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顾忌:错失皇位的真相

寒梦爱历史 2024-06-11 14:04:01

一、文人造反难成功:

自春秋战国以来,开国皇帝或起义军领袖多为军人、武夫,甚至是流氓无赖,鲜有读书人造反,且成功者几乎没有......或许诸葛亮不称帝就是因为如此。

二、外部阻力:

荆州集团虽强大,但益州集团有李严手握重兵,原从集团有赵云。这些人都是诸葛亮的顾忌,即便他们后来去世,魏延和马岱也不可忽视。这些人对蜀国无疑是忠诚的,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可能不会对诸葛亮忠诚,毕竟他们公私分明。

(顺便说明,魏延是以部曲归顺刘备,不存在演义中所说的叛变之事。而且,就算魏延是荆州人,也未必属于荆州集团。)

三、内部阻力:

若诸葛亮真想称帝,除外部阻力外,可能还会有内部阻力。他无法确保荆州集团所有人都与自己站在同一阵线,更无法确定杨仪这样的小人会有何举动。诸葛亮早就看清了杨仪的为人,这应该没有异议。

四、外部影响:

称帝不仅要考虑蜀国内部,还需关注周边态度。吴国是否支持诸葛亮很难说,南蛮和西羌肯定会趁机作乱,魏国也会趁蜀国内乱而有所行动。这时,诸葛亮不可能再玩“安居平五路”的游戏,也未必有人会听他的指挥。(历史上是否真有“安居平五路”也难以确定。)

五、兵民厌战:

从汉末到三国建立,战争持续了很久,死了很多人。士兵们肯定厌倦了战争,想起过去的血腥场面和并肩作战却已死去的兄弟,难免会对战争心生恐惧......好不容易告别了战争,他们难道还愿意重回战场吗?也许诸葛亮身边的北伐军不会厌战,但后方军队就难说了。从三国后期来看,诸葛瞻兵多却败给邓艾,除战略战术问题外,士兵不参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此,成都有那麽多士兵却仍投降就容易解释了。同样,益州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一直远离战争,所以人民厌战也是必然。

六、最为关键的是:

诸葛亮以继承先帝遗志、推翻曹魏篡位、恢复汉室江山为号召力,如果他称帝......自己也篡位,岂不是打脸?如此一来,诸多事情都会对他不利,到时候必然会失去人心、众叛亲离......

实际上......诸葛亮虽未篡位称帝,但在除掉李严后,蜀国的军政大权几乎全在诸葛亮或荆州集团手中,他才是实质上的皇帝,刘禅只是个傀儡罢了(这也就能解释刘禅为何反对为诸葛亮立武侯祠了)。如此,诸葛亮也没必要称帝了。

0 阅读:33
评论列表
  • 2024-07-31 21:42

    真他妈敢瞎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