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三一集团与济源钢铁在济源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签约过程中,三一集团副总裁袁春燕强调:在工程机械行业深度调整的五年间,济源钢铁是极少数保持稳定供货且不亏损的钢铁企业,这种抗压能力彰显了企业实力。
逆流而上,成绩喜人
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济源钢铁”)2001年改制为全员持股的民营企业。目前,拥有员工800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00人,资产总额250亿元。
从2002年元月起至2021年9月底,企业纳税总额超过100亿元。
2023年,济源钢铁实现销售收入275亿元,利润6.7亿元,实现税金5.5亿元。利润总额及吨钢利润处于行业前30位。
2024年1—5月份,累计实现营收107.7亿元,同比减少0.6%;利润2.23亿元,同比增加5.3%;上缴税金2.16亿元,同比增加1.5%。在中钢协统计的92家企业中,利税总额位列第25位,利润总额位列第27位。
转型发展,差异化竞争
济源钢铁自2004年起,先后投资80多亿元,启动了“普转优”、“优转特”工程。经过多年发展,在产品结构方面,实现了“普转优、优转特、特转精”,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优特钢企业。
据中国特钢协会2021年10月份统计报,济钢优特钢产量排名全国第5位,特钢产量排名第4位,其中轴承钢排名第3位,齿轮钢和弹簧钢均排名第4位。
2023年济源钢铁特钢产量排名全国第3位,其中轴承钢排名第2位、齿轮钢排第5位、弹簧钢排名第3位,已经由中国优特钢行业第一阵容进入核心阵容。
济源钢铁官网显示,公司产品包括优特钢棒、线材、建筑用钢及精加工钢材,其中优特钢比例90%。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风力发电、石油化工、海洋工程、铁路及轨道交通等行业。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示意
大动作不断
项目建设:
2021年12月11日,拆除5#6#500m³高炉,在旧址建设新3号高炉。2022年8月27日,产能置换3号高炉工程开工。

2022年11月16日,济源钢铁特殊钢大圆坯项目正式启动。2024年1月,济源钢铁特殊钢大圆坯项目竣工投产,特殊钢大圆坯弧半径18.5米,可生产∅600mm--∅1300mm断面连铸坯,是目前已投产的同类项目中最大断面的连铸圆坯生产线。

2025年3月26日,济源钢铁30万m³高炉煤气柜项目顺利完成主体建设和交叉调试,正式投用,是近两年济源钢铁投资最大的能效工程。
多元化布局:
2024年开年以来,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多家企业持股比例上升,新增对外投资,不完全统计如下:
认缴出资3000万元,投资河南国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占比60.00%;
认缴出资51万元,投资济源市国泰金睿矿业有限公司,占比51.00%。
2025年2月,投资洛阳国泰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投资比例100%。
2024年6月7日,在河南国泰型材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份比例从60%增加到89.5%。2024年6月21日,在河南济钢国泰物流有限公司的股份比例从60%增加到88%。2024年6月22日,在济源国泰实业有限公司的股份比例从70%增加到86.5%。
不减员、不裁员
近年来,全球钢铁行业正处于下行周期,面对钢铁寒冬,济源钢铁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玉田在2023年元旦致辞中指出:2023年公司的工作目标是保生存、不出局;保饭碗、不裁员。
2024年9月,济源钢铁发布视频《知困难 谈举措——打赢钢铁寒冬保卫战》,其中提到不减员不减资。
2025年新年开局之时,济源钢铁在市场下行期,逆势增加员工收入水平,人均月增资300-500元,集团年增资额达3000万元。

图片来源于官网,仅用于示意
经过多年发展,面对诸多挑战,济源钢铁逆流而上,在项目建设、多元化布局、逆境突围等方面,留下了坚实的印记。目前济源钢铁正全力在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和服务制造等方面实现深度转型,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全球有影响力的精品优特钢生产基地。明天的济源钢铁,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