,请回答》 编著:(美)罗伯特·索洛 摄影:(美)玛丽安娜·库克 译者:许可 版本:文汇出版社|贝页 2024年10月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经济学家对话经济学家的集子。采访者是罗伯特·索洛 (Robert Solow) ,生于1924年,2023年去世,他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著称,在198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晚年的索洛决定向他的同行们发起征集,请他们从各自的研究专长回到一个经济学问题。得益于索洛在经济学界的号召力,此番征集的受访者阵容规模堪称罕见,包括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让·梯若尔、肯尼斯·阿罗、阿比吉特·班纳吉等。在年龄上,除了同龄人如乔治·舒尔茨,大多为索洛的晚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每一篇回答都有受访者的人物黑白肖像,由擅长黑白摄影的玛丽安娜·库克所摄。 遗憾的是,因为这本书的形式是征集,并没有展开连续的对话。不过我们仍然能在90组回答之中读到这些经济学家如何理解当今世界,如何认识收入、女性、中产、工作等诸多议题正在发生的转变。在各个国家,为何实际工资增幅总是远落后于生产率增长,在美国社会药物滥用背后的“绝望之死”有着怎样的经济塑造力量,曾经被认为是一代人的“好工作”还能否重返劳动力市场,凡此种种问题,均有解答。除了与现实经济世界密切相关的问题,索洛也向他们征集对经济政策以及对经济学这门现代学科的看法。全书按照提问编排,目录中并无受访者姓名提示,在这里读者无法从受访者姓名“按图索骥”去读内容。如果要根据姓名查找,得翻到末尾的索引,根据人名之后的页码提示去翻找。这种编排方式,大概也是希望这本书能从“问题”进入,让读者循着感兴趣的问题去了解经济学家的思考。而这些思考,确如索洛本人说的,“你只会看到一个个问题及其对应的回答,但是为了得出这些答案,经济学家可能花费了几月、几年,乃至一生的时间”。迪尔德丽·N.麦克洛斯基认为,索洛在20世纪是最懂得如何修辞、如何写作的经济学家。因为这本集子,我们也知道了,索洛也是懂得如何提问的经济学家。 《人的经济学: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的启示》 作者:(美)弗农·史密斯 (美)巴特·威尔逊 译者:郑磊 陈倬琼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24年10月 推荐理由: 在手机互联网年代,我们大概都习惯了根据由系统计算出的账户信用积分、商家好评率来做选择。这是基于计算的理性。数字向我们展示了,哪些商家是受欢迎的,哪些商品的口碑是比较好的。如果没有如此精确的数字展示,我们可能无从下手,如果是这样,也得通过一次买卖作为实验来决定下次是否还会去“光顾”。假如我们也以如此方法对待亲人朋友,对他们打分评级,计算每一次接触的成本和收益,那么其后果是可以想象的:必定失去亲情和友谊。 这两套交往规则由来已久,而不只是在现代市场产生才分化形成。所以哈耶克曾说,“我们必须学会同时在两个世界中生存”。《人的经济学》的两位作者弗农·史密斯和巴特·威尔逊重新进入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经典文本,发现早在斯密的经济分析之中,此两种规则、两个世界就已经得到阐释,只不过被误读了。而误读始于遗忘。出版于1776年的《国富论》在经济学史上是最早实现经典化的现代经济学之作,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于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就不太引人注目了。当人们注意到《道德情操论》后发现,斯密在这两本书中对人之行为的理解存在诸多不一致的地方,似乎有“自利”与“利他”之别,且无法调和。众所周知,斯密认为人的种种行为主要出于自利的动机,《道德情操论》对道德和利他的阐述让人感到不解。然而,斯密在《国富论》中其实也并没有“自利” (self-interest) 这种表述。他用的是“自身利益” (own interest) 。