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酱酒热退潮后,贵州白酒一片萧条,眼瞅着日子像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贵州白酒开始四处“咬人”,去年先炮轰了川酒(郎酒)、苏酒(洋河),而今则将矛头对准了贵州“自己人”。
被怡亚通(002183.SZ)“剥离”的大唐酒业,而今又遇上“李鬼”了,而且还被“李鬼”搞的嗷嗷叫,怎一个“衰”字了得。
日前,大唐酒业在其官方公众号发布了《关于与大唐酒业集团公司相关纠纷案的严正声明》,透露去年以来遭遇了“另一家大唐”的不正当竞争。具体声明财金龙门阵不再赘述,网上有声明,我就不贴了。
总之大体意思就是,去年有多批人士到大唐酒业出示买卖合同,要求履行合同、交付产品,发现与对方签约的企业实际是另一家名为大唐酒业集团,与大唐酒业并无任何关联,最后发现是大唐酒业集团不正当竞争,被当地法院判了,赔偿大唐酒业5万。
赢了官司的大唐酒业觉得不满意,还要公开炮轰“大唐酒业集团”,大有要把对方彻底搞臭搞死的态势,果然贵州白酒发起狠来,连自己人都“咬”。
整个事件其实就是大唐酒业被蹭了一下,从法律上讲,虽然宣传材料上用了大唐酒业的东西,但是与渠道签订合同上大唐酒业集团并未有其他违规违法之处,你可以说大唐酒业集团有点阴,耍了的小手段,但是法院也判他输了啊,至于渠道商上错门,你大唐酒业说清楚不就行了。
“欠债还钱,杀人偿命”不仅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道理,更是为当下的国家法律所吸收,但是冤有头债有主、惩罚与过错相对应,你大唐酒业如果觉得一审法院判决不公可以上诉,当然公开炮轰也是你的权利和自由。
这就有点“双标”了吧,去年二郎商标战、“贵玉”战的时候,一众所谓的“正义之士”可是高举道德大棒,什么以大欺小没胸怀没格局、破坏中国酒业和谐、司法不公有猫腻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把中国酒业的笑话让业内外看了个遍。
而今轮到贵州兄弟内战怎么不说这些了呢?对于大唐酒业集团存不存在以大欺小,大唐酒业是不是没格局没胸怀呢?
大唐酒业注册资本,成立于1999年开始,注册资本10000万,实缴10000万元,又与上市公司怡亚通“联姻”过,在贵州白酒行业,想必也是有点影响力;再来看这次被炮轰的大唐酒业集团,2022年更名现在名字,也就是说作为酱酒热的高位入局者,真够惨的,注册日资本5000万,但没说是否实际缴纳,大概率没有实缴。
谁强谁弱,一目了然,既让你都都赢了官司,为啥还在那叫屈呢?如果觉得判决不准可以上诉,不仅赢了官司,还要大肆炮轰并继续上诉,格局在哪里?胸怀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