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山西儿童不慎落水,15岁少女以命相救,被救儿童竟走上不归路

梦里水乡缘 2024-12-25 18:15:46

1983年12月8日,在山西太原迎泽公园南湖,几个小家伙在冰上嬉闹,欢声笑语洒满四周。

其中,十岁左右的王锐和余斌玩得尤为起劲,你追我赶,不知不觉间远离了岸边,踏上了湖心那层看似坚固实则薄弱的冰面。

他们正玩得开心,没意识到危险悄悄靠近。

突然,一声清脆的冰裂声划破了冬日的寂静,余斌脚下的冰面瞬间崩塌,他惊恐地坠入冰冷刺骨的湖水中。

王锐见状,本能地伸手去拉,却也随之跌入水中。

突然发生的事情让两个小朋友吓得不知所措,他们在冰凉的水里奋力挣扎,求救声越来越小。

此时,正在湖边凉亭里认真复习功课的池越忠,听到了孩子们的呼救。这位15岁的姑娘,正处于青春绽放的年纪,是太原十五中物资管理专业班的学生。

在当人民教师的老妈的培养下,池越忠不仅学习上很优秀,而且心地善良、勇敢。听到呼救声,池越忠毫不犹豫地放下手中的书本,循声奔向事发地点。

眼前的景象让她心头一紧:两个孩子在冰冷的湖水中苦苦挣扎,生命危在旦夕。没有片刻迟疑,池越忠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薄冰,匍匐着向湖心爬去。

“小朋友,别害怕,我来救你们!”

池越忠的声音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坚定,给予了两个落水孩子一丝希望。她小心翼翼地爬到冰窟边缘,伸出手,试图将孩子们拉上来。

命运的转变总是来得太突然。在池越忠即将拉住余斌的手时,她身下的冰面也开始发出令人心悸的破裂声。

下一秒,冰面破碎,池越忠也坠入了冰冷的湖水中。刺骨的湖水瞬间吞噬了池越忠,但她并没有惊慌失措,反而更加坚定地游向两个孩子。

她用尽全力将两个孩子推向冰洞边缘,希望他们能够抓住机会,爬上岸边。

信息来源:中国军网-英烈纪念堂

幸运的是,公园绿化队队长王志胜闻讯赶来,组织众人展开救援。大家伙儿齐心协力,王锐和余斌最终都安全上了岸。

王志胜又潜入水底,把昏迷的池越忠从水里捞了上来。

此刻,池越忠的双臂仍旧高举,但身体已冻得硬邦邦的。医生抢救了14个小时,最终还是没能救回她的年轻生命。

池越忠,一个15岁的少女,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永远地走了。

池越忠的离去,给她的家人带来了无尽的悲痛。她的母亲在医院里悲痛欲绝,接受不了女儿突然离世的现实。

王锐和余斌,那两个获救的小家伙,心里头满是自责和内疚。他们为自己一时的贪玩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也永远地背负上了这份沉重的恩情。

王锐和余斌被救后,在池越忠的墓前立誓,决心努力学习,努力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以此来感谢池越忠的救命之恩。

然而,二十年后,两个男孩的人生轨迹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王锐的父母并没有因为儿子死里逃生而过分溺爱,反而更加注重对他责任感和感恩之心的培养。

他们带着王锐来到池越忠家中,表达感激之情,并告诫他要永远记住池越忠的恩情,珍惜生命,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尽管池越忠的父母悲痛欲绝,但他们还是支持王锐努力学习,过好每一天,这样也算是给池越忠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13岁那年,王锐的父亲去世,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他的肩上。他挺身而出,肩负起养家的重担,一边勤奋学习,一边悉心照料母亲。

两年后,王锐的母亲做主让他参了军,希望他能够在部队里锻炼意志,磨砺品格。复员后,王锐进入太原中药厂工作。

那美好的时光没过多久,这家工厂就因为经营问题关门了。

面对生活的困境,王锐并没有放弃,他牢记池越忠的恩情和父母的教诲,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最终,他成为了一名司机,虽然工作辛苦,但他依然兢兢业业,并且乐于助人,经常帮助路上遇到困难的司机。

