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脊梁

湖北日报视频 2025-02-11 08:41:02

湖北日报评论员

倾尽一城鲜花,只为唱一曲《送别》。

送别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有老人,有孩子,更有许许多多年轻的面孔。有人用稚嫩的笔触画一幅《潜龙在渊》,有人在潜艇模型旁放下一本《海底两万里》,有一束花的落款令人泪目:“黄总师一路走好,核潜艇36棵青松敬。”

1970年12月26日,中国首艘核潜艇下水。指挥舱内,黄旭华咬破嘴唇咽下热泪。36棵青松,正是中国第一批核潜艇试航员。他们是黄旭华并肩作战的战友,更是一同巍巍挺立于高岗的青松。万里山河,深情回望,当长江奔流入海,滔滔不息的,正是炎黄子孙铿锵的脉搏。

“参加核潜艇工作,我就像核潜艇一样,潜在水底下,当一辈子无名英雄。人家问我,你能够承受得了吗?我说我能够承受得了。”

“我能够承受得了。”轻描淡写的一句,是隐姓埋名,为国铸剑,是泱泱九州,巍巍华夏,是一撇一捺,由“人”字撑起的脊梁。

何为脊梁?

是大风起兮云飞扬,是我以我血荐轩辕,是漫山遍野的青松,是金黄饱满的麦穗,是永不磨灭、代代传承的信念,是踏遍神州、以身相许的家国。

何为脊梁?

是“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是“为天下人谋永福”的信念,是“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

何为脊梁?

是每一次的长亭送别,纵有千万般不舍,但在这样庄严肃穆的时刻,我们总能更加清晰地感知: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基因在传递,用一颗颗赤子之心来点燃的火炬在传递。它承载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完成了这根最坚韧的“脊梁”又一次重构与新生。

祖国不会忘记奉献于祖国的人。

人民不会忘记奉献于人民的人。

追梦不息,奋斗不止。

送君远行,吾辈当继续前进。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