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年间,山西神武郡尖山出了三位名将,各个都颇有胆略,更奇特的是这三位竟然还是亲生兄弟,他们便是贺拔允、贺拔胜以及贺拔岳三兄弟。要说这三兄弟间混的最好,名气最大的当属贺拔岳了,曾创下了以八百俘虏三万骑兵的战绩,令敌人闻风丧胆。很可惜的是这样一代名将却死于奸人算计,含恨而死。
除去贺拔岳外,另外两个兄弟都各自有各自的机遇,其中贺拔允更是官至太尉。但贺拔允死的却同样悲催,竟然被昔日好友活活饿死在阁楼之中。
说起来这是一件我为兄弟两肋插刀,兄弟却背后插我两刀的故事。贺拔允是三兄弟当中的老大,三个人在父亲去世后投靠了恒州刺史元渊并在其手下任职,后来元渊去世,三兄弟又辗转投靠到当时的大军阀尔朱荣手下。尔朱荣最器重的是贺拔允的三弟贺拔岳,贺拔岳同时又十分讨厌高欢,曾不止一次的向尔朱荣进言要他杀掉高欢,但尔朱荣没有采纳。
与贺拔岳截然不同的是,贺拔允和高欢竟然是私交甚好的朋友,两人更是私下约定过有事情一定要一起谋划。时间来到永安三年时,尔朱荣本想图谋篡位,但却遭遇失利,连带自己也交代在了皇帝元子攸手中。听闻尔朱荣身死消息后,愤怒的尔氏家族立马带兵杀进了皇宫,重新控制了朝局,并扶持傀儡元晔继位,贺拔允也被册封为燕郡王。
此时尔氏家族做主的人名为尔朱兆,尔朱兆嗜酒如命,常常因为喝酒而做出一些没脑子的操作。当初尔朱荣尚在世的时候曾击败了葛荣并俘虏了二十万手下部众,这些人在尔朱荣的手下受到残酷对待,引发部众强烈反抗,前后发动起义高达二十六次,死伤之数更是超越一半。到尔朱兆掌权时,这些葛荣旧部仍然在不停反抗,惹的尔朱兆十分头疼,就前来请教高欢对策。
高欢和尔朱兆说:“这些人反抗是因为没有一个合适的领导人,如果选择一个心腹去接管这些军队,再发生叛乱就直接治这个军官的罪,以后就没人敢叛乱了”。尔朱兆听后觉得高欢说的有道理,便询问说这个将领该由谁来当。当时尔朱兆正与贺拔允以及高欢坐一起,闻言后贺拔允出声说:“我认为直接选高欢做这个统领最合适”。尔朱兆听后正要猜疑,高欢却突然暴起,一个耳光甩在贺拔允脸上,力气之大甚至打掉了贺拔允一颗牙齿。
高欢故作生气的与贺拔允说:“当初尔朱荣尚在世的时候,你就跟他身边的一只鹰犬一样,现在事情全部都由尔朱兆将军做主,你敢这样胡说八道,我想请大王现在就处死你”。尔朱兆喝了酒,丝毫没注意这是高欢与贺拔允间故意上演的“苦肉计”,还以为高欢对他很忠心,便让高欢做了这支军队的统领。
达到目的后,高欢立马起身去上任,生怕酒醒后的尔朱兆反悔,而高欢这一走就似泥牛入海,尔朱兆再也奈何不得了。后来尔氏被诛,高欢掌权,高欢此时也没忘记这位昔日好友,不仅给他重新封了王位,还受封当了太尉。
好景不长的是,高欢与贺拔允另外两个兄弟完全很快就因为立场不同而完全站到了对立面,贺拔岳更是因为高欢的出言挑拨而被小人所杀。这边高欢对于贺拔允也没来由的猜疑起来,在一次狩猎时,高欢手下站出来污蔑贺拔允说他想拿着弓箭射击高欢,高欢就下令将昔日好友关到了阁楼里面,直到活活饿死。
而在贺拔允死后,高欢又假惺惺的来到贺拔允的葬礼上大哭,属实是虚伪到了极点。而贺拔允若是知道高欢如此作态,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初所挨那一耳光,竟然帮助了一个忘恩负义之人。