在现代经济学对“理性人”的提炼过程中,“自利”概念诞生,斯密本人也因此承受了某种骂名。这本书以“人的经济学”为名,将《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对照读,并辅以他们本人的经济研究 (包括市场实验) ,为读者重新绘制了阅读斯密著作的方法。重返“人”的经济学,方能理解现代经济学在斯密之后的得与失。 《危局》 作者:(美)彼得·图尔钦 译者:李艳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24年11月 推荐理由: 特朗普、林肯、洪秀全,这三位有什么相似的地方?虽然他们身处不同的时代,甚至来自不同的国度,但图尔钦的《危局》却试图告诉我们,这三位到达过权力顶峰的人物在深层次的人生轨迹上有诸多相似之处,而他们所在的动荡时代更有很多的共性表现。 彼得·图尔钦是一位俄裔美籍复杂性科学家,也是“历史动力学”的开创者,即通过复杂的统计模型预测社会的演变轨迹。而在《危局》这本新作中,图尔钦试图从精英与反精英之间的动态关系入手,分析人类历史上政治危机的规律,以及社会解体的周期性模式。在图尔钦看来,人类历史上的社会一直在经历整合与解体的交替阶段,而社会解体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经济不平等的加剧、公共债务的失控增长以及精英的过剩。图尔钦特别关注“精英过剩”现象,他认为当社会中精英人数过多而可供他们竞争的职位有限时,内部冲突和不满情绪将不断加剧,最终成为社会周期性解体的主要推手。 相较于传统的历史学分析,图尔钦采用数据驱动的实证科学方法,通过建立庞大的历史数据库,运用数学模型来揭示社会动荡的周期性规律。这种遭受争议的研究方法可能会忽视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无法量化的因素对社会演变的影响,但同时,这 种注重历史解释与当下的互动、甚至预测未来的量化分析工具也能为读者从宏观层面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提供全新的视角。 《捡来的瓷器史》 作者: 涂睿明 版本: 浦睿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 2024年10月 推荐理由: 陶瓷文化研究者涂睿明的《捡来的瓷器史》以自己捡拾与收藏瓷器的亲身经历为线索,通过十块碎瓷片背后的历史瞬间,窥见这些日常器物背后的历史变迁和情感记忆。除了手艺的精进,技术的不断迭代让制瓷工艺与中国其他的传统手工艺形成了区别,因此陶瓷发展史也是一部断代史,书写了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点。作为工艺品的瓷器如何与普通人的生活建立联系?而它们又如何在时间的流淌中逐渐成为历史的碎片?涂睿明从内行的视角分析瓷器的器形、纹饰、色泽的差异,如何体现制瓷材料、工艺和技术分工的演进的,用温润的笔触讲述那些流转于人手的知名瓷器背后的鲜活故事,间或穿插分享自己收藏过程中的偶得和惊喜。此外,全书新颖、有质感的装帧设计也为阅读体验带来更好的沉浸感。 《虫子间》 作者:朱赢椿 版本:新经典文化|南海出版公司 2024年10月 推荐理由: 在许多人眼中,虫子都是令人毛骨悚然、甚至是令人厌恶的存在。它们似乎已经不再作为生命而存在,只是被符号化的害虫或益虫。如果在生活环境中遇到虫子,比如蟑螂,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除之而后快。 但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艺术家、设计师朱赢椿却选择将自己的目光聚焦到虫子之上。他在工作室附近五十米的地上、树上、墙上,观察虫生百态:天牛、草蛉、木蜂、长蝽、鼻涕虫、蜗牛、屎壳郎……《虫子间》记录了2015—2023年间的细致观察,这一份持续的记录包括50多张创意手绘,98篇观虫日志,300余幅微观摄影。朱赢椿包揽所有创作,让我们看到虫子的生态,也看到人与虫之间的互动。天地蜉蝣,沧海一粟,我们也是这茫茫宇宙当中渺小的一分子,但我们仍然可以在渺小当中松动枯燥、找到慰藉。 《如果你打破瓷罐》 作者:木火 版本:魔法象童书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10月 推荐理由: 从我国的瓷器入手,如何讲一个充满想象力又贴近孩子心理的幽默故事?