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军事才能如日月星辰照耀乾坤——谨以此文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周年

京都闻道阁 2024-12-25 10:45:03

文丨廖惠尧

中国人民敬仰、爱戴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是当之无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哲学家、战略家、战术家、预言家、作家、诗人、书法家……

十几个荣誉称号集一身的毛泽东似神而非神,是凡人而非凡的伟人,古今中外无人能及。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出生于湖南湘潭韶山一个善良普通家庭,少年读私塾,1912年毛泽东以第一名成绩考入湖南长沙省立一中,1919年6月长沙师范学校毕业后,离开家乡北漂北京 。青年毛泽东从没有想过打仗之事。正如他以后多次讲的“1927年前我还是白面书生,没有想过打仗的。”

然而,中国历史给他开了个玩笑,在悄无声息中将毛泽东推向中国军事战场,而且在军事领域里如鱼得水,以他的聪明睿智,将他的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毛泽东的一生,最光辉、最成功、最精彩的恰恰就是军事领域。在中国共产党党史史料里,许多文章认为:毛泽东思想体系中,最丰富、最完善、最系统的理论内容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毛泽东的人生中,他最丰富多彩,最有激情,最难以忘怀的岁月,是在战争中度过的时光。那是1976年上半年,毛泽东生命的最后一刻,工作人员陪同他看战斗故事片《难忘的战斗》,当银幕出现一批批年轻的战士倒下,顿时毛泽东泪如雨下。当看到解放军扛着武器浩浩荡荡进城,毛泽东再次泪流满面,激动异常。这是有此经历才有此真情实感,几十年过去了,他仍然怀念为国捐躯的战友,念念不忘战火纷飞的年代。因为他对军事生活,对战友们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情结。

毛泽东在全党全军领袖地位和在全国人民群众中的威望,是与他用兵如神的军事指挥艺术和科学的军事理论创造分不开的。毛泽东不愧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伟大的军事家。这一结论是经过历史检验,人民包括外国军事专家及国外国家领导人公认的称号。

那么,毛泽东既没有进军事院校,又无师指导他,又是农民的孩子,他是怎样炼成卓越的军事家呢?

1.博览群书,知识、阅历丰富无人能及

毛泽东从小生活在农村,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人们的生活疾苦有深切的感受,这使毛泽东胸怀改变广大农民贫穷命运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其投身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毛泽东师范毕业后,从湖南北漂北京,经他的恩师杨昌济的推荐,在北大图书馆当管理员,此份工作正合其意,因为有机会看到许多好书。他从小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书籍,吸取各种营养。读书成了他生活不可缺的一部分,直至生命终止才放下手中书。据清理毛泽东遗物,许多书被圈圈点点。其读过的藏书多达九万多册。可贵的是不论传统文化,还是现代先进思想理念,都 被他融汇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而深邃的战略思维体系。

在北京毛泽东认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领路人李大钊等革命先驱,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自此,毛泽东向马克思主义方向发展。他更加认真读书学习,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把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运用到波澜壮阔的大革命时代的实践中,他常到南方各地调研,传播马列主义思想,他率领农民发动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南昌起义等革命运动。这一时期毛泽东确立了自己的世界观,有了明确的信仰和理想。认准马列主义理论才能解决中国前途问题,他和战友们像在黑夜中看到指路明灯。

