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心理学小课堂——真正的沟通是什么:同理心的运用

心理咨询师陈实 2024-07-01 15:23:55

不论您是希望花时间和精力深入学习心理学,希望将心理学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还是希望用心理学帮助他人,您都可以在《口袋心理学小课堂》获取到关于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全貌,我将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对这门学科做一个简单介绍,希望碎片化的时间里,获取到您所需要的东西。

当我们一心想说服对方时,重点在传达我们自己的需求,这很容易落入单向的沟通模式,所以当无法达到原本目的时,我们就称之为“沟通无效”,并为此感到沮丧或生气。事实上,单向的沟通本来就不容易引发对方正面的回应,我们应该谨记人们多多少少都有抗拒改变的倾向,即便我们的要求从各方面看来都完全合情合理,也很少有人会爽快地承认“你说得有理,就这么办吧”。

高质量的沟通往往是双向的,带着“理解”的意图,此时沟通的功能主要是促进表达与谈话,让双方都能比沟通前更了解彼此的想法,至于对方是否改变他的态度或行为倒是其次。双向的沟通远比说服对方来得困难,关键在于我们要先搁置改变他人的意图,并有雅量去聆听与我们不同的思维。奇怪的是,当带着一份纯粹理解的意图去沟通,几乎会产生某种程度的改变,也许是形势,也许是对方,也许是我们自己。

基于这个理解的意图,自然会进入所有沟通技巧的核心层面一一“同理心”。我们曾在前面的“入本主义”背节谈到这个主题,同理心就是放下自己的判断,单纯地站在对方立场,聆听他到底想说什么。当一个人冷漠或生气地对待我们时,我们如果暂时忽略自己的不舒服感觉,思考“他现在是什么样的感受?”、“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感受?”、“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就是在运用同理心。

同理心是相当好用的沟通工具,但有两种人学起来会比较困难,下面我来谈一谈。

最后,人本主义的大师罗杰斯有一句话我很喜欢,送给大家:

关系包括开放性的感情沟通,接受对方为有价值的个体且有深刻同理心的了解。

关注我,获取更多心理学相关的内容和资讯,让我们一起探索心理学的智慧,共同成长。

也欢迎您的随时联系,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您对同理心,怎么看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聊聊!希望能看到您的看法。

1 阅读:3

心理咨询师陈实

简介:资深督导,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