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冰天雪地、广阔山脉之中......
却有一些人,在死亡线上挣扎着——
他们被袭来的雪崩埋;
身体冻成冰疙瘩;
为了活下去,不惜开始吃人rou!
这一幕幕,实在是太震撼了,更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是现实中真实发生的事情。
到底是生命的奇迹?
还是悲剧?
看后你会有深刻的感触——
《绝境盟约》
文章开头的一幕,原型便是发生于1972年的安第斯山空难事件。
全机45人,生还16人。
由于过程尤为惊险,该事件先后被多次翻拍成影史作品,例如伊桑·霍克主演的《天劫余生》、纪录片《空难幸存者》等等。
此次翻拍,满载着西班牙电影人的野心,角逐第96届奥斯卡。
担任导演J·A·巴亚纳,之前凭灾难片《海啸奇迹》声名大振,再拍空难,可谓是如鱼得水。
是的,从第一秒开始,就把观众给镇住了!
随着一名叫南多的男人独白,时间倒回到了灾难发生的那一天——
一如往常,飞机满载乘客飞往目的地。
乘客中有一支年轻球队;
有妈妈带着一儿一女将和丈夫汇合;
有关系亲密的基友;
.......
正当他们期待落地后的旅程的时候,突然,飞机在安第斯山山脉地区上空,猛然颠簸。
没过几分钟,飞机便失控撞上了雪山。
在激烈冲撞下,机身断裂,尾部直接撞飞,坐在靠后位置的人,也被气流卷走。
机身的前半部则擦着地面滑行,不知过了多久才停下来。
在撞击的力量下,后排挤压着前排,像是平放版的堆堆乐,人被堆叠到了一起。
45人中,12人当场死亡。
还剩下33人,他们才刚刚开始接受生死挑战。
何出此言?
因为从落地的一刻,他们就面临着求生问题。
最初,他们努力自救,希望能与外界取得联系。
于是,他们把飞机内残存的行李箱拖出来,在空地上摆出醒目的“十”字;
他们用空瓶子来接水;
在机长全部阵亡的情况下,他们摸索着修理收音机和无线电。
结果嘞.......
一切措施,都无法吸引到空中飞过的飞机。
令所有人绝望的是,在断断续续的电台播报中,传来由于天气原因,搜寻行动暂停,后续择日重启。
是的,这趟飞机上的人被外界评判为“无人生还”。
他们被彻底地“抛弃”了!
但是,生命如此顽强,甚至超越了人对自身的想象。
接下来,为了生存,暂时活下来的人,需要克服一关又一关的困难。
1、低温
飞机失事的地区,是望不到头的雪山。
翻过去一座,又是一座。
当突围小分队站在山坡上才发现,飞机残骸在皑皑白雪中间,是那么的不起眼,很难被外界发现。
伴随冰雪环境的,是极寒温度。
当夜幕降临,气温骤降至零下40摄氏度,哪怕人们用行李箱封住飞机的破口,用所有衣物塞住各处缝隙,他们也被冻到颤抖。
大家努力抱团,还有人用尿液的温度来缓和下被冻僵的手。
然而......
每一次太阳升起,总有人在睡梦中再也无法醒来。
2、食物
人最基本的生存,离不开温饱。
虽说人们在行李中搜罗到了几瓶酒,一些巧克力和饼干,但完全不够所有人抗数天数月。
干粮吃完,开始吃冰。
食物摄入不足,再加上抗寒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人体很快处于极度虚弱的状态。
连尿液都变成了黑色!
刚开始,人们扛着。
试图吃香烟,从飞机座位里扒出布条类似的东西吃。
可是,抗一天可以,抗两天可以,抗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饿到了看到自己身上的伤结痂都将其撕了下来,放到嘴里。
为了活下去,有人决定吃同伴的尸体。
起初不少人都无法接受,于是,三个人找隐蔽的地方,将尸体分离成许多小块儿。
然后再将肉分给大家。
越到后面,大家便也习惯了。
他们之间达成了盟约,如果我死了,请你们食用我的身体努力活下去。
这场面,着实令人泪目。
可惜,上天并没有因此而善待他们。
他们再次遭遇雪崩,险些被封死在机舱内;
决定外出探路的小分队,差点儿冻死在广阔的雪地里。
讲真,整部影片没有一个废镜头,厂长全神贯注,生怕错过一个细节。
而导演,不愧是拍灾难片的大佬。
坠机瞬间的剪辑和音效带来身临其境的观感,那惊魂一刻,揪住人心,恨不得让人窒息。
后续的漫长求生路,没有过度煽情,只有注重细节的真诚。
这是一场悲剧,不是胜利的奇迹;
这里没有英雄,也没有懦夫,只有对生的渴望。
此片能让观众共鸣到幸存者在书中所记录下的感受——
我们知道答案,但答案太可怕了,无法思考。
我们的朋友和队友的尸体保存在外面的冰雪中,其中含有维持我们生命的重要的蛋白质。
但我们能做到吗?
好在,我们已经知道,最终,有16人获救了。
因为他们没有放弃,而是一连走了10天,克服体力不支和严寒,走了61公里,来到了没有冰雪,拥有生机的地方。
可以说,这是一场恐怖的空难。
同时,当中也让我们看到了坚强的队伍,无奈的食人,以及感人的友情。
着实印证了《三体》中的一句话: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正如厂长在前文提到的,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灵上的震撼。
因此,哪怕明知很难被引进内地,也特别想推荐给大家。
看了,没啥意思
不谈垂直极限的小编都是不合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