2. 开天辟地,亲手缔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

毛泽东自结识李大钊并与他交谈后,受益匪浅,以后他多次讲到,李大钊是他真正的老师。自此他坚守信仰,牢记初心,胸怀远大目标,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做事。在国民党特务四处抓捕革命党人,身处白色恐怖情况下,与其他同志一起,按照既定目标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在湖南农村调研和传播马列主义时,提出中国农村土地是农民根本性的问题。在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南昌起义受挫后,针对部分同志对大革命处于低潮缺乏信心时,回答了“红旗到底要打多久”问题、提出“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在多次革命运动遭遇失败之时,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等英明论断。并要求大家,胜不骄,败不馁,团结一致,坚守信念,坚持胜利。他与一大批忠于革命事业的先驱者为广大劳苦大众,点燃自己,照亮他人。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他深入了解中国国情与社会现实,熟悉华夏山川地理,民风民俗,为他制定符合实际的军事战略提供了科学丰富依据。毛泽东与其他革命先驱为建党、建军、建国重大节点,浴血奋战,前赴后继,躹躬尽瘁。继建立中国共产党后,仅仅6年,又于1927年8月1日举行南昌起义,建立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人民武装队伍中国工农红军。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武装中国工农红军的建立,是划时代的重要事件。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企盼着崭新的社会制度降临华夏人间。

3 红军受创,为保存实力离别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横空出世,6年后又创建工农红军,国民党蒋介石既气又恨。毛泽东选择井冈山为红军的根据地是眼光独到,朱德率先率部上井岗山与毛泽东会师。对红军而言自然是好事,而国民党蒋介石则睡不安食无味。因为共产党的存在,红军的壮大。必然对国民党产生威胁,岂容共产党继续存在?

中共和红军便成为国民党的眼中刺,千方百计绞杀中共和红军,不断派正规军围剿红军,连续3次数倍于红军兵力对井冈山实施围剿打击。但是,毛泽东“黄洋界上炮声隆,我自岿然不动”,他沉着冷静,毫无惧色,审时度势,充分利用井岗山地形,开展十六字诀游击作战方 针“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疲我打,敌驻我扰”。从第一次到第三次反围剿,全军指战员上下紧密团结,水来土挡,兵来将挡,多次取得了以弱胜强,以小胜大,缴获不少新式武器的战绩。毛泽东率领红军取得胜利本该表彰,但是,王明、博古等左倾教条主义者反而扣帽子,打棍子。把毛泽东架空排挤出领导层外,时任红军领导自以为喝了点外国墨水了不起。在许多情况未弄清情况下,盲目指挥部队攻打赣州,人家城墙坚如铜墙铁壁,红军手持落后武器站在墙根根本没法攻打。反而被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城门前满地是红军官兵尸体 ,谁看了也会心疼不已。这就是当年秀才纸上谈兵的结果。

由于井冈山时任红军领导指挥错误,导致井岗山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失败,第五次再度失败。毛泽东早己看出问题,如不改正必将葬送红军和中国革命。毛泽东据理力争,要求战略转移,保存实力。毛泽东意见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和拥护。

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四军28、31团和军部直属部队3600人撤出井冈山根据地。

井冈山的红军兴旺时多达十几万人,离别时只剩下8.6万人。1934年11月红军抵达湖南湘江,遭遇国民党强敌,湘江一战红军损失惨重,兵员再度锐减。只剩3万多人。

4 .遵义会议,重大转折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

长征中的毛泽东和红军指战员此时已看出问题,并了解到国民党正调兵遣将围堵消灭长征中的红军。全军纷纷要求改变现状。因此,1935年1月15一17日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基本按毛泽东思路进行,王明、博古作了检查,随后毛泽东发言,认真详实分析了形势,直言王明、博古所犯的错误和危害及原因,并指明今后的出路。毛泽东的发言有条有理,实事求是,无可辩驳,获得到会同志的支持。会议决定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最高军事首长是朱德和周恩来,此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历史证明此次会议是红军历史转折的重要会议,红军将在毛泽东的率领下稳步前进。

5. 四渡赤水,彰显伟人军事智慧的光辉篇章

遵义会议圆满完成了红军赋予它的使命,会议结束第3天即1935年1月19日凌晨四点半,中央红军离开遵义,向贵州和四川交界处的赤水进发。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赤水会成为全世界都知道的地方,因为它曾带给人们惊心动魄的历史画面。

四渡赤水战役,是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的经典之作。中央红军在井冈山历经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路上红军面临敌军的重重围堵,形势极为严峻。

