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刷到了一条捷达品牌公关总监侯总的短视频,大概意思是,最近捷达品牌有一个负责品牌建设的岗位,面试了很多候选人,但不是太满意。岗位要求说起来也不复杂,第一要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第二要提升品牌的美誉度。听起来像是两句废话,因为不管是公关还是市场,作为甲方而言,这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面试前的“功课”准备
那么面对这样的面试问题,应该怎么回答呢?首先,作为面试者,必须要了解捷达品牌和目前的市场地位。目前招聘的捷达品牌,是一汽-大众旗下的子品牌,脱胎于大众捷达车型。要说是合资品牌吧,一定没错,但这是一个诞生在中国的合资品牌,又有其特殊性。因此,这品牌故事一定要说好,而且要持续地说好。
相信几乎所有的面试者都会提到老捷达轿车对于中国市场的影响,当年老捷达、富康和桑塔纳,被称为“老三样”,是当年国内影响力最大的三款轿车。当下的中老人,必定有部分消费者对其是有情怀的,比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就说过“捷达是世界上最好的汽车”,不信大家都可以网上去看视频。如果现在再让任正非来回答,“世界上最好的汽车是哪一款?”我想,答案可能会是“遥遥领先的最新款”。好了,有点扯远了。
中老年人的情怀营销固然有价值,如何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这是捷达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你说要和年轻人谈情怀,这肯定没什么用,00后甚至10后,可能都没见过老捷达长什么样。这就对年轻群体的营销,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回到捷达品牌的市场地位,在网络上查到的捷达品牌2023年销量为16.2万辆,2024年销量为12万辆,2025年1-2月销量为1.65万辆,销量一直有下滑的趋势。对于现在的捷达品牌来说,这是一场是实实在在的逆风局,尤其在产品力没有全面更新的情况下,很考验销售和市场团队的应对能力。
捷达品牌一半以上的销量都来自于VS5这一款紧凑型SUV,终端售价8-12万元,采用了1.4T+6AT的动力总成,除了标和大众不一样,外观设计和内饰风格,都是熟悉的大众风格,配置也不错,成为主力车型一点都不奇怪。目前而言,捷达VS5如何能够维持住销量,则是捷达品牌打这场逆风局的关键。
分析到这里,我只是讲了在面试前,需要做的一部分准备工作,捷达品牌和目前的市场处境,只是说了解了一个大概,要具体细分到每个细节,恐怕没个几个小时也聊不完,面试官估计也没耐心听你讲,也不会给你那么多时间讲。下面,我们还是老规矩直接说重点。
听我的,捷达就能上热搜
想要提高捷达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除了砸钱投广告,最重要的是要引起消费者的共鸣。这部分的共鸣,不是靠几个广告片、几篇软文来实现的,还是需要持续性的传播和影响。目前,捷达车主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上的男性消费者,捷达品牌的性价比、德系工艺品质、较低的使用成本,是捷达车主所看重的,捷达车主很务实,一般不会为华而不实的配置买单。捷达的车型未必是你走向人生巅峰的选择,但作为并肩奋斗或承载家庭幸福的朋友,那一定是可靠的选择。
我认为,在影响年轻人和影响中老年人这件事情上,捷达品牌一定要有所取舍。和主要针对年轻消费者的品牌和车型来比较,捷达品牌无论是车型配置,营销力方面未必能占有优势,一味讨好年轻人,或者是投年轻人所好,比如“搞电竞”、“搞联名”、“请流量明星”,还不如在车价上更优惠一些,或者是多一些实用的配置来得更实在。什么是实用配置?比如真皮座椅、大天窗、高级音响、座椅通风加热、倒车雷达、360影像、哪怕多几个气囊也行,别去专门强调什么L2、L3级自动辅助驾驶了,搞芯片搞高科技,友商一年能换三代,在一汽-大众体系旗下的捷达品牌,是不可能那么搞的,还不如搞点实用配置,主打性价比。
当你发现针对年轻人市场的营销已经内卷得没有出路,或者只是随波逐流时,你的投入很容易被一些网红车企或是擅长用水军的品牌所淹没,还不如直接喊出“针对中老年车主”的口号,当然直接这样喊,一定会有歧义,换个说法,比如说是“老司机用车”或是“爸爸用车”,甚至“爷爷用车”、“长辈用车”,不仅标新立异,而且人群画像也更加清晰。
作为老司机,一定是有着丰富的驾驶经验和用车体验,他们更知道什么样的车更适合自己,什么样的车会更好。不需要再去攀比和炫耀,汽车的价值将会回归于交通工具本身,稳定、安全、可靠、省心则是最核心的需求。捷达品牌的车型,正是可以符合这样需求的,也是捷达品牌的独特销售主张(USP)之一。
围绕着老司机群体,相关的营销活动开展起来就会更加有针对性了,比如在代言人的选择方面,可以偏向于成熟稳重,同样能勾起车主情怀的人,最好是捷达老车主,你要敢大胆公开邀请任正非来做代言人,那捷达或许能上热搜!好像那么多年,都没见过捷达品牌上过热搜,可以试一下。
无论任正非是否回应,后续都会有相应的对策跟上,比如说,引用任正非老爷子说的“捷达汽车技术成熟”,从而转向技术成熟延续的传播,强化“最好的汽车应该是什么样”的概念。在宣传方面,切忌直接的配置和参数对比,尤其是科技配置方面,要多维度强调成熟可靠的印象。
最后扯扯
总之,汽车营销上的逆风局不是那么好打的,尤其是当下价格战四起、友商一年换三代的情况下,要比价格,是没有底线的,而且是不可持续的;要比配置,也是没有底线的,因为明天或许就有新技术量产了。品牌建设,就是要让消费者有深刻的感知,让感知成为品牌价值的重要一部分,并持之以恒。
捷达,是一个老品牌,也是一个新品牌。老有老的优势,新有新的优势,想要新老通吃,就捷达品牌在大众集团的定位来说,我认为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与其和大众品牌内耗下去,还不如认清自己的定位,将成熟高性价比的路线一走到底。别去特意讨好年轻人了,务实一点,还能找少走一点弯路。侯总,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