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茂名日报社全媒体报道,2024年以来,化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围绕供需对接、技能提升、创业赋能等方面采取有力举措,持续提升人社部门的就业服务水平,致力于稳就业、促创业,不断增进就业领域的民生福祉。数据显示,去年化州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780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277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375人,促进创业人数达479人。

在聚焦供需对接方面,化州市着力打造“十分钟”就业服务圈。针对企业用工与群众求职面临的“两头难”问题,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的立体服务体系。线上,依托“化州就业服务”公众号动态推送岗位信息,精准地把企业需求传递到广大求职者手中;线下,建成启用2个“零工市场”和2个“就业驿站”,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指导、信息发布、岗位推荐和培训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同时,举办“送岗下基层·助力‘百千万工程’”等系列招聘会,将44场招聘会开进市镇村广场、社区中心,助力800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化州市积极发展乡村产业,为群众创造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这不仅让群众有了稳定的收入,还能兼顾家庭,更好地教育培养孩子。“家门口”就业带来的稳稳幸福,为小康生活增添了温暖底色,也为各级政府抓好农村就业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通过线上线下招聘会,企业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在专场招聘会上,用人单位和求职者面对面精准对接,为家乡发展机遇与游子抱负搭建起彼此“拥抱”的平台,为劳动者稳就业和企业保用工注入“春风力量”。

曾几何时,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增加,许多人选择外出务工。他们凭借农村人的淳朴善良以及肯拼搏、能吃苦的精神,在外迅速掌握一技之长,不仅能够养家糊口,部分人还实现了发家致富。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们越发体会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高昂的生活成本,仅房租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让他们不堪重负,而且家里的孩子和老人也让他们牵肠挂肚。因此,越来越多在外务工人员渴望能在“家门口”就业。
足不出户稳就业,带来的幸福远不止节省成本。这一举措让夫妻得以团聚,骨肉不再分离,孩子不再留守,老人不再空巢,更创造了家庭经济有保障、生活美满和谐、社会更加稳定的多赢局面。对于地方而言,这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良好契机,还能蓄积更强劲的发展动能,形成良性循环。
为了让更多农民兄弟无需跨省市打工,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各级政府尤其是人社等相关部门的服务与管理须及时跟进。一方面,要尽快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悉心开展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强化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快速找到契合自身优势与社会需求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要积极出台医疗、社保、住房、子女教育等一揽子政策及配套措施,以优质的公共服务吸引人才,让越来越多在外务工人员安心踏上返乡路,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称心、放心与安心。
来源:茂名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