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场上对于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这也使得不少考生家长将目光转向了金融学专业,该专业对数学、政治科目要求较高。该专业适合对经济有浓厚兴趣、对数理统计,国际政治有爱好的学生就读。
下面就来一起看看,2025年金融学专业院校榜单情况吧!
中国农业大学表现亮眼,上海财经大学下降显著此次榜单中,中国农业大学排名上升明显,从去年的36名上升到28名。虽然是农业类院校,但中国农业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实力却非常强劲,在2025年被评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而且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农业大学的整体学科实力(如农业工程、食品科学等A+学科)为金融学提供了坚实的资源支持,尽管传统的金融行业竞争激烈,但金融科技、农业金融等细分领域的人才需求激增。中国农业大学依托其农业学科优势,契合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在金融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鲜明特色,且更符合当下市场人才需求,推测这也让不少考生选择报考中国农业大学。

另一方面,上海财经大学排名下降显著,从去年的13名掉到今年的21名。推测这一情况的转变与金融行业对人才需求的转向有关,传统的金融类人才不再受到市场追捧,用人单位更倾向于选择“技术+金融”交叉领域(如金融科技、数据分析)等相关人才。而综合类院校学科门类齐全,在学科交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人才培养更符合当下需求。出于对将来就业的考量,不少考生更倾向于选择同分段的综合类院校。
地域优势明显,头部院校均来自北京上海地区院校的报考热度有时也与其所在地理位置有一定关联,比如此次榜单中,排名前五的院校均来自北京、上海地区。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监管中心(央行、证监会等所在地),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两地汇聚了全国80%以上的头部金融机构总部以及外资机构区域总部。这直接带动了本地高校的实习、就业资源。出于对未来发展的考虑,有意向报考金融学专业的考生会优先选择这两地的高校。

虽然地域优势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院校的报考热度,但在此次榜单中,来自中西部地区的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六、武汉大学排名第八、电子科技大学排名第十二)表现却很突出,排名稳步上升。
近年来国家推动中西部高质量发展,带动了区域金融需求的增长。武汉大学依托湖北作为中部经济枢纽的区位优势,与武汉光谷、长江经济带企业合作,培养本地化金融人才,毕业生在华中地区金融机构就业率显著提升,吸引了不少考生家长的注意。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浪潮的兴起,各行各业皆面临转型现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依托数学、计算机等学科,重点发展金融科技、量化金融等方向,课程设置强调数理建模与算法应用,契合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而电子科技大学凭借电子信息领域的优势,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融入金融学教学,其金融工程专业与华为、腾讯等企业合作,培养“技术+金融”复合型人才。这两所院校均具备理工科与金融学科的深度融合优势,符合当前金融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特别声明:本文为易度排名(yidupaiming)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