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深夜,安徽德上高速池祁段发生的一起惨烈事故,将小米SU7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一辆SU7标准版在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下,以116km/h的时速行驶时,因施工改道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随后电池爆燃导致车内三人不幸遇难。这起事件,不仅造成三个家庭的悲剧,更引发了公众对于智能驾驶技术安全性、车企宣传以及用户使用的深刻反思。

“智能驾驶”这个词在关于自动驾驶的相关规范中是没有的,也不知道最先发明这个词的人是谁。自从这个词被造出来之后,全国的车企都开始放弃了最早的“辅助驾驶”,清一色的都开始大力宣传“智能驾驶”,就连“智能辅助驾驶”都懒得去说了,整个智能驾驶行业都存在宣传与实际使用脱节的问题。

当车企过度强调智能驾驶的便利性和高科技感,而对其局限性和潜在风险提及较少时,消费者很容易被这些夸大的宣传所误导,在驾驶过程中可能会对智能驾驶产生过度依赖放松警惕,甚至将安全完全托付给智能系统,此次小米SU7爆燃事故中的女孩曾表示过智能驾驶“安全、可靠”,估计正是被车企这种夸大的宣传给洗脑了吧!

建议车企应该客观、准确地宣传自动驾驶技术,要让消费者清楚地了解到智能驾驶的功能边界和使用条件,不要自己一边宣传着智能驾驶一边在消费者出事故时以辅助驾驶来免责!要让用户能够真正明白智能驾驶只是辅助工具,驾驶员始终是保障行车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建议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对自动驾驶技术宣传的监管和限制,辅助驾驶就是辅助驾驶,禁止车企使用“智能驾驶”、“智能辅助驾驶”等带有诱导性的夸大宣传。对于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等行为,要进行严厉处罚,避免消费者被误导。
结语:
此次小米SU7高速爆燃事件,为整个智能驾驶行业敲响了警钟。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智能驾驶的宣传与使用,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不能忽视安全这个底线。只有这样,智能驾驶才能真正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和安全 ,而不是成为威胁生命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