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处机叔侄二人虚惊一场,原来是杜大成带人回来,目的很明确

俊颜聊文史 2024-03-15 16:13:05

长篇历史小说《问道无常之我命由我不由天》第四卷:悟道

第九十一章 今非昔比

前文链接:第四卷第九十章

邱处机和吕道安对看了一眼,脸色不由都更加凝重。

“这些人终于还是来了!他们不仅来了,居然这样明目张胆地登堂入室!”吕道安想道, “居然还这样大张旗鼓地在斋堂里喝酒吃肉!不知道师叔又会怎样处置?”

正在这时,里面传来宜迟招呼的声音: “各位军爷,尽管放开了吃喝!咱这重阳会虽然地处深山,平时食材极少,不过各位军爷来了,这招待饮食嘛,我却是万万不敢怠慢,委屈了各位军爷!”

听着宜迟的声音,丝毫没有畏惧或者厌恶,竟然饱含着足够真诚的笑意。

“这宜迟,未免有些太不像话了!”吕道安想,可是转念一想,又觉得宜迟或许只是在应付他们,“或许他只是力求能够保住重阳会。唉,到了这个地步,也只有宜迟还能够应付!宜迟是本地人,或许就将重阳会交于他也好?可是宜迟性子比我更加柔弱,又怕他无法约束其他弟子!到那时重阳会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样胡思乱想着,吕道安心绪难平,眼睛里突然有了泪水,一时羞辱、气愤,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令他几乎无力前行。

吕道安正这样想着,却听到“吱嘎”一声,原来邱处机已经推开了斋堂的门。

一时,眼前灯火通明,只见满屋的人齐刷刷把目光投向门口,暂时都停止了喧哗吵闹。

出乎意料的是,斋堂之内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混乱的场面,虽然多是陌生的面孔,不过这些人军容整齐,坐在斋堂之中仪态也颇严整。

更奇怪的是,斋堂之中并没有酒肉之气,桌上的菜品比平时丰盛一些,不过空气中流动的,是重阳会特有的清茶味道。

“师叔,师兄,你们终于回来了!”正在人群中忙碌的宜迟慌忙迎上来,满脸笑容地说道。

还有几个留在重阳会的弟子,此时见师叔回来,也都纷纷向门口迎过来。

“宜迟,这些人是……”邱处机迟疑地问道。如果说这是前来搜查的官兵,却断然没有在重阳会停留、住宿的道理,又怎么会如此毫无顾忌地大吃大喝?

“师叔,这些都是从凤翔府来的官兵。”宜迟说道,看邱处机和吕道安仍然大惑不解,不由又解释道:“是大成师弟带过来的,他说现在官府派人四处搜捕道士,怕重阳会受到惊扰,所以特地带了一队人马赶来保护我们!”

“他人呢?”邱处机向斋堂内四顾看去,寻找着杜大成。

这时才看出来,这些士兵大多很年轻,都是和杜大成不相上下的年纪。离门口近的士兵略微老成一些,也不过二十岁出头。

“杜师弟刚才还在这儿呢!”宜迟抬头在斋堂寻找片刻,没看到杜大成的人影,就说道, “哦,想必是大成师弟念旧,好不容易回到重阳会,就又回自己原来住的庵堂去了。师叔,师兄,你们没看到,如今大成师弟越发出息了,那身戎装穿戴起来,简直威风极了!”

宜迟还想再说几句,邱处机和吕道安却听到身后一阵匆忙的脚步声,紧接着就看到一个人影匆匆向斋堂这边跑过来,及至跑到斋堂跟前,看到邱处机和吕道安,那人一声轻唤: “师叔,吕师兄,是我,杜大成,我回来看你们来了!”声音中竟然有哽咽之声。

话音未落,一个身材挺拔的少年将军出现在邱处机眼前,正是杜大成。

“参见师叔!”杜大成快步走到邱处机跟前,深深地施下礼去, “很长时间未见师叔,我心中十分挂念!”他说得情真意切,邱处机也不由随之动容。

杜大成又对吕道安深施一礼: “昔日多承师兄照顾,大成拜见师兄!”

吕道安连忙上前扶住杜大成,仔细端详着他,一时倍感亲切和激动。

邱处机微捻胡须,微笑着看着杜大成,见他比离开之时更显健壮,看起来肩宽背厚,身材长大不少,行为举止也颇显稳重成熟。

杜大成站在稀微的灯光之中,虽然看不大清面色,不过从他讲话中可以听出他心中舒畅,远非在重阳会时勉强按捺心性听经之时可比。

“大成,你在军中一向可好?”邱处机问道,觉得军营对于杜大成而言,实在是可以比作山野对于猛虎,这才算是有了用武之地。

“师叔,我去见了欧阳将军之后,欧阳将军对我果然十分器重,倒实在出乎我意料之外!”杜大成说道。

宜迟注意到斋堂中的兵士看到杜大成回来,都停箸不食,纷纷站了起来,觉得师叔他们在此谈话多有不便,于是就说道: “师叔,不如带大成去庵堂一叙?”

邱处机点头,当即就带了杜大成和吕道安一起向庵堂走去。

杜大成一边走,一边就着稀微的月光看着周围的景色,不由感叹道: “师叔,师兄,你们可不知道,我有好多次都做梦回到这个地方!我可真想你们啊!”