毛泽东临危受命,冷静沉着,要想冲出包围圈,必须依据敌我双方态势,灵活指挥红军穿插敌军重兵集团之间。

笔者在查阅党史资料发现有下面一段四渡赤水最简单明了的解释。

“一渡赤水,红军避敌锋芒,向西转移;

二渡赤水,出其不意,杀回黔北,重占遵义,大败国民党军,极大地鼓舞了红军士气;

三渡赤水,声东击西,佯装北渡长江,引敌西进;主动出击,调敌主力至川西南,红军打贵阳虚幌了一枪。

四渡赤水,从敌空隙,主力南渡乌江,跳出敌军包围圈。”

此役,毛泽东巧妙利用敌人的判断失误与兵力分散,忽东忽西,声东击西,在运动中创造战机,打乱敌军部署,使红军在战略转移中从被动转向主动,成功摆脱了绝境,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蒋介石下得不说“不是我蒋某无能,是润之太厉害了!”

这一伟大战役,淋漓尽致地彰显了毛泽东卓越非凡的军事才能与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在军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不朽篇章。

6. 胸怀全局,统领人民向太阳

中央红军在经历千山万水,艰苦卓绝的行军打仗,内部分裂党和军队的斗争。于1935年10月19日终于到达目的地,陕西省吴起镇,这时近十万红军出发最终到达者剩下7200人。这些经过生死考验,对党忠诚考验的伟大战士理所当然是国家宝贵财富。但是,他们稍作休整,又投入伟大的抗日战争。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展现出卓越的战略远见与领导才能。他精准剖析中日形势,提出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深刻阐明战争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为全国抗战指明方向。其《论持久战》等著作,坚定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与决心,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成为抗战中坚,在敌后战场有力地牵制和打击日军,为抗战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解放战争中,毛泽东的军事指挥艺术发挥到极致。他统筹全局,指挥人民解放军以弱胜强,在战略防御、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等各阶段都制定精妙策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英明决策与部署,彻底扭转战争局势。他带领中国人民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毛泽东老一辈革命家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开启了中华民族历史新纪元,其功绩永载史册,深刻影响着中国。

作为毛泽东亲身带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完成了建党、建军、建国三大重要大事,古今中外有多少人能做到?据统计,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亲自组织指挥和参与指挥的战役战斗达到239次之多。更何况当时战争之困难,条件之险恶常人是难以想象到的。

毛泽东虽未进过军事院校,但他聪明睿智,善于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善于把书本学到的知识巧妙运用到实战中去。特别是他善于用娴熟的辩证法分析战争,紧紧掌控战争变化。在井冈山时期根据敌强我弱,山区地形复杂,他曾总结部队作战体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毛泽东认为,这种战术“真是古今中外的战术都不同,任何强大的敌人是奈何我们不得的。”

正是这种对党对人民的深情和责任感、对知识的积累、对实践的重视、对信仰的坚守以及卓越的领导才能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才铸就了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军事传奇,引领中国革命走向伟大胜利,成为永载史册、深受人民敬仰的伟大领袖。

中国人民永远缅怀伟大领袖毛泽东!

参考资料:党史博采文章三篇

☆ 本文作者简介:廖惠尧,曾任职教师,后参军入伍,历任海军某高炮团战士、文书、书记,某基地政治部秘书处秘书,舰队秘书处秘书兼秘书科长,长期从事军队文字工作,后转业广州任某单位党委书记兼总经理,并兼任香港公司董事长,因工作为军队报刊杂志提供许多文稿,并予采用,先后印制书籍三部,深受官兵喜爱。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32 阅读:375
评论列表
  • 2024-12-25 12:28

    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的千古一伟人

  • 2024-12-26 16:25

    主席千古!

  • 2024-12-26 16:04

    毛主席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 心语 12
    2024-12-26 18:22

    毛主席的才能无人能敌,他永永远远都活在我们心中

  • 2024-12-27 09:37

    心中的神!

  • 2024-12-26 19:49

    让东方女性得到解放的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