在绘本看似简单的故事中,如何环环相扣又充满转折?在《如果你打破瓷罐》这本简洁明快的绘本中,作者木火以中国传统事物所呈现的“嵌套结构”为灵感,讲述了一个顽皮的孩子打破一层层瓷罐,拥有了一个秘密,又做出了一层层瓷罐,最终将自己的创造送给下一个人的故事。在故事的开头,木火即用寥寥几笔点明了儿童的主体意识。妈妈夸男孩“你真是我的小天使”时,男孩心想“我知道我不是,我是‘小坏蛋’”。对于男孩来说,探索远重要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哪怕他的探索伴随着小小的破坏。 在故事的尾声,男孩将新的一层又一层的瓷罐送给了朋友,他说:“ (瓷罐) 是我做的,不过里面大概有什么东西来自古代。”这来自古代的、可被称为是孩子成长规律的某样东西,或许正是孩子那兼具破坏性和创造力的探索欲,也是永远不会失传的秘密。 《九诗心:暗夜里的文学启明》 作者:黄晓丹 版本: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2024年11月 推荐理由: 这是一部尝试用文学回应现实的作品。全书选取身处中国历史不同时期的九位诗人,其中既包括杜甫、陶渊明等读者耳熟能详的诗人,也涵盖李陵、曹丕、吴梅村等鲜少在古诗词名家序列中被提及的名字。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都身处各自的“大变局时代”,都面临着人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度过这一生的命题。在历史上那些晦暗不明的年代里,当昔日安稳世界的许诺日渐失效,每个人的感觉是否不同?他 (她) 们又曾通过怎样的心理力量支撑起日常的生活? 作者黄晓丹通过诗词文本细读以及还原诗人生命历程中的关键现场,呈现了他 (她) 们在面对人生诸多痛苦时各自寻得的“办法”。遭命运捉弄的李陵如何在寻不到任何答案的人生后半程仍能够挺身承受,仅仅为了反抗世界的恶意而活;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在个人精神的田垄中思索出了怎样的出路——如果一个人已经从事了真正想做的事业,可结局依然不会改变的一生该如何度过;在意识到黄金时代已然远去之时,杜甫又发展出了一套怎样的“无希望年代的人生观”。这本书走进了这些留存历史的名字背后属于凡人的软弱与屈辱,又在走过九段人生之后看到了各自生命中的微光。那些人生的永恒命题,早已在历史的洪流中汇集了同行者的共鸣与慰藉。 《欲望与家庭小说:小说的政治史》 作者:(美)南希·阿姆斯特朗 译者:顾路昱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年8月 推荐理由: 这本书以文学批评的方式聚焦女性主义讨论中一个长期被遮蔽的面向——阶级身份。美国杜克大学英语系教授南希·阿姆斯特朗深入研究18、19世纪英国多部家庭小说文本,承袭福柯的新历史主义视角还原了家庭小说研究的“历史性”,即不同时期女性生活的历史语境。在作者看来,家庭小说在时间上先于其呈现的生活方式而存在,作为一种抽离政治内涵的语言事实反向影响了日常家庭生活中女性的行为与形象。 作者在书中并不避讳自己的白人中产阶级知识女性身份,因而其视角也更偏向于挖掘历史中女性写作的小说具体在历史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而非“将其掩饰为他者的无权”。由此,作者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不同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代表作《阁楼上的疯女人》的观点,认为后者忽视了当时能够提笔写作的女性作家面临的具体历史语境。该书识别出18世纪之后的中产阶级白人女性并非是权力的被动参与者,她们也曾通过写“家庭琐事”批判旧有秩序、描述跨越阶级鸿沟的关系并赋于其合理性,尽管此后这种话语修辞成了某种阻碍,“诱惑”女性主体成为他人渴望她成为的样子。作者认为,整个过程本身充满张力与悖论,读者不应仅从压制与受害的二元维度分析,而应看到藏匿于家庭封闭空间下的真正的社会矛盾。 《医院是座动物园》 作者: 王戈多 版本: 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4年6月 推荐理由: 医院,并不是人们陌生的一个地方,但更多的人只是这里的过客——三不五时去看过门诊,短暂地在那里停留。