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肚子、脂肪肝难减,就是“血太烫”了,分享一个经典名方!

陈娟科普 2025-03-23 13:00:37

做中医的这些年,我见过太多被肥胖困扰的患者。印象最深的是一位中年男士,肚子高高隆起,满脸愁容地走进我的诊室,声音里满是无奈与疲惫:"医生,我这大肚子怎么也减不下去,试过各种方法,节食、运动、减肥药都用了,可就是没效果,还越来越累……"这样的场景,在我2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不计其数。

现在很多人被肥胖、脂肪肝折磨,尝试各种方法,身心疲惫,但真正的问题,往往是藏在看不见的"血热"里。

中医所说的"血太烫"其实是指体内有热邪,热邪一旦侵入血分,血液的正常运行就会被打乱,代谢也随之紊乱。血液变得黏稠,运行不畅,就像河道里泥沙淤积,流动缓慢,各种代谢废物无法及时排出,只能在体内堆积,肥胖也就接踵而至。

导致血热的原因有很多:

1. 情绪压力: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长期情绪紧张、焦虑,肝脏的疏泄功能受到影响,肝郁就容易化火。这火一旦侵入血分,血热也就找上门来了。就像一直拉紧的弹簧,终有不堪重负的一天。

2. 饮食习惯:现在很多人偏爱辛辣、油腻、高糖的食物,火锅、烧烤、奶茶不离口。这些食物进入体内,就像给身体里的“火炉”添柴加薪,转化成湿热,不断熏蒸血液,使血分有热。

3. 作息不规律:这也是现代人的通病。熬夜似乎成了一种常态,熬夜追剧、打游戏、加班工作。这样做会打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夜晚本是脏腑休息、调养的时候,熬夜却让它们无法正常工作,久而久之,脏腑功能失调,血热也就随之而来。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案例:

魏先生,35岁,体重高达90公斤。除了体型肥胖、大肚子明显外,还总感觉口干舌燥,易怒,睡眠差,大便干结,舌红苔。

经过辨证,发现这是典型的肝郁化火,血热内蕴。

针对他的情况,我以龙胆泻肝汤为基础加减。

组方: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甘草。

做法:将所有药材加水煎煮,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功效:清热利湿,疏肝解郁,凉血解毒

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孕妇、哺乳期女性也需慎用。在服用期间,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同时,我还教他配合按摩太冲穴、合谷穴、三阴交穴,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10分钟。这些穴位有助于疏肝理气,清热利湿,促进代谢。

效果反馈:

一个月后复查,魏先生反馈,口干的症状明显减轻,睡眠也有所改善,体重减轻6斤。但仍有些许易怒,大便也还有些干。

根据他的情况,我对原方剂进行了微调,加强了润肠通便的功效。并鼓励他坚持下去,减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地心态,一定可以成功。

不到半年时间,魏先生像换了个人,整个人都焕然一新,体重足足减了40斤,大肚子明显缩小,大便也恢复了正常,各项身体指标也都趋于健康。看到他脸上洋溢的笑容,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0 阅读: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