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至26日,江苏省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爱鸟周”。
盐城,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上的重要驿站,拥有丰富的鸟类资源,每年吸引着千万候鸟在此越冬、繁殖、停歇……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性,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特此举办“聆听春鸣,守护鸟类繁衍家园”爱鸟周主题活动。本次活动由盐城市观鸟协会,燕舞集团子公司盐城黄海湿地博物馆运营有限公司协办。

4月19日,“聆听春鸣,守护鸟类繁衍家园”盐城市爱鸟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黄海湿地博物馆顺利举行。
“截至2025年2月,盐城市野生鸟类记录共计23目73科447种,占全国鸟类种数的29.48%……”启动仪式上,《盐城市鸟类名录3.0》(2024)正式发布!来现场参加仪式的盐城市观鸟协会理事长周晨曦介绍说:“鸟类名录的发布,既为政府制定保护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又赋能观鸟经济与自然教育产业发展,实现生态价值向社会价值的创造性转化,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其间,盐城首部湿地鸟类扩繁纪录片《盐城湿地鸟类种群扩繁进行时》首映,其以影像力量打破科学传播壁垒,将盐城湿地上繁殖鸟类最新的数据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态叙事重点展示了盐城西部湖荡湿地小天鹅从过去数十只到今年千余只的种群增长奇迹;鸟类主题展览,以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方式,向公众介绍盐城当前候鸟的繁殖情况,唤醒城市生态文化认同感。

“爱鸟不止在爱鸟周,在今后的每一周!”现场,小朋友们纷纷在“我与盐城鸟类的约定”签名墙上写下了自己与鸟类的约定,并在答题互动中领取了鸟类主题纪念品和专属护鸟宣言海报。

启动仪式后,在黄海湿地博物馆还开展了以“趣味观鸟”为主题的专家讲座,这是“黄海湿地大讲堂”开讲以来的第16期,本次讲座邀请盐城市观鸟协会副理事长张华彬教授,向公众教授观鸟器材的使用方法及盐城常见鸟类的识别技巧,激发公众从“观赏者”向“守护者”的身份转变,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注入持久群众动能。

未来一周,盐城市遗产保护中心还将前往盐渎湿地公园开展“爱鸟周”主题宣传活动,发动社区居民的力量来保护鸟儿;黄海湿地博物馆将招募青少年群体,由馆内自然讲师指导提升大家自然笔记创作能力,并评选出优秀作品择机在黄海湿地博物馆公开展示;市观鸟协会将组织10组观鸟队伍进行培训,并在5月中旬前往盐城黄海湿地——四卯酉地块开展观鸟活动,让公众亲身体验观鸟的乐趣和保护湿地的意义!
万物有灵,羽翼间承载着生命的诗篇;和谐共生,盐城正书写着生态文明的答卷。从黄海之滨到湖荡湿地,从科学监测到全民守护,“爱鸟周”不仅是对自然馈赠的礼赞,更是永续发展的生态宣言。
通讯员江俊波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