而如果你也曾因病或陪诊住过院,在医院停留过更长的时间,你会像这本书的作者一样,看到人间疾苦,发现每个人的身上都是一部苦难史。 生死、金钱,像是一部加倍的放大镜,让人看到人性幽微的不可想象与可惧可怕,看到社会最深层的肌理里,是人对人的“处置”,如作者在谈到书名时所说,在极端情境下,很多人会显现出来的是动物的本性。“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仅是慨叹天地无所仁爱,或许也是说,天地无偏倚,我们从来就握有一种选择,选择自己活着的形态。 《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作者:张宁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年10月 推荐理由: 众多在近代传入中国的西洋事物中,赛马对中国人来说相对并不那么陌生。中国华北的跑马传统古已有之,而以英国为代表的西式赛马在中国的传播,则要到东印度公司与清廷建立贸易关系的18世纪下半叶才开始。赛马在中西贸易往来区域的兴盛绝非偶然,来往的西洋商人能在这项活动中寻找到单调生活里难得的消遣,身为所在国的平民阶层,他们也能在这片异域的土地体验贵族们的爱好。 因中西文化、经济交流舶来的西洋赛马,因此成为观察彼时中国社会的一个有趣窗口。历史学者张宁的这本小书意在从这一微观切口进入,探寻赛马在全球近代史中的重要意义,它与英帝国、殖民、阶级、现代性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由于洋人的赛马会高度排外,对赛马热情日益高涨的华人精英逐步开始探索自行成立赛马会。西洋赛马会中同情华人的骑师出手相助,则让我们一窥中西日常交流的复杂性。当时参与赛马活动的亦有青帮名流,如人们所熟知的杜月笙,就因可借此打入英国殖民社会而多次参与赛马。在这种深入日常的互动之中,西洋赛马逐渐实现本土化,也成为都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凝视远邦: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使团的视觉文化》 作者:陈姗姗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24年10月 推荐理由: 18世纪末马戛尔尼使团的访华近年来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龙与狮的对话》《翻译的危险》等著作相继推出。这些著作呈现了这次政治交往的诸多面向。不过,这除了是一次政治、经济上的中西相遇,更是一次重要的科学交流。香港大学艺术史博士陈姗姗通过考证,发现在马戛尔尼使团主要的画师威廉·亚历山大及其同伴创作的大量素描和水彩画中,涉及科学技术的作品远多于外交和政治。以此为切口,《凝视远邦》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考察了过去许多为人们所忽略的问题,例如,当马戛尔尼使团记录中国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的时候,他们是如何借助图像进行阐释的?在这些绘画被转化为印刷制品的时候,现实又是如何被扭曲的?这些问题不仅涉及人们对马戛尔尼访华事件的重新理解,更涉及艺术与科学的相互作用、视觉知识的生产等普遍性的问题。 陈姗姗还发现,使团成员创作的文字与图像之间存在意味深长的差异,相比于图像的记录,文字有时候更能反映斯当东等人居高临下的偏见,跨文化交流的复杂性十分直观地呈现在图文的并置之中。以马戛尔尼使团此次记录为基础的出版物逐渐被不同的社会群体所利用,在此后欧洲理解中国形象的过程中发挥了相当关键的作用。 《学术人》 作者:(法)皮埃尔·布迪厄 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拜德雅 2024年11月 推荐理由: 本书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 (又译布尔迪厄) 的名作,通过分析和解释收集于1968年法国学术界剧变时期的经验资料,揭示出学术界内部的结构和运作机制。随着近年来中国学术圈诸多争议性事件的发生,“学术人”之间的权力关系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该作也在相关讨论中屡屡被提及。