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里,大家都喜欢讲“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真相是,有些老人不但不是“宝”,反而是个“大麻烦”。
尤其是一些性格特别糟糕的老人,不但折腾自己,还折腾子女,把整个家庭都搞得鸡飞狗跳,日子都过不安生。
如果家里有下面这几种老人,基本上,日子不会太安生。
01
爱管闲事,喜欢操控全家人的老人。
有的老人,一天不管事就浑身难受,嘴巴停不下来,手也闲不下来,什么事都要插手。
不管是儿女的感情、孩子的教育,还是亲戚朋友的事,统统要管一管,生怕没人听他的。
我认识一个邻居阿姨,儿子儿媳本来感情挺好,结果她一介入,家里天天有矛盾。
比如:孙子怎么养,她说了算,非得按照她那一套来,连孩子吃饭穿衣都要干涉;
儿媳妇怎么当,她要管,一会儿说她不会做饭,一会儿又嫌她不会持家;
家里的钱怎么花,她要指挥,连小两口想买个大件,她都要横加干涉。
结果,儿媳妇受不了,直接和她儿子离婚了,她儿子也一肚子苦水,到最后,老人自己落了个“孤家寡人”的下场。
所以说,老人要有点自觉,别当“全家指挥官”。
02
过分抠门,不肯为子女花一分钱的老人。
有的老人,一辈子省吃俭用,抠门到极致,连自己都舍不得花钱,更别提帮子女一把了。
但最要命的是,有的老人手里明明有存款,却死活不肯拿出来,宁愿等着进棺材,也不愿意帮子女缓解压力。
我楼上的一个大爷,年轻时攒了不少钱,退休工资也不低。
但他儿子买房的时候,他一分钱没掏,还说:“年轻人该自己奋斗,不能靠父母。”
结果,他儿子背着高额房贷,压力大得喘不过气,天天加班到深夜,身体都熬坏了。
更搞笑的是,大爷后来生病住院,花钱的时候,又要求儿子全额支付医疗费,自己存款一分不动,生怕花到自己钱。
这种只知道“向下索取”,不愿意“向下支持”的老人,最终的结局就是:子女寒心,家人疏远,最后晚景凄凉。
03
爱挑事,制造矛盾,让家里不得安宁的老人。
现实里,有的老人天生嘴碎,性格刻薄,专门在家里挑事儿,让家里人关系越来越差。
我有个远房亲戚,就是个典型的“搅屎棍”型老人。
在儿媳妇面前,说儿子的坏话;在儿子面前,说儿媳妇的坏话;
在孙子面前,说爸妈不爱他;跟亲戚八卦,说自己多可怜,让别人同情她。
最后,儿媳妇受不了了,跟她儿子离了婚,她儿子后来再婚,也不敢带着新老婆回家,生怕又被她挑拨。
到头来,这个老太太孤苦伶仃,家里亲人都不愿意跟她往来,她自己作的孽,自己承受。
所以说,老人想要晚年过得好,最重要的是学会“闭嘴”!
有时候,少说几句话,少挑点事,家里气氛都会轻松很多!
关注我,让文字的音律谱写出生命的乐章;
"夜莺在月光下跳跃,羽毛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它的歌声像一阵美妙的音乐,深深地打动了我的灵魂。"
图/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