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承认乌情报部门刺杀俄军高官俄乌“暗战”再升级

粟米千机 2025-04-29 09:41:24

俄乌冲突进入第四年,双方战场交锋持续胶着之际,一场针对俄军高级将领的“精准刺杀”引发国际震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罕见公开承认,乌情报部门策划并实施了针对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部高官的清除行动,标志着两国“暗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刺杀事件核心细节】‌

‌目标锁定“关键决策者”‌据俄乌双方消息证实,4月25日,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部作战总局副局长‌雅罗斯拉夫·莫斯卡利克中将‌在莫斯科州巴拉希哈市遭遇汽车爆炸袭击,当场身亡。调查显示,爆炸装置含300克TNT炸药及钢珠,通过远程遥控精准引爆,手法专业且隐蔽。

‌背景揭秘‌:莫斯卡利克直接参与俄军对乌作战的核心决策,包括巴赫穆特战役、顿巴斯春季攻势等战略规划。遇袭前一周,他曾向普京提交最新作战方案,被视为俄军前线行动的“大脑”之一。

‌泽连斯基的“高调承认”‌4月28日,泽连斯基在总统府会议上称,乌克兰对外情报局(SBU)局长汇报了此次行动的具体成果,并强调乌方将继续打击俄方“军事决策层及间谍网络”。他同时呼吁国际社会对俄实施新一轮制裁,以“削弱其战争能力”。

‌【乌克兰的“暗战工具箱”】‌

‌从战场到情报战:战术升级‌此次刺杀并非乌方首次承认针对俄高官的“定点清除”。2024年12月,俄三防部队司令基里洛夫中将在圣彼得堡遭汽车炸弹袭击身亡,乌情报部门被曝通过招募外籍人员实施行动。分析认为,乌方正以“不对称战术”弥补常规军力劣势,通过打击俄指挥链制造内部混乱。

‌“双线作战”:情报与反间谍并行‌泽连斯基同步披露,乌克兰国家安全局(SSU)已摧毁多个俄在乌间谍网络,包括渗透至能源设施和军工厂的破坏小组。乌方称,俄近期试图通过假扮难民、贿赂官员等方式重建情报网,但遭“系统性反制”。

‌【国际反应与潜在风险】‌

‌俄罗斯的沉默与舆论反击‌截至发稿,俄官方未对莫斯卡利克事件作出正式回应,但俄媒《今日俄罗斯》等指控乌方“系统性实施恐怖主义行为”,并暗示将采取“对等报复”。此前,俄联邦安全局(FSB)曾宣称挫败多起针对俄高官及核设施的袭击计划。

‌西方态度微妙分化‌

‌支持阵营‌: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称“理解乌克兰自卫手段”,美国匿名官员向媒体透露“不鼓励但默许”此类行动;

‌争议声音‌: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针对军事官员的暗杀可能“模糊战争法与恐怖主义的界限”,加剧冲突外溢风险。

‌【专家分析:暗战背后的战略博弈】‌

‌乌克兰的“心理威慑”‌军事评论员指出,乌方公开承认刺杀行动,意在向俄军高层传递“无人安全”的信号,动摇其作战决心,同时提振国内士气。但此举也可能激化俄方报复,导致更多针对乌政要的袭击。

‌俄乌冲突的“新常态”?‌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报告显示,2023年以来,俄乌双方情报机构在第三国(如塞尔维亚、土耳其)的“影子战争”频率激增,包括绑架、策反、网络攻击等手段,冲突的“非对称性”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结语】‌

泽连斯基的“高调宣战”将俄乌博弈推向更危险的临界点。当无人机、导弹与暗杀共同构成现代混合战争的拼图,这场冲突的规则与底线正被不断改写。国际社会能否在“支持自卫”与“防止失控”间找到平衡,或将决定战火蔓延的边界。

3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