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在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中遭遇前所未有的惨败,由此在岛内也引发了一系列化学效应,首先是蔡英文辞去党首职务,赖清德趁势崛起,各派系之间明争暗斗,互有打算,导致原本就各怀鬼胎的民进党,眼下更是一盘散沙。
从目前的情况来说,民进党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安内”,二是“攘外”。安内就是尽早选出新一任党魁,稳定军心,便于民进党及早布局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以免被国民党彻底压在脚下,胜选无望。攘外则是积极调整民进党当下的方针政策,及时赢回民心民意。
由于赖清德已经宣布参选民进党党魁,加之党内大多数派系都支持他,如不出意外的话,赖清德将顺利当选,率领民进党备战2024年。因此,安内的问题并不大,重点在于如何攘外。
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一败涂地,其原因较为多样,难以一概而论,不过绝大多数观点都认为,这与民进党恶意炒作两岸局势不无关系。大陆和台湾原本可以相安无事,然而民进党为谋求政治私利,不惜恶意制造摩擦、挑动对立、渲染恐慌,在内大肆推行“去中国化”,在外又无底线谄美媚日,导致两岸剑拔弩张,岛内民怨四起。
在这种情况下,民进党如果想要攘外,最理想的做法必然是调整其两岸方针,而民进党内部也确实涌现出类似的声音。据岛内媒体报道,桃园市长郑文灿近日召集岛内工商团体举行座谈会,席间就特意提及因民进党政策宣传操作不当,导致“抗中保台”产生反效果,令民众逐渐疏远民进党。
郑文灿表示,本次“九合一”选举失败的因素有很多,以“抗中保台”为例,原本是为了展现“台湾面对压力,依旧保持对自由、民主的信心与决心”,但由于宣传操作失误,在网络上逐渐被演绎成恐惧牌与战争牌,这就引起了许多中间选民与年轻人的不安。
郑文灿进一步表示,将来在两岸论述上,民进党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让岛内民众充分理解蔡当局的两岸路线,即追求两岸和平稳定,但不会因压力而屈服,更不会因部分国家的支持而轻易冒进。唯有在这样的框架下,才能提升选民对民进党的信赖度。
如果通读郑文灿的言论,会发现民进党并非要彻底改变两岸论述,而是在现有“抗中保台”的基础之上,填充新的内容。换句话说,以郑文灿为代表的民进党人,并未意识到“抗中保台”的错误,只是觉得宣传方式有误,这也充分说明民进党都是一群无可救药的“台独”分子。
民进党当局图谋“台独”分裂,拒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与“九二共识”,勾结外部分裂势力谋独挑衅,是造成两岸局势升高、丧失岛内民众信任的根本原因。假如民进党真的有意调整其两岸论述,就应该回归“九二共识”,停止一切谋“独”之举,如此一来,两岸关系才能改善发展,民进党才能重获岛内民众的信任。
纵观当前国际局势,民进党最为倚重的美国与日本,不支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这充分说明国际舞台已经没有民进党谋“独”的空间,任何升高两岸对抗、制造同胞对立、恶化两岸关系的行径,最终都只会作茧自缚,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要低估14亿中国人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决心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