王锐始终铭记着池越忠的救命之恩,逢年过节都会去探望池越忠的父母,带去问候和关怀。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当年的誓言,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以此来告慰池越忠的在天之灵。

与王锐的家教风格不同,余斌的家长则是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从湖水中被救起后,余斌成为了家里的“宝贝疙瘩”,父母对他的溺爱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无论他犯了什么错误,父母都会无条件地包容和袒护,甚至认为是孩子的天性使然,不值得苛责。

余斌之所以这么骄横,就是因为他从小被过分宠溺。他学习不用心,在学校里调皮捣蛋,经常欺负同学。

即使邻居投诉,余斌的父母也总是以“孩子还小”、“玩是孩子的天性”等理由搪塞,从未真正教育过他。

这种无底线的宠溺,让余斌胆子越来越大,他变得越来越自以为是,对别人的感受毫不在意。

随着年龄的增大,余斌的成绩是越下滑越厉害,最后初中都没读完就退学了。

即便如此,余斌的父母也没有过多责备他,反而觉得“不上学也行”,甚至拿高尔基的例子来安慰自己。

余斌在妈妈的帮助下,找到了机械厂的一份工作。

然而,从小娇生惯养的他根本无法适应工厂的工作环境,没干多久就因为操作失误弄坏了机器,被厂长扣发了奖金。

余斌非但不反思自己的错误,反而对厂长大发雷霆,一怒之下辞职不干了。

即使朋友劝说余斌的母亲让孩子回去向厂长道歉,争取继续工作的机会,余斌的母亲也坚持认为自己的孩子没错,反而与朋友闹得不欢而散。

后来余斌觉得开出租车来钱快又自由,于是他成了一名出租车司机。

然而,好景不长,一天晚上,他慌慌张张地跑回家,声称自己遭遇了抢劫,钱财被洗劫一空。

余斌的父母一听,比儿子还慌张,一边咒骂那帮劫匪,一边劝他别再开出租车了,太不安全了。就这样,余斌再次回到了无所事事的状态。

他开始结交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其中一个绰号“黑哥”的人,出手阔绰,生活奢靡,让余斌羡慕不已。

他渴望过上像“黑哥”一样的生活,于是开始为“黑哥”做事,逐渐卷入黑社会团伙的犯罪活动。

起初,“黑哥”只是让余斌做一些打架斗殴、收取保护费之类的事情。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余斌因为一场打斗,不小心把对方打死了。他的人生,彻底滑向了深渊,被判处死刑。

在狱中,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余斌才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

他想起了当年在冰面上挣扎的情景,想起了池越忠奋不顾身救他的场景,想起了自己在池越忠墓碑前立下的誓言。

他十分懊悔,觉得自己没好好把握池越忠用命换来的新生,结果走了条回头路。

临刑前,余斌对来看望的母亲说,他想请妈妈代他去池越忠的墓前放一束花,代表他的歉意和悔意。

余斌妈听了这话,感到特别不好意思,眼泪都出来了。她知道,是自己对儿子的溺爱,毁了儿子的一生。

2003年12月9日,是池越忠牺牲20周年的纪念日。王锐今天来到池越忠纪念碑前,放了一束花,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回忆。

而就在同一天,余斌被执行死刑。

两个曾经一起落水的男孩,一个用善良和责任书写着人生的精彩,一个却用罪恶和悔恨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2015年,由王志胜编剧并导演,以池越忠、王锐、余斌为原型的电影《冰裂》正式上映。

这部电影生动呈现了那场紧张刺激的冰面救援,同时描绘了两个获救孩子截然不同的人生故事。电影最后画面停在了迎泽公园里,池越忠的纪念碑上。

那“红烛虽小,精神永存”八字,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似乎在讲述池越忠的勇敢事迹和伟大精神。

《冰裂》这部电影,不仅是对池越忠的缅怀和致敬,更是对家庭教育的深刻反思。

它提醒着我们,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溺爱带来的毁灭性后果。

它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故事,警醒更多父母,用正确的爱,引导孩子健康成长,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而我们,也应该从这个故事中汲取教训,用正确的家庭教育,为孩子们的未来,铺就一条光明之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