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年的时候,已经不当美国总统的拜登,在他的告别讲话里大胆预测了一把:“要是特朗普把这四年总统任期给干满了,那美国可就得退到世界第二的位置喽。”
那时候,很多人都觉得那是失败者找的借口,说是什么“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可你猜怎么着?特朗普刚坐上总统宝座俩月,美国经济就开始走下坡路,社会问题一个接一个,国际上也不那么有话语权了。拜登当初说的话,现在看来,好像真要成真了。
那么,在特朗普的掌舵下,美国会不会真的落到“世界第二”的位置呢?
【从“拜登大循环”到“特朗普大重置”】
拜登当总统那会儿,美国用了个大招,就是“大堆钱往经济里砸,再加上AI科技的大爆发”,这么一来,就像是又搞了一次“里根时期的大动作”。这办法让美股和美元噌噌往上涨,但同时呢,也整出了俩大问题:债务多得跟炸弹似的,还有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美国新上任的财政部长贝森特直接说了,拜登的那些政策啊,就是让那前10%的富人钱袋子鼓得不得了,可底层的老百姓呢,就被通胀折磨得够呛。平时买的东西,价格涨得那叫一个快,比其他东西涨得都猛。“美国梦”啊,现在听起来就像是个大笑话。
特朗普当了总统后,搞了个新招儿,叫“大变革”:他打算缩减政府花钱,让金融监管松点儿,还打算通过加关税来让制造业重新火起来。
但是,说白了,这些政策就像是拿左边的钱去补右边的窟窿。减少政府花钱可能会导致经济变差,关税大战呢,又会让物价往上涨。至于解决债务问题,那更是得靠技术大爆炸或者债务大调整这些挺悬的事儿。
中金的一份报告说,要是美国没法靠人工智能提高生产效率,那他们的“财政信念”可就要垮了,美元资产的价格也得重新算算。
美国经济现在有点走下坡路了:欠的钱已经超过了35万亿美元,光利息就得比军费花得还多。企业开始大规模裁员,老百姓对此非常不满。通货膨胀加上失业问题,让社会矛盾越来越深。结果呢,街头上抗议活动也越来越多。
特朗普推出的关税举措没能让情况好转,反而让盟友们心生不满。德国都顾不上以往的“财政保守”原则了,直接启动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来应对困境,这样一来,美元的霸主地位更是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特朗普推行的“美国为先”政策,正在全球范围内改变资金的流动方向。中金公司的分析显示,美国财政和贸易双赤字问题的加剧,会让美元作为避险资产的地位下降。这样一来,资金可能会更多地流向新兴市场,东西方经济力量对比的“东升西降”现象会更快显现。
比如说,中国的AI公司DeepSeek取得了技术大进展,打破了美国在AI上的独占地位,给“特殊地位”的说法泼了冷水。就在这时,北约的一些盟友因为军费怎么出钱和俄乌两边的立场不一样,直接跟美国唱起了反调,欧洲也开始琢磨着要走自己的战略路子了。
如果美国最终变成了“老二”,那不能全怪特朗普,这其实是两党政治眼光短浅和结构性问题集中爆发的结果。
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就好比20世纪80年代那会儿,日本快速强大起来,搞得美国挺紧张的。但没多久,日本自己经济出了问题,泡沫一破,这事儿也就平息了。
现在,美国好像走进了一个“窝里斗多过搞改革”的怪圈。拜登和特朗普两人掐来掐去,说到底,就是他们这些上层人物对于怎么“拯救美国”意见不合。
拜登想靠全球化来保住霸权地位,而特朗普呢,他用民粹主义来讨好国内民心。但说实话,他们俩都没抓到问题的关键:怎么平衡好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关系,还有,怎么修补社会上那些裂痕。
【结语】
拜登那话能不能兑现,重点不在于特朗普怎么着,而是看美国能不能摆脱“政治扯皮”的烂摊子。现在,民主党支持率都掉到了27%的历史低谷,共和党那边呢,光想着靠关税和减支这些“快速灵丹”来解决问题。
如果美国还是一味地把国家力量浪费在党派争斗和维护霸权上,却不重视进行结构性改革,那“世界第二”可能就不再是个预言了,而是他们自己搞出来的恶果。
历史从不眷顾那些犹豫不决的人,美国的未来,说到底,得看它能不能勇敢面对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光喊着“让美国再次辉煌”的空话。
说到底,里根那会儿的强盛,全凭技术上的新突破和冷战时捞到的好处。可眼下的美国,却是乱糟糟一片,未来也越来越没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