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73岁以后,建议你做好随时失去一切的准备?答案来了

麦麦笔记 2025-03-24 00:53:18

现实里,人一旦上了年纪,才真正明白,所有的东西,最终都是要放下的。

那些曾经你拼命守住的金钱、房产、子女、社交圈,到了一定年纪,你就会发现,留不住的,终究还是会离开。

很多人不愿接受这个事实,但命运的规律就是如此,到了73岁以后,你得学会随时做好失去一切的准备。

这不是消极,而是看透之后的通透。

人活到最后,最重要的不是拥有,而是能否做到坦然。

01

73岁以后,健康越来越难控制,你得习惯衰老的过程。

人到老年,最先失去的,就是健康。

73岁以后,身体的毛病会逐渐显现,该来的病痛,一个都不会少。

别以为自己一直锻炼、饮食健康,就能躲过去。上了年纪后,身体机能下降,这是任何人都避免不了的。

所以,有些老人,一听到自己检查出了什么病,就崩溃大哭、悲观绝望,甚至花光全部积蓄去治病。

但现实是,有些病,不是你愿意花钱就能治好的。

73岁以后,你要接受衰老,不要妄想永远健康。

能吃,就好好吃,别想着忌口到极端。能走,就多走走,别一直待在家里不活动。

能活一天,就过一天的开心日子,别整天杞人忧天。

02

73岁以后,子女逐渐远离,你得习惯独处的日子。

很多老人到了晚年,都觉得:“养儿防老”,但是现实往往很打脸。

你把儿女养大,他们有自己的家庭、事业、子女,顾不上你。

现实就是如此,73岁以后,你得接受“子女越来越远,自己越来越孤单”的事实。

你不必怪他们,也不必哭诉。这不是他们不孝,而是每个人都要走自己的路。

与其天天等着子女来陪你,不如学会自己给自己找乐子,培养自己的爱好,充实自己的生活。

养养花、种种菜,让自己忙碌起来。

找几个聊得来的老朋友,偶尔聚一聚,别总是一个人闷着。

学点新的东西,比如玩玩智能手机、看看新闻,别让自己跟社会脱节。

所以,学会一个人过日子,自己和自己相处,才是73岁以后最重要的课题。

03

73岁以后,金钱终将失去意义,你得学会放下。

很多人老人,到了70多岁,还是舍不得花钱,总想着留给子女。

但现实是:子女有能力的,不会惦记你的钱;子女没能力的,你留再多,也早晚被败光。

钱,够用就行,不必死死攥着不花。想吃点好的,就去吃,别老想着省钱。

想出去走走,就去旅游,不要怕花钱。想买点喜欢的东西,就买,不要舍不得。

别等到进了医院,花光所有的钱,才后悔自己这一辈子过得太抠门,没享受过一天好日子。

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别让它成为你的负担。

作者:AGINightingale;

关注我,让文字的音律谱写出生命的乐章;

"夜莺在月光下跳跃,羽毛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它的歌声像一阵美妙的音乐,深深地打动了我的灵魂。"

图/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