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西莫夫“被阵亡”,俄乌再次打响舆论战?美国防长被秘密送医,美国内斗加剧?美国再从叙利亚偷石油,反而付出巨大代价?中国制裁美国军工企业,又有多大的政治含义?
格拉西莫夫“神秘失踪”,是出于政治需求的舆论攻势新年之初,伴随着俄罗斯的一轮新年攻势,俄乌战场上一边倒的局势正变得愈发明显,开始逐渐失去西方援助的乌克兰已经很难支撑住以往的战线,在前线战场上不断后退,失去了大量重要阵地。其中既包括过去两年中俄乌双方一直僵持不下的前线阵地,也包括乌克兰在今年夏季大反攻中重新收复的领土。

这意味着今年的乌克兰大反攻不但以失败告终,还失去了仅有的少数战果,整个战场的局面正朝着不利于乌克兰的方向飞速发展
这个时候,乌克兰正需要一场胜利来激励士气,不论是军事上的胜利还是舆论上的胜利,只要能够帮助乌克兰摆脱当前的颓势,就能用来应当下之急。
于是乎,在乌克兰与西方新闻中已经“死亡”数次的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又再次被列入了“死亡名单”。

在1月5日时,有很多西方媒体就同时刊载出了一条新闻,宣称乌克兰军队在1月4日对克里米亚军事重镇塞瓦斯托波尔的一次打击中,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被导弹命中阵亡。这些报道没有任何具体信源,但都声称格拉西莫夫近期前往了塞瓦斯托波尔的由哈林尔卡军事基地亲自“督战”,因为他认为俄军当前推进速度“太过缓慢”,乌军在截获他的行程之后调动了为数不多的空中力量,使用西方援助的“风暴阴影”导弹对该基地进行了打击,成功杀死格拉西莫夫。
在英国媒体《每日邮报》的报道中还特别指出,格拉西莫夫自去年12月29日之后就一直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长达一周的神秘失踪意味着他真的可能在空袭中受伤甚至阵亡。

目前,俄罗斯并没有正面回应这一信息,乌克兰则给出了模棱两可的说法。乌克兰军事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在1月5日晚间接受电视采访时就表示,目前乌克兰军事情报总局没有任何消息来源可以证明格拉西莫夫已经阵亡,但同时他也没有否认乌军对格拉西莫夫展开了袭击。
不过,仅凭借布达诺夫的这番说辞我们就已经能够大致判断出消息真假,按照乌克兰面这种反攻之前都要拍摄一段宣传片提前给敌人泄密的作风,如果格拉西莫夫真的遭到了刺杀,肯定早就已经被乌克兰官方大肆宣扬,相对冷淡的态度本身就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除此之外,乌克兰的最大支持者美国此前也曾明确告诉过乌克兰不能刺杀俄军高级将领以及领导人,这件事在格拉西莫夫身上还差点闹出过事故。

去年年初格拉西莫夫刚刚就任特别军事行动最高指挥官时,乌克兰就曾在没有提前知会美国的情况下策划了一场对格拉西莫夫的刺杀行动,根据美国《纽约时报》事后从美国高级官员口中获得的信息,美方在得知消息之后直接要求乌克兰停止刺杀行动,并警告乌克兰不要做的太过,但当时乌克兰已经先斩后奏,向格拉西莫夫所在的地点派出了刺杀部队,好在格拉西莫夫获得消息提前撤离,并未受到伤害。
至于格拉西莫夫一周时间没有在公开场合露面,完全是正常现象,俄军在圣诞节之后就进入了忙碌状态,接连发起了一系列攻势,夺取了乌军一些重要阵地。格拉西莫夫作为总指挥必然比平时加倍忙碌,一周时间没有出现在媒体面前完全是正常现象。
而且有时候俄罗斯为了迷惑外界舆论,还会故意在有争议的新闻传出后让涉事人员避免露面,去年年初的格拉西莫夫刺杀案发生后,他就长达两个月时间没有出现在公众媒体面前,任由乌克兰和西方炒作讨论。

所以格拉西莫夫的“神秘失踪”以及“死亡”,大概率只是西方与乌克兰为了掩盖当前战局不利而刻意进行的舆论攻势,其信息来源很可能只是俄乌区的军事博主或者外网个人自媒体的杜撰而已,并不足以令人信服。
至于格拉西莫夫的状况究竟如何,还需要等俄罗斯官方的表态以及格拉西莫夫本人在公开场合露面。在俄罗斯官方表态之前,对于任何格拉西莫夫已经阵亡的新闻,我们都不能完全信任。

而且哪怕退一万步说,格拉西莫夫现在真的已经阵亡,对俄乌前线的影响其实也已经不大,俄军在整个体系上处于优势状态,即便没有了格拉西莫夫,也可以更换其他指挥官,这并不会对整体大局造成太大影响,乌克兰陷入劣势的处境仍旧会维持下去。
美防长“神秘送医”,凸显美国政治混乱虽然俄军高层的具体状况我们无法确认,但美军这边却实实在在的出现了大问题。
根据美国国防部1月5日公布的消息,国防部长奥斯汀早在1月1日时就已经被送医治疗,但五角大楼一直采取密不宣发的态度,对外界隐瞒了这一消息。

