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这个在广西山区靠吃野菜、用洗衣粉洗头的孤儿,如今已经变成了别人眼中的"传奇"?
2014年当14岁的杨六斤通过电视节目获得数百万善款时,所有人都以为他会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然而他却选择将150万捐出来修建家乡公路,默默改名上大学。
这个"野菜少年"用行动证明:命运给他开了一个玩笑,但他的回应却足以让所有人肃然起敬。
不过你们知道他现在过得怎么样吗?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是的如今的杨六斤过得确实很好。
走在校园里你根本认不出他就是当年那个"野菜少年"。
阳光洒在他黝黑的脸庞上,硬朗的轮廓里透着一股坚毅。
要不是认识他的同学偶尔提起,没人会把眼前这个爱笑的大男孩和新闻里那个瘦弱的身影联系在一起。
"现在的日子真的很普通,但我很珍惜。"这是他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每天他就和其他大学生一样,背着书包穿梭在教学楼和图书馆之间。
偶尔参加社团活动,也会和同学一起去食堂打打闹闹。
但内心深处他始终保持着一份别人难以理解的沉稳。
每到假期他总是第一个订好返乡的车票。
不是为了赶着回家休息,而是为了看望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师长。
老师们说现在的他长高了、壮实了,但那份质朴的本色一点都没变。
更让人敬佩的是他对善款的处理方式。
要知道换做是其他人,突然得到数百万善款,怕是早就美滋滋地挥霍起来了。
可他却把其中的150万捐出来,用来修建家乡的公路。
"那条路之前可难走了,下雨天全是泥村民出行真的很不方便。"当地的老乡这样回忆道。
如今再去看那条崭新的水泥路就像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在青山绿水间。
每当提起这件事,村民们的眼里总是闪着光:"这孩子有出息,懂得感恩没有忘记家乡啊!"
有人说他傻放着好好的钱不用,非要给村里修路。
但在我看来这恰恰体现了他的不平凡之处。
毕竟能在年少时就懂得反哺家乡的人,又有几个呢?
然而谁能想到如今这个懂事知恩的大男孩,曾经有着这样一段令人心碎的往事。
回到2000年的广西山区,一个六斤重的男婴呱呱坠地。
父母开心地给他取名"六斤",朴实的名字里满是对孩子的期待。
那时候的日子虽然清贫,但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
杨父虽然只是个普通的打工人,却把所有的爱都给了这个家。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这份温馨仅仅维持了短短六年。
2006年的那个夏天,一个噩耗彻底击垮了这个脆弱的家庭。
杨父在外打工时发生意外,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个噩耗像一记重锤,把原本幸福的家砸得支离破碎。
杨母整日以泪洗面,连看杨六斤的眼神都变得淡漠起来。
没想到祸不单行,祖父又因脑溢血突然离世。
这一连串的打击,就像一把锋利的刀,生生地把这个家庭割裂得鲜血淋漓。
对于年仅六岁的杨六斤来说,这些变故来得太突然、太残酷了。
他甚至还没来得及理解什么是"死亡",就不得不面对亲人一个接一个离去的现实。
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在一个雨夜,杨母带着他的弟弟悄然离去。
当他顶着大雨跑遍整个村子寻找时,邻居告诉他一个残酷的事实:母亲不会回来了。
从那天起他就只剩下年迈的祖母相依为命。
两个可怜人相互取暖,却敌不过命运的无情。
不久后连最后的亲人祖母也离开了人世。
就这样一个还不满七岁的孩子,硬生生地被推到了生活的悬崖边上。
所有能依靠的亲人,就像秋天的落叶一样,一片片飘走了。
幸运的是他还有一个远在他乡的堂兄。
每年500元的接济,就像一根救命稻草,给了他活下去的希望。
可是500元能买什么呢?还不够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吃饱穿暖。
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学会自己找食物。
上山采野菜虽然又苦又涩,可总比饿肚子强。
用树枝和尼龙绳做成简陋的鱼竿,蹲在小溪边等着鱼儿上钩。
别人家的孩子嫌弃洗发水不够香,他却连洗发水都舍不得买,只能用洗衣粉代替。
每到过节的时候,邻居家飘来的饭菜香味总是让他肚子咕咕直叫。
但他从不开口讨要,只是默默地啃着自己的野菜。
这一切的苦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就在所有人以为这个苦命的孩子将在困境中长大时,2014年命运终于向他伸出了援手。
广西电视台的一档公益节目,成了改变杨六斤人生的转折点。
当时的节目组正在农村寻找报道素材,却一无所获。
直到杨六斤所在学校的校长向县教育局推荐了这个坚强的孩子。
记者们赶到学校时,眼前的一幕让他们震惊了。
就见一个瘦小的身影蹲在角落,正在专注地啃着一把野菜。
那野菜都是些没人要的杂草,苦得能让人眉头紧皱。
可在杨六斤看来,这就是他的"午餐"。
镜头对准这个14岁的少年时,他却露出了腼腆的笑容。
记者问他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想见见我的妈妈。"
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在场的工作人员都红了眼眶。
节目播出后杨六斤的故事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无数涟漪。
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短短时间内善款就达到了数百万元。
这对于一个山区的孤儿来说,简直就像做梦一样。
而节目组也没有忘记他的心愿,开始帮他寻找离家多年的母亲。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真的找到了!
然而重逢的场景并没有想象中的温馨。
母亲紧闭着房门,不愿意见这个魂牵梦萦的儿子。
即便在邻居的反复劝说下打开了门,母亲的眼神里依然充满了愧疚和躲闪。
但让所有人意外的是,杨六斤并没有责怪母亲。
他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句:"妈,我过得很好你不用担心。"
这份宽容和成熟,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哽咽了。
甚至有记者后来说:"那一刻,我感觉站在面前的不是一个14岁的少年,而是一个历经沧桑的智者。"
面对突如其来的数百万善款,杨六斤的选择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换做普通人或许早就开启"富二代"模式了。
但这个不平凡的少年偏偏选择了一条令人意想不到的路。
他先是默默地更改了自己的名字,仿佛要和过去那个"野菜少年"告别。
可他骨子里的那份淳朴和善良,却一点都没变。
当大家都以为他会先改善自己的生活时,他却拿出150万来修建家乡的公路。
"我吃过的苦不想让其他人再吃。"这是他的肺腑之言。
更让人感动的是,他还主动资助其他和自己有着相似经历的孤儿。
"我知道那种无助的感觉,所以更要帮助他们。"他总是这样说。
在这个"为爱发电"的少年眼中,善款不是他的私有财产。
反而像是一个接力棒,传递着社会的温暖。
如今的他已是大学校园里的一名普通学生。
不过在我看来他的平凡中藏着最动人的高贵。
因为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生最大的幸福,不是得到而是学会给予。
他用一颗赤子之心,诠释了什么叫"心怀感恩,以善报善"。
就像一位哲人说的:有些人,活得很低调却闪耀着最耀眼的光芒。
而现在的杨六斤,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让这份光芒温暖着更多的人。
我想这或许就是他选择默默改名的原因吧?
不是为了忘记过去,而是要以一个全新的身份继续前行。
这个来自广西山区的少年,正用他的善意和勇气,续写着新的人生篇章。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最珍贵的希望。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