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词叫盖棺定论,是说一个人只有死了,才能对他的是非功过做个总结。但是很多时候,死了也不能定论。因为活人的世界在不断变化,与活人有关系的死人,虽然已经死了,但评价也在不断变化着。
比如说,武则天她妈,杨氏。
武则天的人生很精彩,杨氏的人生也不容小觑,毕竟武则天身上有一半的基因都来源于杨氏。
杨氏的开局很好,她的父亲杨达与隋炀帝杨广是亲戚,估计能力也不错,官至宰相。但是隋朝末年太乱了,经常打仗,杨达在一次平叛中阵亡。朝廷给了抚恤金,但家里没了主心骨,杨家逐渐衰落下来。
杨氏一看,父亲没了,家道中落,母亲没啥主意,因为史料都没提,自己约等于父母双亡。看来想找个好人嫁了不容易,那就到寺庙当个女居士吧,反正当时流行这个。
杨氏也是真有定力。因为通常情况下,女子到寺庙当女居士就是找个跳板,和男子终南捷径差不多。嘴里说着隐居不当官,其实两只耳朵支棱着打听皇帝消息。唐朝大多数的女居士都是嘴里说着不嫁人,其实全神贯注等着钻石王老五。
但是杨氏,她从二八芳华等到四十多岁,在古代都能当奶奶的年龄了,还没嫁出去。所以说人家有定力,将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到底,最终等来了对的人。
杨氏四十四岁成了武士彠的继室,生下三个女儿,长女叫武顺,次女是武则天。十几年后武士彠病逝,武则天又被选入宫,杨氏就在宫外自己过。后来武则天一路高升,杨氏的春天就来了。
杨氏不仅地位一路上升,还迎来了人生第二春。
说起来,这又是一件封建社会的桃色大新闻。
刚刚说了,武则天有个姐姐叫武顺,她嫁给了贺兰越石,有个儿子叫贺兰敏之。这个贺兰敏之,据说长得特别帅,甩小鲜肉几条街。再加上出身好,有才华,言行举止间自有一派风流。
京城很多女孩都喜欢他,但是他呢?触手可得的不稀罕,他喜欢寻求刺激。这个贺兰公子先是玷污了太子妃,又强迫太平公主身边的宫女,甚至还想霸占太平公主。
这些还不是最炸裂的。最炸裂的事情是,贺兰敏之和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有了桃色新闻。
贺兰敏之是武则天姐姐的儿子,也就是说,他是杨氏的外孙子。他们俩有桃色新闻,这是外孙子和外祖母乱伦了。并且当时杨氏也八九十岁了,哪怕是南北朝那些荒唐皇帝也没有这种传闻。
贺兰敏之这个人挺变态的,但是杨氏也不是完全无辜啊。你那么大岁数了,啥情况没见过。如果不是有意,应该不至于被一个孩子骗了。
总之,无论好的坏的,杨氏的一生都很传奇,并且完全没有盖棺定论。
杨氏去世时李治还活着呢,武则天只是皇后。她把杨氏按照王妃的礼节下葬,史称“太原王妃墓”。规格和一般的王妃墓差不多。
14年后,也是李治去世的第二年,武则天大权在握。为了进一步争夺更多的权利,她就想抬高身价。但是自己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想要抬高身份,就得把父母也抬一抬。
于是,武士彟成了周忠孝太皇,杨氏成了周忠孝太后。杨氏的寝陵,太原王妃墓升级为明义陵。
地位变了,墓地规格自然也得跟着改变。明义陵以太原王妃墓为中心,从封土周围的陵墙开始往外修。陵墙上还增加了许多角阙、门阙,在南门内侧加了八对石人,还新增了独角兽、石走狮,比之前有气势多了。
然后,武则天又升职了,她成了女皇,父母自然得跟着升职。于是武士彟成了孝明高皇帝,杨氏成了孝明高皇后,墓地改为顺陵,大规模扩建又开始了。
这次扩建时间长达两年,而从杨氏下葬到这次扩建完成,已经经历了三十年。三十年间不断修建,陵园面积从83070平方米扩大到1094624平方米,增加了12倍。
与之相比,唐高祖李渊的献陵面积为554510平方米,几乎只是顺陵的一半。唐玄宗李隆基的泰陵,占地面积约为114000平方米,大约也就是顺陵的十分之一。
所以说,杨氏的顺陵比很多皇帝的寝陵都大。
武则天去世后,唐玄宗看杨氏的顺陵特别不顺眼,很快就把名字改回王妃墓。但是,它依然是一座比皇陵占地面积还要大的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