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台的音乐选秀节目总让人摸不着头脑,他们好像总喜欢用一些模糊的标签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比如什么宝藏顶流啊音乐精灵之类的词,听起来好像很厉害但其实什么都没说,这种营销手段让人觉得有点老套也有点无奈。
这档节目播到第二季其实挺让人意外的,因为现在选秀节目市场已经饱和了,观众对这类节目的审美疲劳已经很明显了,但是第一季请来了李宇春和汪苏泷这样的歌手,收视率还不错,所以节目组可能觉得这个模式还能继续做下去。
其实这个节目的赛制设计还挺有意思的,30多个新人一起打歌,这种大规模的比拼方式让节目看起来很热闹,但是每个选手能分到的镜头时间就会变少,观众可能都记不住这么多选手。
节目组这次请来的四位制作人都挺有分量的,尤其是郑楠和方文山,这两位在华语乐坛都是很有实力的创作者,郑楠给SHE写过《中国话》,还给华晨宇制作过专辑,实力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说实话,其他两位制作人赵兆和钱雷的知名度就差一些了,可能节目组是想通过这种新老搭配的方式来平衡节目的专业性和新鲜感。
节目组给五位常驻唱将的标签真的是很模糊,比如宝藏顶流这个标签,现在的顶流歌手那么多,每个人都可以说是宝藏,这种标签完全没有任何区分度。
从剪影来看,这个所谓的宝藏顶流应该是个男歌手,如果真要猜的话,可能是李宇春、华晨宇或者周深这样的歌手,但是谁知道呢,节目组就是喜欢卖关子。
R&B教父这个标签倒是很明确,而且从剪影也能看出来就是陶喆,他在华语R&B音乐领域确实是很有影响力的人物,请他来当常驻唱将还是很有看点的。
音乐精灵这个标签和宝藏顶流一样空泛,从剪影看是个长头发的女歌手,有人说像单依纯,也有人说是汪小敏或苏运莹,但是这两位的咖位可能还不够当常驻嘉宾。
节目组这种模糊的标签策略其实挺让人无语的,与其搞这些虚的,不如直接公布嘉宾阵容来得痛快,这样反而会降低观众的期待感。
倒是金曲歌王这个标签还算清晰,从剪影看是个拿着吉他的宝岛歌手,可能是吴青峰、方大同或者萧敬腾其中之一,至少范围缩小到了台湾男歌手这个圈子里。
OST女王这个标签就很明显是张碧晨了,她确实在影视剧原声领域有很多代表作,而且实力和人气都不错,作为常驻唱将还是很合适的。
其实从整个阵容来看,节目组还是很用心的,既有资深音乐人,又有当红歌手,还邀请了两岸三地的艺人,显示出他们想做一个有分量的音乐节目的野心。
但是节目的创新程度确实不够,完全照搬第一季的模式,可能会让观众觉得有点审美疲劳,希望节目组能在内容上多下些功夫,不要只停留在表面的噱头上。
这次的制作人和常驻嘉宾的搭配也反映出节目想在流行度和专业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但是究竟能不能成功,还是要看节目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