邱处机看杜大成虽然戎装在身,颇有些威武的模样,不过见到他们却又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几分孩子心性,不由颇多感触,说道: “你在此地长大,乍一离开自然而然会想念这里。不过人在军营中会有诸多不自在,不像在重阳会这样自在,你要守住军中规矩才好!万万不可像之前那样顽皮任性!”

“杜师弟在军营应该受了不少苦,光守规矩这点恐怕就不大容易!”吕道安说道,接着带了些玩笑的口气问杜大成:“在军营中比在重阳会如何?”

“那自然是严得紧了!”杜大成说道,“刚开始我觉得被人管得束手束脚的,我却只能忍而不言,实在把我憋闷得够呛!不过后来就好了许多。”

三个人边走边谈,走到邱处机的庵堂,杜大成又在外面仔细打量,老气横秋地唏嘘一番,又想起师父来,刚想问师父现在如何,却听吕道安问道:“军中人欺生吗?刚开始他们欺负你,后来熟悉了就好了?”

“不是!”杜大成大嘴一咧说道,“后来我才明白,什么狗屁规矩,原来都是管小兵的,你但凡当了官,自然就没人再为你树规矩了!”

“原来你是当了官!”吕道安笑道,“怪不得我听有人叫什么‘杜大人’,我还以为是叫哪位白发苍苍的杜大人,原来却是叫你这位小杜大人?”

“什么杜大人不杜大人的,我没那么多讲究!”杜大成不好意思起来,“师兄你也知道,当初我去军中,不过是为了避免在这里惹事,说得难听些,就是为了保命而已!所以我也没指望能在军中出人头地。我原想能当个士兵、保住性命也就心满意足了,可是没想到进军营不久,欧阳将军在军中比武,不论资历都可以参加。”

“我本来还有些胆怯,不过看了几场比试后却看出了门道。我想,师叔教过我的比这些不知道要高明多少,所以我就上场比试,结果连胜几场,最后居然拔得了头筹!”杜大成说着,声音不由高亢起来,眉飞色舞,又恢复了当初在重阳会时的自在模样。

“想必欧阳将军对你大加赞赏?”吕道安走近了杜大成,仔细打量一番后问道。

当初他送杜大成去军营时,曾经见过这欧阳将军一面,看欧阳将军见到杜大成后的热情态度,他这才放下心来,知道杜大成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归处。

“师兄说得不错。”杜大成说道,“欧阳将军大喜过望,就让我做了千夫长。”说到这里,杜大成看一眼邱处机:“当初多亏师叔教我!我上场比试后才知道,师叔教我的原来都是极其高妙的功夫!师叔,我这次前来保护重阳会,就是想在重阳会多住些日子,好再向师叔多学些本领!师叔,您一定要再多教教我!”

听杜大成提到前来保护重阳会的事,邱处机不由微微皱起眉头:“你带这许多人来重阳会,可曾得到欧阳将军的应允?”

“师叔放心,我自然要先得到欧阳将军的应允才敢带兵过来!”杜大成连忙说道,“师叔,我在军中自然要守军中的规矩,军令如山,我哪里敢有丝毫怠慢?当然更不敢擅自带兵行动,自然是要先请令才敢出来!”

听杜大成这么一说,邱处机更加疑惑:“从你们驻守的凤翔府到这龙门山有百里之遥,凭你刚入军中不久就有这样大的面子?”他紧盯着杜大成,不解地问道。

“师叔就是师叔,什么事情都瞒不过您的眼睛!”看邱处机的神情那么严肃,杜大成不由羞怯起来,却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带了几分忸怩说道:“师叔,师兄,过了这个夏天,一入秋我就要娶媳妇了,已经定好了日子。”

“哦?”听杜大成这样一说,邱处机和吕道安都笑了。

“娶谁家的闺女啊?”邱处机问道。虽然杜大成的话和他问的问题听起来没有什么相干,不过看到杜大成不仅有了好的去处,又要成家立业,他从心里为他高兴,所以就先顺着他问道。

“就是欧阳将军的闺女,名叫倩玉。”杜大成说着,两个嘴角咧得好大,一边却又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去。

“哦,原来欧阳将军成了你的岳父老泰山,所以才对你这样网开一面?”吕道安笑着说道。

“师兄这样说,那就算是吧。”杜大成说道,“我本来是想派人来告诉师叔、师兄这个喜讯,顺便请大家到时候去喝喜酒的,可是还没等派人出来,就从欧阳将军那儿看到了朝廷下发的命令,却是命令我们配合当地官府剿匪。”

说到此处,杜大成神色一紧,他看了看四周,这才轻声对邱处机和吕道安说道,“后来我听欧阳将军细说,哪里是什么匪,却是要抓从南方逃窜过来的假道士、假和尚!还要把各地的道士都要遣返回乡!我一听这如何了得,所以也顾不得许多,只是和欧阳将军说要亲自前来送喜讯,所以就带兵来了!师叔您放心,只要有我在,咱这重阳会定然像铁桶一般,任他是谁都休想动上一手指头!”

(未完待续,欢迎期待)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