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目前的主流声音,还是节目后采中各个嘉宾的表达, 都能大概得出一个结论:
版权不是核心问题,节目质量,和节目背后的创作动机,或许是更主要的原因。
我把这种动机,理解为过度私人化的放飞情绪,和不太对观众负责的态度——呱呱乐把这次表演当成了一次团队内部的狂欢(所以酷滕说他们觉得挺好笑的)却又期待外部的观众感同身受。
自己宠了自己一把,然后期待观中也给予同样的宠溺。
关注喜人奇妙夜的朋友,基本都知道了这个被删减节目的主要元素和框架,就是各种经典角色的大杂烩,抛开了所谓的故事性、完整性和逻辑性,把重点完全放在了搞怪、放飞、热闹和荒诞上。
结合团队表现后“买好了去云南的机票,就等团建”的发言,不难感受到,他们这次表演的目的,就是要在舞台上彻底“玩儿一把”。
这种心态,是把表现的重心,放在了团队内部,“给自己交代、让自己开心”,而忽略了观众在这个play中的角色。
这种心态,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并不罕见。
很多事情的压力,都是依靠意志力“熬”过来的,而在团队协作的事情上,这种高压的状态,和团队协作的环境,很容易激发团队间的情感链接——作为一个从事企业培训的人,这种小组内的破冰和建联很常见。
当然,如果抗压不足,或者缺乏统一领导,团队也很容易崩,吕严的团队就多少有这个问题。
喜人这一季,节目组不遗余力地告诉大家:喜人们的压力很大,很不容易——从节目质量来看,可能确实如此——所以喜人小队间也很容易建立类似的向心情感。
在此基础上,酷滕作为队长,显然有比其他团队更浓厚的“江湖气”——饭局讲话,代表发言,这没什么不好,甚至就是酷滕这种领导方式,让呱呱乐明显很团结。
对于团队内部,这是好事,对于真人秀综艺,这可以是好事——大家可以嗑团队情感之类的物料——对于期待喜剧创造的观众呢?不一定。
我们说过,压力下的工作,很多是熬出来的,而压力下不崩溃的团队,队员间的彼此鼓励、支持和帮助非常重要,而且往往之类团队都具备以上特质。
呱呱乐具备这个特质。
但这种团队,会因为团队成员(也包括领导者)的性格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行事作风,而且是越到后期,越容易凸显。
因为到了后期,大局已定,能不能火,能不能赢,心里大概有个数,就很容易放松对创作的要求,只图个“结束就好”。
这种时候,人往往会有一个“补偿机制”,把取悦自己,放在取悦他人之前——我打了一辈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么?
这种情绪个人会有,团队也会有。
因为随着节目的深入,队员对于团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可能强于对节目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乃至于凌驾于自身的身份认同。
呱呱乐团队成员、喜人奇妙夜的参赛选手、一个希望做出好作品被大众认可的演员,这三重身份是叠加在喜人身上的,随着不同的心境,他们在选手心中的次序,会有变化。
节目的最初阶段,大家还不熟,都还奔着“出名”的目的,手里也都攥着个把本子,创作压力没那么大。
这个阶段,往往是“演员”的身份认同占据最高,选手最重要的目的,是做出大众喜欢的作品——注意,这里的大众,是整个互联网的观众群体——更侧重文本、表演和作品的表达。
到了节目中期,赛制强行区分了创作者的“优劣”,票数就会比作品实际的好坏优劣——虽然两者有关联,但不是绝对正相关——在选手心中占据更重的分量。
此时,“参赛选手”的身份就会进一步觉醒。
又恰好,多数人的本子、段子这时也该见底,没有给选手“既要又要”的创作时间,而现场的投票,是时刻悬在头顶的压力,远比缥缈的“作品质量”,要更加具体和有冲击力。
因此这时的创作,就会向现场的效果倾斜,各种放飞、歌舞、内部梗乃至短暂的煽情,都会逐步出现——作为参赛选手,获得现场的票数,是更重要的事情。
到了节目的后期,团队战的赛制,共同创排的氛围,会让他们的压力和情绪,在团队内部首先获得一次释放——彼此吐槽,推心置腹,把酒言欢,啥也不说了,都在酒里了,咱们几个走到一起太不容易了,我们是彼此的救赎,感谢命运让我遇到了呱呱乐/九条命/十上无难事blablabla...
团队成员的身份认同,会逐步上升到心中的最高点——一切为了团队,只要团队的大家伙开心,我就都可以。
这种时候,比赛的胜负、个人的名气,都可以往后放一放。
更何况,由于节目的宣传和热度,里面的很多人已经吃到了流量红利,物质基础基本解决,所有人的创作也都面临枯竭,“创作者”的身份认同,已经不是最要紧的事。
呱呱乐还凭借观众喜爱和这一季较低的竞争强度,获得了“参赛选手”这一身份的成功。
这时,创作的重心和目的,已经到了一个边缘地带——是继续努力让观众喜欢,还是让我们自己喜欢?
其实就那么一条线,因为创作这东西,有个经典的安慰剂,叫“先得创作者自己喜欢,才能让观众喜欢”,类似的句势,还有“做自己”、“演自己想演的”之类。
这句话没说的后半句,是创作者自己喜欢的,观众未必喜欢,好的作品,往往是两者的交集,而非某个群体的子集。
至于能不能把控住这一条线之间的两面,全看团队能不能保持冷静和清醒。
呱呱乐显然是个感性的团队。
感性给了他们稳定的团队关系,紧密的队友感情,甚至由此衍生了观众喜爱和热度——这没什么不好,综艺最终归于观众对人的喜爱,虽然不完全源于他们的作品。
但感情会让他们在最后关头选择取悦自己——至少在取悦观众之前。
而且我们说过,团结的团队,内部普遍是相互鼓励、相互肯定的——当然,也可以说,是相互安慰的。
所以在这种彻底的放飞、玩闹和释放的创作理念一旦形成,就会在团队内部形成一种合力,更多的人会投入地参与进来——因为团队认同,所以他们真的觉得自己在为彼此做一个“好玩的东西”。
又恰巧,这种上人升番、完全放飞和神经质的搞笑,本也是呱呱乐本能的创作路径,在彻底放开手脚后,只会失控狂奔。
我相信会有某些来源的声音,对此进行过建议——能在总决赛被全删剪的节目,此前的过程相比也很突兀——但我想,呱呱乐团队内部选择了坚持。
这种坚持是出于团结么?是的。
是出于对队友的信任么?是的。
是出于对观众的负责么?应该不是。
这个东西是我们(内部)的一次纪念,是我们(内部)的一次狂欢,是我们(内部)都喜欢,觉得很搞笑的一个作品。
他们在台上应该很努力,很投入,很热情也很快乐。
但没有考虑台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