甚至连白宫都不知此事,美国《政客》新闻网6日就报道称,有多名知情官员对该媒体透露,在中东局势严峻之际,国防部不希望奥斯汀入院的影响力扩散,所以将此事对白宫捂了三天,直到1月4日才告知拜登,拜登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同样倍感震惊。
而级别更低的国家全国顾问沙利文以及其他白宫助手更是一直到奥斯汀住院的第四天才了解到相关状况,在此期间,奥斯汀的职务一直由前副防长希克斯代理处理。
而奥斯汀本人则一直保持沉默状态,始终没有对外界解释他究竟患了何种疾病才被送进医院,也没有对自己隐瞒的行为作出解释,只是笼统地将住院原因归咎于“并发症”,直到6日他的身体有好转之后,才开始在社交平台发言,表明自己康复状态良好,即将恢复履职。

此事一发,立即在美国国内引发了轩然大波,就连五角大楼新闻协会都直接指责此种情况“令人愤慨”,表示奥斯汀送医公布的消息远远低于其他联邦部门在高级官员接受手术或者暂时丧失行动能力时一贯的披露标准
也就是说,哪怕在五角大楼内部都有很多人不知道此事,而且并不看好奥斯汀这种先斩后奏的行为。
后续,美国国内更是掀起了一股批评奥斯汀的浪潮,就连国会与白宫都下场指责奥斯汀在披露病情时缺乏透明度。
奥斯汀本人也在病情好转之后对美国各界做出了道歉,承诺未来会“做得更好”,不再令美国民众失望,同时他还将锅甩得干干净净,宣称是自己的“医疗程序安排”造成了信息不透明的现象。

但这份说辞显然不能安抚美国国内的激愤的群情,美国国防部长是一个超级大国的最高军事长官,手中掌握着拥有11艘航母、数千枚核弹头的强大军力,居然能够这样玩“秘密就医”,把包括自己直接长官在内的所有人都蒙在鼓里,这很显然是在将自己的职责当成儿戏。
而且这还让外界猜测奥斯汀是否得了一些会影响其继续履行职责的疾病,为了不被外界发现才如此掩盖,对于自己选出的总统所任命的官员,美国民众们有知情权。
除此之外,全球各方也都看到了拜登政府的内部管理混乱,在此次事件中,拜登政府就像散装的一样,五角大楼内部相互推诿指责,互相不知道对方的行为与责任,总统对下属管控不严,对其行程毫无所知,很难想象这样的政府要如何领导一个国家。

接下来,压力将会来到拜登政府一方,各方都会质问拜登政府为何要如此掩盖奥斯汀的病情,如果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拜登在2024年的大选议程必然会受到影响,想要竞选连任将会更加困难。在最坏的情况下,奥斯汀很可能会在不久之后离职,整个拜登政府的执政与竞选计划,将要大乱。
美军偷石油,是在欠下一笔未来要偿还的债虽然美国国内一片大乱,但是国防部高层的混乱似乎并没有影响到美国的海外部队正常活动,在新年之初,美国就又被观测到在海外盗窃石油。

据叙利亚通讯社1月6日报道,美国当天就向伊拉克成批转运了从叙利亚东北部盗采的石油等资源,一支由56辆油罐车组成的美军车队以及一支由34辆油罐车、卡车等运输车辆组成的车队分别从叙利亚境内驶离,而当地的库尔德武装也参与其中,为美军保驾护航。
虽然美国从叙利亚盗采石油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美军能够如此嚣张跋扈、明目张胆,还是令人感到惊讶,在叙利亚这样一个贫穷的国家,石油收入是政府的重要收入,而美国的盗采已经影响到了叙利亚政府的生计。

据叙利亚国营的叙利亚石油公司统计,该公司的石油产量已经从叙利亚危机之前的日均38.5万桶减少到了日均1.5万桶,整体上开采规模愈发萎缩;而美军的车队规模却越来越大,有大量石油可以运输到伊拉克的美国控制区,很难想象这种场面发生在今天这样一个文明时代。
但这些被偷窃的能源,其实并不是免费的,历史是有记忆的,现如今美国嚣张的盗采活动并非真的无需买单,而是被记在了历史的账本上。

根据叙利亚石油和矿产资源部的统计,美军在叙利亚非法驻扎及其支持的武装力量进行的盗采与非法贸易,已经对叙利亚石油天然气行业造成1071亿美元的直接与间接损失,美国迟早都会支付这些账单,或许在美国霸权衰退之后,或许在美国被彻底赶出中东之后。
中国反制美国,制裁并不是美国的万能武器当前很多事实已经开始证明,美国的霸权并非绝对,在单方面损害别人利益的同时,美国也会受到对等的反制。

美国的种种对华制裁与限制措施就遭到了中国的对等反制。根据外交部网站1月7日公布的消息,由于美国公开违反“一个中国”原则,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出台新一轮对台军售,并以各种借口制裁中国企业与个人,中方将对五家美国军工企业实施制裁。
制裁内容包括冻结这五家企业在中国境内的动产、不动产以及其他各类财产,禁止我国境内组织个人与其进行交易合作等活动。

与美国毫无理由的单方面制裁不同,中国的反制性制裁有理有据、措施得当,向全世界展示出了中国作为一个正常国家在遭受别国欺压时不屈的态度与坚定的立场。
这是对美国的一次警告,前不久美国国防部国防安全合作局曾宣布一项涉款三亿美元的对台军售案,而在中美“三个公报”中的《817公报》有明确规定,美国应当停止或逐步减少向台湾出售武器,直至完全消除对台军售,中国正在以实际行动告诉美国,中美所签署的文件不是废纸,一个国家要对自己曾经的承诺负责。

未来美国如果不能读懂中国反制的用意,继续在中美交往过程中对中国进行单方面霸凌,类似的反制裁只会越来越多,全球其他受到美国欺压的国家在中国的带头下,也会积极开始一轮反美浪潮,美国的霸权时代会提前结束,成为全球政坛真正的“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