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报道,欧盟成员4月9日投票通过首轮对美关税反制措施,将对一系列美国产品征收高达25%的关税。本轮反制主要针对美方钢铝关税,涉及的商品价值约为2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704亿元)。相关关税措施预计将于4月15日正式生效,第二批关税预计将于5月中旬开始征收。其中,对大豆及多种坚果类产品的关税措施将自12月1日起实施。同日,美国对欧盟进口商品加征20%的新关税,而布鲁塞尔9日投票表决的清单并未涉及这些商品。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资料图)
当地时间4月9日,特朗普宣布暂停对部分国家实施新关税90天,降低“对等关税”至10%,但进一步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04%提高到125%,立即生效。4月10日,白宫发布行政命令,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的额外关税累计达到145%。同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将税率由84%提高至125%。
在特朗普的认知里,关税政策就是一场极限施压的游戏,其他国家一旦妥协,他就会蹬鼻子上脸,提出极为过分的要求,特别是中国,美国勒索起来只会更加没有底线,所以,面对美国的关税恐吓,中国别无选择,只能硬刚,不然的话,谁都无法确定,特朗普的胃口到底有多大。对于世界经济而言,中美贸易的确至关重要,但即便如此,中国也绝不会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换取和平,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妥协换来的从来不是和平与尊重,而是对方的得寸进尺,对于美国的关税大棒,中国只能奉陪到底。
欧盟(资料图)
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沃尔夫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难以达成制造业回流的目的,并且会造成美国消费价格上升,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降低,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或者“滞胀”,同时也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国际信誉。世界贸易组织4月16日发布的报告表明,美国的关税政策致使全球贸易前景严重恶化,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量预计将下降0.2%。同时,4月9日,欧盟成员投票通过首轮对美关税反制措施,将对一系列美国产品征收高达25%的关税,于4月15日生效。
此次欧盟的反制清单并非“一刀切”,而是经过精心设计。一方面,重点针对美国共和党票仓州的优势产业(如农业和制造业),例如蔓越莓、橙汁、钢铁制品等,意在通过政治施压迫使美国让步;另一方面,反制分两阶段实施,首轮4月15日生效,次轮5月中旬启动,为谈判预留了窗口期。欧盟委员会明确表示,若美国同意“公平协议”,反制可随时暂停。这种策略既展现了强硬姿态,又未完全关闭对话渠道。但美国是否找台阶下就无法预料了。
大批国产新能源汽车在等待装船出口(资料图)
另外,环球网报道,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证实,中欧已经重启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双方同意为中国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以取消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关税。这意味着横亘在中欧之间的最大贸易矛盾,有望得到解决。而此次中欧就中国生产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谈判取得突破,同样与美国有很大的关系。毕竟欧盟也是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主要受害者之一。
事实上,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维护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对世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如今,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以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贡献着重要力量,为解决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指引着方向。“在变乱交织的世界中,各国应携手强化区域产供链融合韧性,推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以合作求共赢。”陈征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