布迪厄批判性地指出,学术界并非一个追求知识和真理的纯粹领域,而是一个充满权力斗争和利益交换的社会场域。学者们在场域中争夺资源、地位和认可,而最后形成的权力结构则又与当时的社会结构紧密相连。或许,对于象牙塔中人来说,拥有“科学之为天职”的使命感,与谨记布迪厄现实主义的警醒同样重要。 《安静·肥满》 作者:卢慧心 版本: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4年8月 推荐理由: 从故事的角度看,小说集《安静·肥满》讲述的,是再平常不过的人生际遇,那些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的事:都市中孤独的个体,多年前的回忆,爱情的纠葛,家庭的矛盾乃至缺陷,如此等等。而作者卢慧心讲述的姿态和声调,成为其文本的某种特质。在《蛙》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故事的主角看着炉火,看了很久:“炭火燃亮后化成白色余烬,火舌舔舐着干燥的木质,沿途自有呼吸,火化了无数心事。”似乎是在这一基础上,在这些心事已经“火化”之后,又被某个人无意间记起,写成了故事。因此,这些故事中的人事虽然有日常生活中常有的欲念、伤痛与缠结,却并不惊恐,并不过分执着,而是带着某种淡淡的“随顺”的味道,在生活的涛浪中,顺势而为。新书月榜,去往城市和书店
因书而遇。新书月榜。正在去往更多城市与书店。2024,期待更多伙伴和我们一起,通过新书月榜栏目,让好书与读者相遇!Station 07
大庆·百湖城书艺馆|过书里下雪的冬天
没在北方生活过的人,有点难以想象在那么寒冷天气里的生活,但生活在那里的人却自得其乐。文学中也总偏爱写下雪的季节,从乔伊斯的《都柏林人》到川端康成的《雪国》……是的,与冬相安无事的方式之一,是忘记寒冷这件事,在踩雪的吱吱声里念出几个句子、几句诗,就像在书里过了一个下雪天那样。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Station 12 武汉•境自在书店|冬日里一件深色的毛衣 漫长好像是冬天的一个固定搭配,总感觉过也过不完。但冬天也有冬天的好,在热气腾腾里“过早”,像个偷偷观察世界的小动物就把脸埋在围巾里,只露出眼睛,更重要的是套上一件深色的毛衣,在那样柔软的触感里,仿佛人也整个温柔了下来。而如果你曾在这个武汉的冬天走进过这家19楼的书店,你会发现,它就像自己身上的这件深色毛衣,一切陈设如回忆编织,是日常的“间隔”,始终温暖的结界。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Station 29
成都·交子书院|我们是树叶和书页的关系
落叶时节,总要捡几片落下的叶子做书签,捡时无甚感觉,时间久了,那叶子就像一个闸门,每每看到,读那本书的地方、遇见的人、当时的感受就会纷至而来。大概交子书院也是这样一个地方吧,不必拍照,在那里,被书,被植物,被食物的香气,被窗外遥远的天空所糅合的记忆,就像一枚岁月的书签,从未被磨灭,如时间,无声无形,却长成枝叶,零落成泥碾作尘,又作新芽,也或将终于晒纸成书。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书评周刊•新书月榜,期待遇见更多的书店!有意合作的书店或空间,欢迎发邮件至 zhangyao2023@bjnews.com.cn 。“阅读需要主张”,我们相信——好的阅读过后,会有新的世界出现。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编辑:张进、张瑶;海报设计:师春雷;校对:赵琳。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文末含《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合订本广告。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改版啦 大家记得将「新京报书评周刊」设置为星标打开2024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入围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