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房子多大?"
"110平。"
"那实际能用多大?"
"70多平吧...公摊面积占了30多平..."
这种让人憋屈的对话,在2024年之后可能要改写了。
最近,广东肇庆市发布了一个消息:从2024年5月1日起,商品房将实行按套内面积计价。
简单说就是,以后买房子按实际能用的面积算钱,不再收公摊费用。
要知道,公摊面积这个事情,一直是购房者心里的一根刺。
买100平的房子,实际只能用70平,剩下30平都交给了"公摊"。
更让人郁闷的是,这个"公摊"到底怎么算的,很多人到现在都是一头雾水。
现在情况已经反转了。
在广州,已经出现了110平户型,实际使用面积却能达到153平的神奇房子!
没看错,不是少了30平,而是多出了43平!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同样花钱买110平的房子,24年之前的业主只能用70多平,24年之后的业主却能用150多平。
这就是为什么说,从2024年开始,中国的房子将明确地分为两种:24年前的和24年后的。
这个变化不是偶然的。
从长沙到青岛,从济南到佛山,零公摊革命正在向全国蔓延。
而且,这个变化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
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又为什么是在2024年?
说到底,还是因为市场变了。
过去20年,只要是房子就能卖掉,开发商根本不用想太多。
但现在不行了,必须得动脑筋。
于是,一批聪明的开发商发现了新的突破口。
拿长沙的慧城置业来说,他们的云起·虔来项目打出了"长沙首个负公摊产品"的招牌。
什么叫负公摊?
就是说你买100平的房子,实际能用107平。
这个项目一推出,立刻引起轰动。
但这还不是极限。
在广州,招商蛇口的项目更是把这个概念玩到了极致:110平的户型,实际能用153平,还能做到4+1房两卫带露台。
换句话说,你花110平的钱,却买到了相当于150平的使用空间。
这么划算的事情,为什么过去做不到?
主要是因为过去的规划设计规则不允许。
但现在,济南、佛山、合肥等城市都在调整计容新规,让开发商可以合法地设计出这种"超高得房率"的产品。
这就意味着,24年之后的新房,100%以上的得房率将会成为标配,而不是特例。
而且新一代的房子在设计上也有了很大的突破。
比如:
把公共走廊改成了入户花园
把公摊的电梯间变成了观景阳台
把楼梯间的空间让给了居住面积
这些改变都指向一个明显的趋势:房子正在变得越来越实用,越来越以居住者为中心。
目前全国已经有100多个这样的项目,业内把它们称为"第四代住宅"或"城市森林花园住宅"。
但我觉得,叫它们"零公摊时代的房子"可能更贴切。
未来,零公摊会彻底改变我们买房的方式。
但更深层的变化是房地产行业的转型。
记得2008年的时候,马云说过一句话:"如果一个行业不创新,就会被淘汰。"这句话放在今天的房地产行业特别合适。
过去20年,房地产行业的逻辑很简单:地段好就行,位置好就行,学区好就行。
但现在不一样了。
开发商们正在绞尽脑汁研究怎么压缩公摊面积。
设计师们在想方设法增加实用空间。
房企们开始比拼谁的得房率更高。
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力量。
当买房者不再只看价格和地段,而是开始在意实际居住体验时,整个行业就被迫改变。
2024年将是一个分水岭。
在这之前的房子,是卖方市场的产物。
在这之后的房子,将是买方市场的结果。
有人可能会问:那24年之前的老房子怎么办?
会不会大幅贬值?
其实不用太担心。
城市里的房子,最核心的价值永远是地段、配套和学区。
零公摊只是居住体验的提升,不会根本改变一个区域的价值。
24年前的房子不会因为新房更好就变得一文不值,但24年后的房子确实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居住体验。
房地产行业,终于开始它真正的进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