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谈茶第375期:抽丝剥茧展现蔡澜先生的“紫天”熟普真面目!

老徐谈茶经 2024-06-21 12:04:00

上期我们聊了蔡澜先生手中展示的勐海茶厂为香港南天贸易公司定制生产的“紫天”熟普,也就是唛号为8592的熟饼,引起了一些茶友的兴趣,今天我们接着上一期的话题聊一下。

南天贸易公司的茶生产出来是不可能留存在昆明这一类比较干燥的地方保存的,都是按照他们的订单生产好以后全部发往香港。而且时间放得长的茶,包装纸上都会有一点点茶渍,尤其是在相对比较潮湿的地方保存的茶几乎都会有。大部分茶友应该都知道2006年以前生产的茶大部分都是扎了笋壳(七饼为一筒),“紫天”熟普也一定是笋壳包的,那些年笋壳包装的茶放在湿度稍高的地区不能说100%的笋壳会被虫蛀,但绝大部分都会被虫蛀,外面受到虫蛀了里面的包装纸也不能幸免。就我所见过的存放在湿度比较高的地区的老茶都有被虫蛀的痕迹,包装纸上也会染有茶渍,比如马来仓的、香港仓的、广东仓的都会有虫蛀和茶叶包装纸上有茶渍(褐色污点)的情况,但蔡先生展示的这饼茶包装纸过于干净了,完全没有被虫蛀或染了茶渍的褐色斑点,连里边的小票都是很干净的。

再来看这饼茶的用料,这饼茶是掰开了的,看着似乎也不像九级茶,九级茶比较粗壮、茶梗多、粗叶多,但是这饼茶的用料从视频上来看的话,并不像九级茶那么低,看上去应该算是七级茶,不过这可能是视频像素的问题,这一点咱们可以把它忽略掉。

再看茶饼压制的形状,主要问题出在了背面的坑,这个坑我看着明显浅了一些,它不像是勐海茶厂的产品,至于说是茶饼中出现那一条塑料丝完全是一个正常现象,90年代的茶有杂质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比如说2005年之前生产的茶很多都会有毛发,甚至是扫把的须、鸡毛等,这类情况是非常常见的。可是,正因为有了这一条塑料丝,反过来更加证明了这饼茶大概率不是“紫天”熟普,因为90年代初麻袋很普遍,用塑料编织袋装茶的还很少,也比较的贵,并且它只能使用一次,所以成本会比较高。而那时的茶叶都很便宜,为了降低它的生产成本,都是重复使用麻袋来包装的,反而现在麻袋变得很贵了,也找不到了。

综合以上因素,我个人判断蔡先生展示的这饼茶极有可能是2004年到2006年之间生产的一款茶,为什么这样说呢?自从90年代中期台湾茶商开始介入普洱茶的经销,并且在易武定制了不少茶,其中以1996年台湾茶商的吕礼臻请前易武乡的乡长张毅老先生帮他们制作的真淳雅号为代表,从此普洱茶开始走向了国外华人的集聚区,普洱茶的市场开始扩大。同时,从90年代中期开始,部分的港台茶商开始到云南的各个茶厂,包括勐海茶厂、下关茶厂等,去收购库存的老茶,其实就是当时生产出来没卖掉的一部分,由于是积压物资,所以价格很低,这里面也包括了当时积压在渠道里的茶,他们都几乎全部买光了,至此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概念就开始流行了起来,并且得到了市场消费者的认可,之后老茶就开始迅速涨价,这其中肯定是有炒作的成分在的。

到了2002年,老茶在广东、香港以及海外市场的价格上涨得比较迅速,虽然当年看和之前的价格相比涨得很猛,但现在回顾一下就很便宜了。勐海茶厂、下关茶厂由于改制的原因在2002年基本是陷入了停产的状态,具体情况大家可以查一查,而昆明茶厂在那时早就倒闭了。2002年时的普洱茶市场销售状况又开始变得相对比较好,市场有一些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态,于是各种小厂、作坊开始大量地制作普洱茶,而且当时你要去做茶是不需要什么认证的,办个营业执照就可以开干了,有的作坊甚至连营业执照都没有,简单地弄些石磨之类的就开始制作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2007年末,所以现在市场上出现的老茶大部分就在那个时期生产的,至今至少也有14年了,这些茶也算是老茶了,具体情况我就不多讲了,点到为止,大家如果对此兴趣的话可以和我交流。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0 阅读:0

老徐谈茶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